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观测站C在城A的南偏西25°的方向上,由A城出发有一条公路,走向是南偏东50°,在C处测得距C为km的公路上B处,有一人正沿公路向A城走去,走了12 km后,到达D处,此时C、D间距离为12 km,问这人还需走多少千米到达A城?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解:根据题意得,BC=km,BD=12km,CD=12km,∠CAB=75°,

设∠ACD=α,∠CDB=β

在△CDB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于是……(7分)

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

答:此人还得走km到达A城……(14分)

点评:解决该试题的关键根据余弦定理来求解边,属于基础题。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cos Aacos C,则cos A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代入(bc)cos Aacos C,整理得,,所以

点评:中档题,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高考题中常常出现,关键是灵活实施边角转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小题满分14分)

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C的大小;

(2)求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1)A+B=,C=.(2)A=时,取最大值2.

试题分析:(1)sinA+cosA=2sinB即2sin(A+)=2sinB,则sin(A+)=sinB.

因为0<A,B<p,又a≥b进而A≥B,

所以A+=p-B,故A+B=,C=

(2)由正弦定理及(Ⅰ)得

 [sinA+sin(A+)]=sinA+cosA=2sin(A+).

当A=时,取最大值2.

点评:典型题,为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往往需要将函数“化一”。本题由正弦定理建立了的表达式,通过“化一”,利用三角函数性质,求得最大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ABC中,已知cos A=.

(1)求sin2-cos(B+C)的值;

(2)若△ABC的面积为4,AB=2,求BC的长.

正确答案

(1).(2) BC=.

试题分析:(1)sin2-cos(B+C)=+cos A=.           5分

(2)在△ABC中,∵cos A=,∴sin A=.

由SABC=4,得bcsin A=4,得bc=10.∵c=AB=2,∴b=5.

∴BC2=a2=b2+c2-2bccos A=52+22-2×5×2×=17.∴BC=.      10分

点评:已知三角形的三个独立条件(不含已知三个角的情况),应用两定理,可以解三角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分别是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

(1)若面积的值;

(2)若,且,试判断的形状.

正确答案

(1)(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试题分析:解:(1),得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2)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中,,所以 所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评:解决的关键是对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题。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