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
- 共1276题
(10分)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地球上的许多自然景观正在消失,人们越来越希望赶在它们消失之前再去游览一番,“末日游”悄然兴起。
马尔代夫,名字正是印地文“花环”之意,白净的沙滩、清澈的海洋、色彩丰富的珊瑚礁,多变的海底景色,赢得“地球上最后的仙境”的美誉。不过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马尔代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国土不高于1米。如果联合国对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计算准确的话,最快一个世纪这些岛屿将被海水逐一吞噬。面对这“地球上最后的仙境”,马尔代夫成为“末日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马尔代夫的每个岛屿都由一个酒店经营商独立开发,所以“一岛一饭店”就成了其特有的旅游文化。大部分岛屿都主打“沙滩木屋”和“水上木屋”的旅游牌,所谓“水上木屋”就是直接建在海上的小屋,屋边有阶梯,可随时走下小屋,坐在海水中,望着白云蓝天或繁星夜空,感受重归自然的安静。
另外,马尔代夫千余个岛屿中只有2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其余全是无人岛,喜欢享受孤独的游客可前往这些无人荒岛寻幽探秘,体验一下自由奔放的原始风情。
分析马尔代夫成为“末日游”的主要目的地的原因。
正确答案
马尔代夫因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一道一饭店、无人岛、水木屋等)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4分),并且因接待能力有限、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的威胁成为稀缺的和即将消逝的旅游资源(6分)。
试题分析: 据题分析成为“末日游”的旅游资源是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可能消失的旅游资源,其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而游览价值应从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分析。马尔代夫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且由于接待能力差具有稀缺性,游览价值高。由于地势低受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的威胁成为即将消逝的旅游资源。
点评:本题组难度不大,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规律技巧】旅游资源的评价技巧:
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游览价值: 游览价值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它首先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上,同时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还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市场距离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旅游资源要接近经济发达的旅游消费市场才有利于开发。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
(4)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区的活动配套设施、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其接待能力,从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⑸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根据旅游活动的环境承载量确定旅游活动规模,是保证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时期杭州国内游客统计
材料二: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分析资料可知,杭州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____________等省份。
(2)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
(3)列举出两个分布在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遗产”__________。
(4)“自驾”旅游,彰显个性,时尚的旅游方式,自由、随意的旅行安排,近几年来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 “自驾游”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1)江、浙、沪等省
(2)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质量高;许多旅游资源集聚在一起,集群状况较好;与邻近地区相比,景点的非凡性较大等
(3)明孝陵、苏州园林、黄山、皖南古村落等
(4)C
略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地质公园之一——黄山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以“四绝”名扬天下。
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1.4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
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峰耸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怪石千姿百态,由此而成了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
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
材料二
黄山旅游景观有:“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凇”之变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形成黄山奇峰异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2分)
(2)请从水汽凝结条件的角度,简要分析黄山云雾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时或日出前后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欣赏该旅游资源最主要的要领是什么?并简述黄山雾凇的成因。(4分)
(4)在黄山旅游线路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试对这一工程的结果作出评价。(3分)
正确答案
(1)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或地壳抬升)(1分);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1分)(注:地质作用和表现形式各1分)
(2)雨过天晴,地表水汽蒸发增多,空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日出前后由于地面辐射降低,气温低,水汽易凝结。(雨过天晴、日出前后各2分)
(3)把握观赏时机。黄山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空气湿度大,冬季强烈冷空气南下,气温急剧下降,水汽凝结在树枝上,形成雾凇景观。(4分)
(4)利:增大消费群体的服务范围(方便了人们登山,尤其对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可欣赏到景色的壮美;提高景区的环境承载量。弊:对景区背景环境造成一定破坏。(3分)
(1)黄山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2)雨过天晴,地表水汽蒸发增多,空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日出前后由于地面辐射降低,气温低,水汽易凝结。(3)雾凇要把握观赏时机。(4)评价从利弊二方面分析。
正确答案
(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2)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
(3)上海。上海离周庄近且上海经济条件好。
(4)该地独特的自然江南水乡风貌和保留较完整的建筑文化景观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且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方便,所以开发价值较高。
(5)首先,要建设好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要注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是在进行景区建设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二是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以防造成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的破坏。
此题以具体的旅游景点为例,综合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特点以及对其开发条件的评价,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周庄的水域风光、古老建筑体现出美学价值;周庄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是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游客很多,创造了经济价值。周庄独特的自然江南水乡风貌体现了非凡性,建筑文化景观体现了可创造性,旅游景观的重复使用体现了永续性。
【旅游地理】据全国假日办统计,2013年春节我国黄金周出游人数首次突破2亿人次,同比增长15.1%。读表 “2013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资料”和部分景观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的旅游资源类型均为___ _;要欣赏到“卧佛含丹” 景观的关键是___ __;云南路南石林上的石刻具有____ ______、____ ______、经济价值。(5分)
(2)表中,云南与海南相比旅游收入低,主要的原因有__ __。(2分)
(3)简述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___ ___(3分)
正确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1分) 把握好观赏时机;选择好观赏的位置(角度和距离)(2分)
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2分)
(2)AD(2分)
(3)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短或经济半径短;交通便利,各景点交通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3分)
试题分析:
(1)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图中“卧佛含丹”属于天象与气象景观,路南石林属于地质地貌景观,海南椰林风光属于生物景观,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要欣赏到“卧佛含丹” 景观的关键是把握好观赏时机;选择好观赏的位置。旅游资源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云南路南石林上的石刻具有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
(2)根据表格分析: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所以接待游客总数多,但云南省整体消费水平较低,接待水平相对较低。而旅游收入较低。
(3)旅游业发展的条件需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游的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客源市场条件、区域环境背景、经济背景、旅游容量)两大方面分析。广东省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短或经济半径短;交通便利,各景点交通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所以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好。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杭州西湖景区从2002年国庆假期开始免门票,实现了将没有围墙的完整西湖还给市民与游客。但没有围墙的“免费西湖”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据统计,2008年,游客人数和消费收入都是过去“收费西湖”的两倍以上。
材料2:上海有中西结合的都市文化,浙江有山水文化,江苏则有园林文化,在世博会前后,三地向全国和全世界推出一个组合型的“园林+山水+都市”产品,吸引投资者及游客的眼光。
(1)杭州实施“免费西湖”措施后,旅游收入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试分析原因。(4分)
(2)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分析苏、浙、沪建设旅游共同市场的有利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旅游门票收入减少了,但因游客增多,逗留时间长,交通、餐饮、住宿、商业、娱乐业等其他收入大大增加(4分)。
(2)苏、浙、沪水陆交通便利,各地旅游资源距交通干线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优
势互补,形成集聚效应;区域经济发达,国际交往频繁,旅游消费市场广阔;旅游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完备(答对其中3点可得满分6分)
略
丰台区花乡的花卉种植始于元代,延续至今。在“城南计划”中指出,未来将进一步提升花乡花卉种植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水平。
(1)说出当前丰台花乡花卉种植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6分)
图为北京市局部地区图。据图回答第(2)题。
(2)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4分)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区域的农业生产和旅游资源分布。(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和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2)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图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具体分布可判断,自然景观一般分布于远郊,而人文景观主要分布与市区和近郊。
(10分)旅游地理
材料一 欧洲西部简图
材料二 每年暑期,到南欧地中海海滨旅游的北 欧、中欧游客络绎不绝,而冬季这里游客较少。每年圣诞节前后,欧洲西部地区的大量游客前往泰国、加勒比海地区旅游。
材料三 欧洲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很发达,目前法国的入境游客数量、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欧洲西部游客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的原因。(4分)
(2)请简要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要在冬季和夏季的气候差异上来回答。南欧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蓝天沙滩海滨旅游对北欧、中欧游客吸引力较大;冬季温和多雨。在每年圣诞节前后,泰国、加勒比海地区正处在干季,晴天多,气候温暖,吸引游客。
(2)可以从成为旅游者的条件、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以及当地的接待能力等方面来考虑。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西欧地区居民收入高,交通发达,旅游区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高。
本题考查了旅游地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地交通的通达程度。
(10分)【地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理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海拔约为2090米,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苍山洱海自然风光、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喜洲白族村落、宾川鸡足山、蝴蝶泉闻名于世,先后获得了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城市”的称号。可开展山水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
(1)说出大理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优势。(6分)
(2)简要分析大理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4分)
正确答案
(1)旅游景观较多,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价值高;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6分)
(2)地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大;交通位置偏僻,通达度差;旅游配套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4分,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
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根据所学旅游地理知识,结合材料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1)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可知大理旅游区的旅游景观较多,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价值高,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大理是位于西南地区云南省内,其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旅游配套设施和阶段能力等方面。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四川省部分旅游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共9分)
小题1: 根据图中信息, 完成下列表格
小题2:图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是 ,属于世界自然遗产景点的是 。
小题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正确答案
小题1:
小题2: 都江堰 卧龙(2分)
小题3: 地处我国西南,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可以通过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方式进入旅游地;从市场条件来看,四川旅游市场潜力较大,这里旅游资源丰富,能够吸引各类游客;该地区电、通讯等基础条件和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条件也是越来越完善。(3分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
小题1:旅游资源的分类。按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 大气与太空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旅游资源:文物古迹、古典园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 民俗风情等。
小题2:了解我国的世界级遗传名录。
小题3: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从旅游资源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市场距离、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
阅读材料及“七城会”吉祥物“鄱鄱”图, 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简称“七城会”)将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开幕式举办日为2011年10月16日,闭幕式举办日为2011年10月25日。
材料二:“七城会”吉祥物取名,表示庆祝本届盛会在美丽的鄱阳湖畔——南昌举行,体现本届运动会是公平公正、纯洁和平、吉祥向上的盛会,并祝愿全国城市生活和体育事业繁荣昌盛。
材料三:“七城会”:主题口号 “红色英雄城,绿色七城会”。 在南昌举办“七城会”也体现出“共和国体育回故乡”的深刻含义,因为“红色故都”瑞金曾举办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届体育运动会。
(1)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鄱阳湖湿地生态功能有哪些?(6分)
(2)“七城会”期间,江西红色旅游将成为经济增长点之一。“红色故都”瑞金游客人数将大幅增加。简述制约瑞金旅游业发展的因素?(4分)
(3)在“七城会”期间,江西省的“红色旅游”对本省经济的积极作用。(4分)
(4)若有外国游客离开南昌前往上海再取道京沪线从北京回国,京沪线沿途经过的世界遗产地有哪些?(4分)
正确答案
(1)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供水(蓄水)、提供动物栖息地、净化功能、大气组成成分调节功能、物质生产功能(任答3点得6分)。
(2)地方经济不发达,客源市场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小,环境承载量较小;交通通达性较差(任答4点得4分)
(3)①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地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兴旺,并带动电信、饮食服务业、商业、文教卫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②为本地区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
③增加收入。为国家和本地区创汇、创税、回笼货币。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弥补贸易逆差,增加税收收入,通过向旅游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旅游服务,可以回笼大量资金。
(答对2点即可得4分,答案合理也可)
(4)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泰山等。(任答4点得4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
(1)借鉴洞庭湖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
(2)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考虑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地区接待能力、交通条件、市场距离、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分析。
(3)借鉴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提供就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国民收入等。
(4)考查我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可结合所经过的城市分析,京沪铁路,从上海经苏州、南京、济南、天津、北京。
正确答案
(1)喀斯特 人文景观
(2)热 少数民族风情、众多的动植物资源等
(3)甲、乙 甲 文化景观应具有空间性,因此甲图是文化景观。而乙图“泼水节”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固定,所以不是文化景观。
(4)炎热潮湿(或高温多雨)
(5)C
自然景观中地貌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而喀斯特地貌在旅游景点中很突出。文化景观与文化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看其是否具有空间位置的固定性,许多民俗及文化活动由于不具有空间位置的固定性,不是文化景观,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或事物。甲图是云南的傣家高脚竹楼,当地气候湿热,多竹林分布,高脚竹楼建筑形式起到防潮、防虫、防洪、通风的作用;竹楼属于物质文化。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突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图中阴影区域为城市区域)。
(1)地形剖面图是沿上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_____进行绘制的;a、b、d、e四线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______。(2分)
(2)近年来,图示区域攀岩活动发展迅速,分析该区域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8分)
(3)针对攀岩运动特点,旅游开发部门应该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1)MP b、d ;(2分)
(2)有较好的攀岩场地,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地处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攀岩岩壁距离城市较近,客源市场广阔。(6分)
(3)建设齐全、可靠的安全防范设施。(2分)
试题分析:
(1)读图,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到,剖面线一端 的海拔高度约250米,另一端位于河流沿岸,且剖面线穿过陡崖。结合等高线图分析,A点的海拔大于160米,B点在河流沿岸,所以AB线错。M点海拔在240-260米之间,P点在河流沿岸,可能MP对。Q点海拔小于240米,R点位于河岸,RQ错,只有MP正确。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a、 e线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b、d线为山谷,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2)旅游业的发展有利条件包括:景观的独特性,景区的接待能力,市场距离近等因素。读图可看到,城市南面有一陡崖,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攀岩岩壁距离城市较近,客源市场广阔。
(3)攀岩运动是一种具有较大危险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在游客得到娱乐、实现挑战目标的过程中,旅游区必须保障游客的安全,所以要建设齐全、可靠的安全防范设施。
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冰城冰雕艺术和五大连池为三大北国奇观。结合你学过的地理知识,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奇观分别属于哪类景观?
(2)它们各分布在哪个省市?这些省的简称是什么?
(3)它们作为旅游资源的时间不长,但现在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旅游胜地,试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1)雾凇属于气象气候景观;冰城冰雕艺术属气象气候景观;五大连池属于地质地貌景观。它们同属于自然景观。
(2)冰城冰雕艺术在哈尔滨,五大连池在五大连池市,它们属于黑龙江省,简称黑。松花江雾凇在吉林市,属于吉林省,简称吉。
(3)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节假日闲暇时间增加,社会长治久安,人们要求高层次娱乐、消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所以三大北国奇观作为旅游资源发展快速。
雾凇、冰雕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条件下形成的,是在东北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属于气象气候景观;五大连池是在一定的地质地貌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属于地质地貌景观。它们同属于自然景观。
(1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白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天地、瀑布、温泉、滑雪等49处可供游览开发的旅游资源,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材料二:表 长白山2008年客源市场分析。
(1)长白山旅游资源中“热资源”和“冷资源”优势明显,分别列举一项“热资源”和“冷资源”。(4分)
(2)试评价长白山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由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长白山旅游资源中“热资源”如温泉;长白山旅游资源中“冷资源”如赏雪、滑雪等。
(2)长白山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市场距离大;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有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