- 旅游资源
- 共1276题
(10分)泰山号称“五岳之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下面为泰山云海景观图和泰山旅游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欣赏泰山云海的最佳季
节和最佳时机。(2分)
(2)泰山号称“五岳之首”,历年游客人数也位居五岳之首,简要分析泰山游客众多的主要原因。(4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然而这一工程却引发了诸多争议。请对此做出简要评价。(4分)
正确答案
(1)夏季(1分)。雨过天晴(1分)。
(2)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具有极高的美 学欣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有曲阜“三孔”、济南“趵突泉”等景点,地域组合条件较好;地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接近客源市场;交通通达性好;基础设施好,地区接待能力强。(答出其中四点即可,4分)
(3)好处:方便游客登山游览,增加经济效益;问题:对自然环境和背景环境具有破坏作用。(4分)
略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借助以布达拉宫为首的世界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及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世界最顶级的自然旅游景观,西藏已成为过去10年全国旅游行业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2009年西藏旅游业迎来“井喷”式发展新时期。
(1)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4分)
(2)请你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正确答案
(1)特色:原始(独特的)高原,雪域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独特宗教艺术文化、建筑(藏传佛教);独特藏族民俗风情。(4分)。
(2)政府部门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宣传,开拓旅游市场;加强交通建设,提高旅游景点的交通通达性;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容人量。(6分)
略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6月22日,中国云南哈尼梯田在柬埔寨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哈尼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4分)
(2)分析哈尼梯田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有利于对当地文化景观的保护;(2分)提升哈尼梯田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分)带动服务业、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2分)
(2)远离客市场;当地经济落后,接待能力差;地形起伏大,交通落后;(每个要点给2分,答对2个给4分)
试题分析:
(1)哈尼梯田成为世界遗产,必然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促进对当地文化景观的保护,提升哈尼梯田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哈尼梯田位于云南,远离东部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差。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交通落后。
(10分)【旅游地理】
读江淮城市群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6分)
(2)针对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为游客提出几项合理的游览建议。(4分)
正确答案
(1)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南部丰富,北部匮乏;山水组合分布:景点布局于铁路、公路及水路等组成的交通网之中。
(2)适宜夏季游览,景色丰富;湖泊河流等水景众多,乘船沿水路欣赏;人文景观文化内涵丰厚,查阅资料,做相关知识准备;夏季气象景观多变,雨水云雾日较多,备好雨具。(必须据当地的旅游资源的特点作答)
试题分析:
(1)本区适宜夏季游览,夏季植物茂盛,自然景色丰富。湖泊河流等水景众多,适宜乘船沿水路欣赏。人文景观文化内涵丰厚,查阅资料,做相关知识准备。夏季气象景观多变,雨水云雾日较多,游客宜备好雨具。
(2)读图,根据图中注记分析,该地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南部丰富,北部匮乏。山水组合景观较多,景点布局于铁路、公路及水路等组成的交通网之中,便于旅游业发展。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香格里拉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形成独特的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材料二 2014 年 1 月 11 日凌晨的火灾,让香格里拉这座中国保存最完好、最大的藏民居群 ——独克宗古城三分之二建筑从地平面上消失。下图为香格里拉位置示意图。
简要评价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的特色,并说明香
格里拉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正确答案
特色:举世无双高山峡谷、湖泊、草原等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三点得6分)
可能存在的隐患:可能发生人为的火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过渡开发引起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破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任答两点即可)(4分)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从种类的奇特异角度分析。结合题意可得。第二小问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角度分析。
图21中的山地均为“世界遗产”,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 五台山是一座享誉世界的佛教名山,有“清凉圣境”的美称,拥有世间罕见的佛教建筑群和大量的造像、雕塑、壁画、经书等,于2009年6月作为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图中的数字代号表示五台山的是_______、表示峨眉山的是_______。(2分)
(2)根据世界遗产的分类,④山属于_______________。(1分)
(3)试比较峨眉山和五台山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简述申遗成功对五台山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正确答案
(1)①(1分) ⑤(1分)
(2)世界文化遗产(1分)
(3)相同点:都是佛教名山,都是世界遗产(1分);历史文化价值高,旅游资源丰富(1分)。 不同点:峨眉山自然景观秀美(1分);五台山更接近旅游消费市场(1分)
(4)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1分);促进世界佛教等文化的交流(1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1分)
略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材料一:“十一五”是江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综合效应日益显现,产业发展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幅度,“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旅游品牌在全国叫得更加响壳。下图为江西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平地拔起,气势雄伟,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
(1)试从资源价值和客源市场两方面评价江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
(2)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庐山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分),如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分),江西省紧邻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客源市场广,客源市场距离短(2分)
(2)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天气炎热,庐山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2分);加之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云多雨多雾,气候湿润,使得气候变得更加凉爽(2分);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
试题分析:
(1)从资源价值分析,要注意旅游资源价值包括: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多个方面。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2)从地形上分析,主要是因为庐山海拔高,且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上,多降雨,而气温低;从气候上分析,主要考虑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天气炎热干燥。故其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
相同时间我国在不同地区可见不同季节和农业生产景观。读下图,回答问题。
(1)Ⅰ类型区的东部秋色开始时间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4分)
(2)简述我国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6分)
正确答案
(1)东部由北向南从早到晚。热量条件由北向南逐渐增强。(4分)
(2)①旅游资源类型丰富;②资源组合条件较好;③交通便利;④政策支持;⑤生态环境质量优越;⑥旅游资源类型较为独特,尤其是冰雪资源。(6分)(每点2分,答3点6分)
试题分析:
(1)Ⅰ类型区的东部由南向北由于纬度的不同,热量条件有差异,北部由于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所以入秋较早,往南热量条件好,入秋较晚。
(2)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和类型及资源组合情况、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市场距离等方面来分析
【旅游地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古“丝绸之路”旅游是重要举措之一。下为古丝绸之路上“新疆孔雀河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示意图”。凑图,分析回答。
(1)关于图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小明和小华产生了分歧。小明认为: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小华却认为:发展旅游业会使该区域脆弱的环境雪上加霜,不适宜发展。你赞成谁的观点?请简要阐明理由。(6分)
(2)假设小明和同学暑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该地区旅游,你需提醒他们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
正确答案
(1)赞成小明的观点
理由:该区域自然、人文景观丰富且独特(2分) 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好(2分) 哈罗铁路的修建完善了当地的交通运输网(2分)
赞成小罗的观点
理由:发展旅游业有可能进一步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2分)距离市场远、客流量少、经济效益差(2分) 尽管有铁路开通,但交通仍然不便(2分)
(2)①防治饮用水和食物短缺(1分)②防风沙侵袭(1分) ③防晒、防暑(1分)④防迷路、迷向(1分)
试题分析:
(1)赞成小明的观点
理由:该区域有雅丹景观、罗布湖等自然景观,有雅兰古城等人文景观,丰富且独特。这里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好,这里有兰新铁路、南疆铁路,以及哈罗铁路完善了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赞成小罗的观点
理由:本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旅游业有可能进一步的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本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距离我国的主要市场远,客流量少,所以达到的经济效益差。这里虽然有铁路线,但是本地区交通仍然不便。
(2)本地区位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要防治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风沙大,所以要防风沙侵袭。本地区气温高,日照强烈,所以还要防晒和防暑。在沙漠地区还要防治迷路和迷失方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下图为泰山主要景点分布图。
(1)据材料说明泰山旅游景观的特点。(4分)
(2)评价景区索道建设对泰山旅游业发展的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突兀挺拔,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4分)
(2)索道建设改善了景区观光条件,形成了新的旅游观光点,增加了旅游收入,对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索道建设对植被、岩石及生态等造成了一定破坏,对景观背景环境也有一定不利影响。(6分)
试题解析:
(1)分析某一地点的旅游资源(自然、人文、社会)的特点主要从多样性、组合特征、观赏性、时间季节性、独特性(价值)等。从图中泰山吕偶遇资源多样(人文、自然),组合多样,独特性,具有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
(2)旅游设施的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开发有巨大的意义,如酒店、文化娱乐、交通满足游客的衣食住行,同时满足游客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增加旅游业的收入。但是旅游设施的建设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如索道建设破坏植被。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山包生态旅游区位于云南昭通市昭阳区西部,距城区79公里,海拔3100—3140米,年平均气温6.2℃。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每到冬季,大批的科技工作者、摄影家背负行囊,登上了大山包。2005年1月经国际《湿地公约》批准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现有的30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被誉为“鸟类熊猫”的黑颈鹤,是人类发现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珍贵禽类。它与大熊猫齐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稀有的国宝。跳墩河湿地是主要聚集区。
大山包生态旅游区,观云海、看日落,最佳地点就是闻名遐迩的鸡公山大峡谷。鸡公山大峡谷,集雄、奇、险、峻为一体,大气磅礴,壮美无比,险峻异常。峡谷落差高达2000多米,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鸡公山可看见山下的牛栏江。
大山包乡地处偏僻,经济十分落后,旅游业刚刚兴起,接待设施极不完善,最好的旅店是以前的国营粮站改建的“红高原大酒店”。
(1)大山包旅游资源类型有哪些。(4分)
(2)简要分析大山包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高山草甸,湿地生物景观,水域景观(4分)
(2)地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远;交通位置偏僻,通达度差;旅游配套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6分,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
试题分析:
(1)读材料分析,有大峡谷集雄、奇、险、峻为一体,属地质地貌景观;云海、日落属气象气候景观;山脉海拔高,黑颈鹤生活在高原 ,所以可见到高山草甸景观,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所以有湿地生物景观,水域景观。
(2)旅游业的发展除了景观的浏览价值外,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基础设施的完善、地区接待能力,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大山包地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远。位置偏僻,交通通达度差。开发晚,旅游配套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这些都不利于大山包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青藏高原旅游资源丰富,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奇特的自然景观有 等;
西藏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
E.空气稀薄缺氧 F.高原湖泊多
G.气温年较差大
3.分析1980年~2005年,西藏国内旅游者的数量变化状况及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4.分析入藏游客数量的年内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5.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人士提出制订西藏旅游环境容量的建议,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高山(雪山)或高原草地或冰川、或高原湖泊 布达拉宫
2.ABDEF
3.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1990年后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4.集中在4~9月(或夏半年),高原上气温相对较高,适宜旅游
5.主要因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制定旅游环境容量能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以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 云南、西藏三省区的交界地区,为藏族聚居地。2003年,以香格里拉为核心的“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以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214国道建成之前,这里是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目前,这里还修建了机场。 2010年,这里接待中外游客近400万人次。
据此回答(1)〜(2)题
(1)简述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业的不利的自然条件(4分)
(2)试对香格里拉的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简要评价 (6分)
正确答案
(1)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4分)
(2)有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价值高,集群状况好。(6分)
试题分析:
(1)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说明香格里拉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这是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业的不利自然条件。
(2)香格里拉的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类型的多样性和资源的价值高、集群状况好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时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文字信息,如“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等说明其旅游资源的独特、多样等特点。
(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6分)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8分)
(3)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5分)
(4)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分)
(5)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10分)
正确答案
(1)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景观)。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南部山脉(区);人文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中部渭河平原。
(2)张家界(咸阳)水文站泥沙含量高(低)。
泾河张家山(渭河咸阳)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南部山地),植被覆盖率低(高),张家山(咸阳)河段比降大(小),流速快(慢)。
(3)主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或三项具体措施)。
(4)由于构造下沉(构造运动形成地堑),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第十平摊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5)秦岭,呈东西走向。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北暖温带。以南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以南为湿润地区);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本题主要考察旅游资源的分类、河流水文特征成因、不同区域国土整治的内容、地址作用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农业生产条件、重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旅游资源主要分成两大类: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从图例的分布位置来看,北部主要分布人文旅游资源,南面山区主要分布自然旅游资源。影响河流泥沙的含量主要有:植被、地形地势、土壤结构、暴雨等因素。黄土高原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有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渭河平原的形成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秦岭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地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意义应从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方面进行思考。
(10分)旅游地理
2013年十一黄金周,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部分景区也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出省游人数创历史新高,据调查游客反应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太多,交通拥挤”。
分析2013年国庆假期出省游人数创纪录的原因,并为景区拥堵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国庆假期长,游客有充足时间;门票价格下调,增加了吸引力;高速路暂免收费,吸引了自驾游出行(任答3点,6分)。
措施:加强景区疏导工作;评估景区接待能力,限量发售当日门票数;热点景区采取预约售票制(或:发布景区流量预报信息。)(任答2点,4分)
试题分析:
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受旅游动机、经济收益、闲暇时间、交通等因素影响。从材料上可以看出,与往年相比,2013年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部分景区也推出门票优惠政策,从经济上对人们有吸引力,另外还有国庆假期、居民收入、人们消费观念等因素都成为2013年国庆假期出省游人数创纪录的原因。要解决景区拥堵问题应该从景区接待能力、信息公开、限量发售门票、加强管理疏导等方面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