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 共1623题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且产销平衡。该产品上年的销售量为20 000件,单价为1 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 000元,年固定成本总额为l 000 000元。要求:如果该企业的产品市场发生了变化,本年需降价5%才能维持上年的销量水平。则企业要达到上年的利润水平,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到多少(假设固定成本不变)
正确答案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利润+固定成本)÷销售量 =1 200×(1-5%)-(3 000 000+1 000 000)÷20 000 =94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每年的固定成本为1800万元,产品价格3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200 (包括销售税金及附加)元,则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 )元。
A.400000
B.180000
C.300000
D.150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以产销量表示盈亏平衡点的盈亏平衡分析方法。BEP(Q)=1800万/300-200=18万。
下列指标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表提供的有( )。
A.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B.按成本项目反映的本月实际生产费用
C.按产品种类反映的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D.按产品种类反映的本月和本年累计的实际产量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每件售价150元,单位变动成本90元,每年固定成本48 000元,销量为1000件,则单位贡献毛益为( )。
A.120 000元
B.60 000元
C.60元
D.40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宏发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9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15000元,预计产销量为10000件,若想实现利润25000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固定成本降低5000元,单价提高到9.5元
B.单价提高到10元
C.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至5.5元
D.销量提高到12000件,固定成本降低至11000元
E.销量提高到1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至5.5元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公司2007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20日以每件200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1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将对甲公司处以总价款20%的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若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50元。则2007年 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预计负债为( )元。
A.50000
B.10000
C.90000
D.40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履行合同发生的损失=1000×(250-200)=50000(元),不履行合同支付的违约金=1000×200×20%=40000(元),应确认预计负债40000元。
案例三 (一)资料 2011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的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检查存货总体合理性时,对近3年的存货周转率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发现存货周转率变动幅度较大。 2.审计人员对丙公司的存货实施了监盘,具体工作要点包括: (1)审计人员参与制订盘点计划; (2)审计人员自始至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 (3)在监盘过程中,对过期、毁损的存货单独作出记录; (4)将盘点结果与明细账余额核对。 3.审计人员审查丙公司2010年末存货盘点记录后发现.A材料的盘点结果为800公斤,而该材料账面记录为1000公斤。据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多记的200公斤材料当时尚在运输途中,该在途材料于2011年1月2日到货并办理入库手续。 4.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明细记录,2010年12月份B产品的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 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万元; (2) 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750元; (3) 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营业成本435万元; (4) 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40万元。 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 5.审计人员对产成品进行审查时,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1)审查产成品计价方法的合理性; (2)审查是否接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入库单和验收单; (4)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千天产成品的销售发票副本和提货单。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3”中,针对200公斤的在途材料,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有:
A.直接认定账实不符
B.请该公司提供材料采购的证明文件
C.直接要求谈公司调减2010年财务报表中的存货余额
D.审查该公司2011年1月2日的收货及入库记录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某酒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经营粮食白酒、药酒等,此外还生产冰醋酸等产品,2006年8月发生以下业务:
(1)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玉米40屯,每吨收购价3000元,共计支付收购价款11万元,开具了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企业将收购的玉米从收购地直接运往异地乙酒厂生产加工药酒,乙酒厂在加工过程中代垫辅助材料款15000元。药酒加工完毕,乙酒厂未代扣代缴消费税,企业收回药酒取得乙酒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上费3万元、增值税5100元,加工的药酒当地无同类产品市场价格。本月内企业将收回的60%药酒批发售出,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8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在当月税款的纳税申报期内向税务机关申请通过认证,且已申报抵扣。
(2)当月用自产酒精连续生产冰醋酸,领用酒精成本10万元,生产出冰醋酸20吨,本月对外销售12吨,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6万元。
(3)将当月试生产的1000公斤粮食白酒用于招待客人,账面单位成本每公斤10元,该粮食白酒无同类产品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对乙酒厂未代扣代缴甲酒厂委托加工的药酒应纳消费税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 )。
A.由甲酒厂和乙酒厂协商缴纳
B.由税务机关指定甲酒厂或乙酒厂缴纳
C.税务机关应要求乙酒厂缴纳
D.税务机关应要求甲酒厂缴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300件A产品、100件B产品。
300件A产品和100件B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万元。其中,300件A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为15万元,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100件B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A产品、B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均为0.2万元。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对300件A产品和100件B产品按成本总额4800万元(12×4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4640万元[(11.8-0.2)×400]的差额计提16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甲公司未对A产品和B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电子设备3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2011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4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1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甲公司于2012年3月6日向丙公司销售电子设备100台,每台1.2万元,未发生销售税费,货款已收到。2012年3月6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4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贷:库存商品 140
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300÷(3000×1.4)×140=1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3)2012年12月31日,该公司库存产成品中包括400台M型号和200台N型号的液晶彩色电视机。
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是根据甲公司2012年11月与乙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生产的,合同价格为每台1.8万元,甲公司生产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单位成本为1.5万元,销售每台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预计发生的相关税费为0.1万元。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是甲公司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组织生产的,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单位成本为1.5万元,市场价格预计为每台1.4万元,销售每台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预计发生的相关税费为0.1万元。
甲公司认为,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合同价格不能代表其市场价格,应当采用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市场价格作为计算M型号电视机可变现净值的依据。为此,甲公司对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确认了80万元的跌价损失,按520万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对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确认了40万元的跌价损失,按260万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此前,甲公司未对M型号和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更正差错的会计分录(有关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正确答案
[答案]
事项(1)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公司应分别计算A产品和B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会额。
A产品成本总额=300×12=3600(万元),A产品应按合同价作为估计售价,其可变现净值=300×(15-0.2)=4440(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产品成本总额=100×12=1200(万元),B产品应按市场价格作为估计售价,B产品可变现净值=100×(11.8-0.2)=1160(万元),B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1200-1160=40(万元)。
A产品和B产品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40=120(万元)。
更正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120
贷:资产减值损火 120
事项(2)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销售产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不能冲减资产减值损失,而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更正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
事项(3)
①甲公司对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存在销售合同,应按合同价格作为估计售价,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可变现净值=400×(1.8一0.1)=680(万元),大于成本600万元(400×1.5),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没有发生减值。
更正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80
贷:资产减值损失 80
②甲公司对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正确。
解析
暂无解析
(三)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某企业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单位成本为1000元。
如果该企业希望获得20%的利润率,那么该产品定价为( )元,这种定价方法被称为( )。
A.1500,成本导向定价法
B.1200,成本导向定价法
C.1500,竞争导向定价法
D.1200,竞争导向定价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如果该企业希望获得20%的利润率,那么该产品定价为1200元,这种定价方法被称为成本导向定价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