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 共1623题
(一)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160元,单位成本120元,2011年度销售360万件。2012年为扩大销售量、缩短平均收款 期,甲公司拟实行“5/10、2/30、n/50”新的信用政策;采用该政策后,经测算:产品销售额将增加15%,占销售额40%的客户在10天内付款、 占销售额3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占销售额20%的客户会在50天内付款、剩余部分的平均收款期为80天,逾期应收账款的收回需支出的收账费用及坏账 损失占逾期账款金额的10%。甲公司2011年度采用“n/30”的信用政策,其平均收款期为50天,40%的销售额在信用期内未付款,逾期应收账款的坏 账损失占逾期账款金额的4.5%,收款费用占逾期账款金额的3%。假设有价证券报酬率为8%,一年按360天计算,其他条件不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各题:在新的信用政策下,甲公司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为( )万元。
A.382.72
B.395.80
C.456.32
D.588.8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某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0万件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变动成本率60%,销售税金及附加率为15%,已知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请对8~12题进行选择。以下不属于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的是()。
A.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B.单位可变成本不变
C.销售单价不变
D.不同产品的生产负荷率变化不一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公司2007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20日以每件200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1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将对甲公司处以总价款20%的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若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50元。则2007年 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预计负债为( )元。
A.50000
B.10000
C.90000
D.40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履行合同发生的损失=1000×(250-200)=50000(元),不履行合同支付的违约金=1000×200×20%=40000(元),应确认预计负债40000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中的用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
A.产品直接加工必不可少的时间
B.必要的间歇时间
C.必要的停工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作时间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解析]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
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8000件,项目年固定成本28万元,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260元,销售税金40元,可变成本110元,则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为( )件。
A.682.9
B.848.5
C.1473.7
D.2545.5
正确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可根据公式:
BEP(产量)=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代人数值得:BEP(产量)=280000÷(260-110-40)=2545.5(件)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
A.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B.总生产成本为生产量的线性函数
C.销售收入为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D.生产多种产品
E.只生产单一产品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简析]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要满足四个前提条件:生产量等于销售量;生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总生产成本为生产量的线性函数;生产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为销售量的线性函数,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因此,应选择A、B、C、E。
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每件售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30元,年固定成本150000元。如果该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60000元,则该企业实现本年国标利润的销售量为( )件。
A.1154
B.1615
C.2143
D.3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售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30元,单位贡献毛益为70元。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和目标利润合计为21万元,因此,销量应当为3000件。
编制会计凭证
考生以操作员的身份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录入会计凭证。
(1)12月3日,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其中车间用300元,厂部用600元。
借:制造费用 300
管理费用 600
贷:库存现金 900
(2)12月4日,销售给B公司A产品75件,每件售价16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货款120000元,增值税额为20400元,货款暂欠。
借:应收账款――B公司 140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
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120000
(3)12月5日,领用甲材料60吨,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20吨,生产B产品耗用20吨,车间一般耗用10吨,厂部一般耗用5吨,销售过程耗用5吨,期初库存甲材料的单位成本为200元/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00
生产成本――B产品 4000
制造费用 2000
销售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2000
(4)12月6日,领用乙材料90吨,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30吨,生产B产品耗用20吨,车间一般耗用20吨,厂部一般耗用:10吨,销售过程耗用10吨,期初库存乙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50元/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500
生产成本――B产品 3000
制造费用 3000
销售费用 1500
管理费用 15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13500
(5)12,8日,向丁厂购买甲、乙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甲材料20吨,单价200元,计4000元,增值税额为680元,乙材料20吨,单价160元,计3200元,增值税额为544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4000
材料采购――乙材料 3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税额) 1224
贷:银行存款 8424
正确答案
[提示步骤] 填制凭证
打开“总账”→“凭证”→“填制凭证”,打开空白凭证。单击“增加”。
输入基础信息根据分录输入:
比如业务1输入摘要“购办公用品”,输入科目代码“5101制造费用”,借方金额“300”回车;摘要自动带到下一行,输入科目代码名称"6602银行存款”,借方金额“600”;摘要自动带到下一行,输入科目代码名称“1001现金”,借方金额“900”。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凭证已成功保存!”信息提示框。单击“保存”按钮。
参照业务1继续增加凭证,完成业务2、业务3、业务4……,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编制会计凭证。
考生以操作员“003小张”的身份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录入会计凭证。
①12月2日,购入即用的销售包装纸箱100只,每只92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销售费用 9200
贷:银行存款 9200
②12月5日,领用甲材料610吨,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244吨,生产B产品耗用183吨,车间一般耗用91.5吨,厂部一般耗用30.5吨,销售过程耗用61吨,期初库存甲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99.67元/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8719.48
――B产品 36539.61
制造费用 18269.81
销售费用 12179.87
管理费用 6089.94
贷:原材料――甲材料 121798.71
③12月7日,领用乙材料890吨,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445吨,生产B产品耗用267吨,车间一般耗用89吨,厂部一般耗用44.5吨,销售过程耗用44.5吨,期初库存乙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76.5元/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78542.5
――B产品 47125.5
制造费用 15708.5
销售费用 7854.25
管理费用 7854.25
贷:原材料――乙材料 157085
④12月10日,出租给E公司包装物一批,按协议规定明年5月份收取半年租金50250元,对本月应确认的收入作出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E公司 8375
贷:其他业务收入 8375
⑤12月13日,向丁厂购买甲、乙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甲材料20吨,单价190元,计3800元,增值税为646元,乙材料20吨,单价170元,计3400元,增值税为578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3800
――乙材料 3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24
贷:银行存款 8424
⑥12月14日,以上购买甲、乙两种材料,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搬运费1560元,按重量比例分配。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780
――乙材料 780
贷:银行存款 1560
⑦12月18日,前所购甲、乙两种材料,按其实际成本入库。
借:原材料――甲材料 4580
――乙材料 418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4580
――乙材料 4180
⑧12月20日,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其中车间用288元,厂部用577元。
借:制造费用 288
管理费用 577
贷:库存现金 865
⑨12月21日,计提本月折旧费,其中车间用固定资产1010300元,月折旧率7‰,厂部用固定资产475467元,月折旧率7‰。
借:制造费用 7072.1
管理费用 3328.27
贷:累计折旧 10400.37
⑩12月22日,结转制造费用,按A、B产品平均分配。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0669.20
――B产品 20669.21
贷:制造费用 41338.41
(11)12月23日,本期生产A产品192件全部完工,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库存商品――A产品 147931.18
贷:生产成本――A产品 147931.18
(12)12月24日,本期生产B产品28件全部完工,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库存产品――B产品 104334.32
贷:生产成本――B产品 104334.32
(13)12月25日,销售给E公司A产品75件,每件售价16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货款120000元,增值税为20400元,货款暂欠。
借:应收账款――E公司 14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
(14)12月26日,A产品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单位成本,结转75件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57785.62
贷:库存商品――A产品 57785.62
(15)12月31日,结转本期收入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120000
其他业务收入 8375
贷:本年利润 128375
(16)12月31日,结转本期费用账户。
借:本年利润 104869.2
贷: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57785.62
销售费用 29234.12
管理费用 17849.46
(17)12月31日,计算应交所得税,税率为25%。
借:所得税费用 5876.4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876.45
(18)12月31日,结转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5876.45
贷:所得税费用 5876.45
(19)12月31日,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762.94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762.94
(20)12月31日,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881.47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881.47
(21)12月31日,按20%提取应付投资者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3525.87
贷:应付股利 3525.87
(22)12月31日,结转已实现的利润。
借:本年利润 17629.3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7629.35
(23)12月31日,结转已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170.28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762.94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881.47
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3525.87
正确答案
编制凭证。
以“003小张”的身份登录总账系统。
打开“总账”→“凭证”→“编制凭证”,打开空白凭证。单击“增加”。
根据分录输入基本信息:
比如业务1输入摘要“购入包装物”,输入科目代码“6601销售费用”,借方金额“9200”,回车;摘要自动带到下一行,输入科目代码名称“1002银行存款”,贷方金额“9200”,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凭证已成功保存!”信息提示框,单击“保存”按钮。
参照业务1继续增加凭证,完成业务2、业务3、业务4……,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工时用量标准为1000小时,制造费用均按人工工时分配。 (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 要求:
(1)填写标准成本卡中用字母表示的数据;
(2)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
(3)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4)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5)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6)采用两差异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正确答案
(1)B=855-450-135-90=180(元/件);
A=180÷4=45(小时);
C=E=A=45(小时);
D=135÷45=3(元/小时);
F=90÷45=2(元/小时)。
(2)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17550-855×20=450(元)。
(3)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9000÷900-9)×900=9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900-50×20)×9=-900(元)。
(4)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3325÷950-4)×950=-475(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950-45×20)×4=200(元)。
(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375-4-950-3)×950=-475(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950-45×20)×3=150(元)。
(6)两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850-2×1000=85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000-20×45)×2=2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