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二: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2005年4月26日赴大陆访问。南京是连战本次访问的第一站,连战成为56年来第一位拜谒中山陵的国民党主席。2008年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16人,对南京、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是继连战之后第二位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民党现任主席,其第一站也是南京。5月27日,吴伯雄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拜谒了中山陵。谒陵仪式结束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材料四: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么不令人思奋发!窥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愤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心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倭人竟割台湾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望大陆》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又一次分离的历史史实,试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连战、吴伯雄为什么首先去拜谒中山陵?连战、吴伯雄赴大陆访问,给两岸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直接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对外扩张。(“大陆政策”)

(2)原因:1946——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美国的干涉。

(3)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的创始人。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使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影响:中国民党主席访问大陆,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

(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观察下列图片并阅读材料:

材料一:武汉市中山公园孙中山与宋庆龄塑像

材料二:湖北《楚天都市报》2010年10月9日报道

明日中山公园过百岁生日

10月10日,中山公园将喜迎百年生日。昨日,建园人和市民代表共同在公园百年纪念林种下了20棵海棠树。中山公园的前身是1910年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建造的西园。这座私家花园最初面积仅3亩,1928年10月动工扩建至170亩,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中山园。如今该园已从当年的私家花园变身成市民的晨练公园。据统计,每天在中山公园晨练的市民超过2万人次,节假日游园人数多达10万人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孙中山与宋庆龄塑像”可获得的历史信息,再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谈谈孙中山先生是怎样领导辛亥革命的?宋庆龄在孙中山逝世后做了哪些重大的历史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1910年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代表什么新兴的力量?他为什么捐献其私家花园“两园”作为“中山同”的基础?1928年扩建后的中山公园为什么越建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图片,我们除了更好保护“中山公园”外,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孙中山先生的哪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孙中山:1895年建立“兴中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1905年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指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一系列武装反抗满清王朝武装起义.西南六次起义和广州起义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宋庆龄:高举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旗帜,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2)民族资产阶级。承认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永远值得人民的纪念。

(3)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优秀品格永远值得我们颂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1)孙中山对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民主义。核心内容:民权主义。

(2)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主张民族平等、增加“节制资本”、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等。

(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4)与时俱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一)驱逐鞑虏。今之满洲……和中国多事,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的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

  ——1911 年《军政府宣言》

材料二: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24 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三:(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材料,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前后不同,从中你对孙中山有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民族国家。局限: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还没有提到反帝国主义。失误:把国内的民族矛盾、民族问题与外国侵略的界限混淆,把满族排挤到“中国”之外。

(2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取得的特权,承认不平等条约;1924 年他则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历史因素:斗争的屡次失败,孙中山接受苏俄的建议与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带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新三民主义。

(3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中认识不断深入,反映出孙中山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人类发展史上,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的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请回答: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概述孙中山是如何领导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哪些重大理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斗争方式上: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组织上: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系统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实践上:发动了武装起义,领导了辛亥革命。

(2)吸取大革命(或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敢于创新的个人品质。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下一知识点 :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