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 共1623题
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50万件产品,根据资料分析,估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固定成本为300万元,该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
A.20%
D.30%
C.40%
D.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公司2004年销售产品10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00万元,公司负债100万元,年利息率12%,并需每年支付优先股股利10万元,所得税率33%。
要求:(1)计算2004年边际贡献;
(2)计算2004年税息前利润总额;
(3)计算该公司复合杠杆系数。
正确答案
(1)边际贡献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100-40)×10
=600(万元)
(2)息税前利润总额=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600-500
=100(万元)
(3)复合杠杆系数
DCL=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600÷[100-100×12%-10/(1- 33%)]=8.21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2000元,预计产销量为2000件,若想实现利润3000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固定成本降低1000元
B.单价提高到8.5元
C.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至5.5元
D.销量提高到2500件
E.销量提高到2400件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根据本量利分析,改变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都可以改变企业的利润。
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50万件产品,根据资料分析,估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80元,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另外,已知该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则用销售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PS为( )万元。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与斯坎伦计划相比,拉克收益分享计划以( )来衡量生产率。
A.劳动力成本与产品销售价值之间的附加值
B.产品销售价格与成本价格之间的附加值
C.单位劳动小时内创造的产品价值
D.劳动力成本的附加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与斯坎伦计划相同,拉克收益分享计划也强调员工参与并采用现金激励来鼓励员工参与。但不同的是,它以产品销售价格与成本价格之前的附加值来衡量生产率。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2000元,预计产销量为2000件,若想实现利润3000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固定成本降低1000元
B.单价提高到8.5元
C.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至5.5元
D.销量提高到2500件
E.销量提高到2400件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根据本量利分析,改变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都可以改变企业的利润。
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A,单价为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本期共发生固定成本15,000元。要求依次回答下列问题:当A产品销售量为多少时,可实现利润105,000元
正确答案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My Documents\图片\7.jpg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 预计本月生产甲产品1250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成本项目 标准单价(标准分配率) 标准用量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0.6元/千克 10千克 6
直接人工 4元/小时 10小时 40
变动制造费用 1.2元/小时 10小时 12
固定制造费用 0.6元/小时 10小时 6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64
(2) 本月实际投产甲产品1200件,已全部完工入库。
(3) 本月耗用的材料每千克0.62元,全月实际领用10800千克。
(4) 本月实际耗用13200小时,每小时平均工资率3.8元。
(5) 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1584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10560元,固定制造费用528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产品的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用两差异法分析)。
正确答案
(1)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0.62-0.6)×10800=216(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10800-1200×10)×0.6=-72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16-720=-504(元)
或:10800×0.62-12000×0.6=-504(元)
(2)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3200―1200×10)×4=48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3200×(3.8-4)=-264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800-2640=2160(元)
或=13200×3.8-12000×4=2160(元)
(3)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10560/13200=0.8(元/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3200×(0.8-1.2)=-528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2×(13200-1200×10)=144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280+1440=-3840(元)
或=10560-12000×1.2=3840(元)
(4)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280-1250×6=-222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250×10-1200×10)×0.6=3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220+300=-1920(元)
或=5280-12000×0.6=-192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南方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丙产品(单位:件),2011年度全年实现净利润为360000
元,丙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包括营业税金)为40.8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820921.6元。2011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敏感资产总额为2968259.2元,敏感负债总额为203800.8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600000元。
2012年公司计划生产销售丙产品的数量比2011年增加7000件,固定成本相应增加84000元,单位变动成本相应下降10%,销售单价保持不变。考虑到公司能筹集到相应的营运资金,为此公司将2012年分配利润总额定为2012年实现净利润的80%。
假设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且每个年度均无纳税调整事项。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方公司2012年利润总额将比2011年增加( )元。
A.330098.24
B.564030.18
C.586400.00
D.1714250.24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1.2011年丙产品销售单价=40.8÷(1-40%)=68(元)
2.2011年利润总额=360000÷(1-25%)=480000(元)
3.2011年实际销售数量=(480000+820921.6)÷(68-40.8)=47828(件)
4.2012年利润总额=(47828+7000)×68-(47828+7000)×40.8×(1-10%)-(820921.6+84000)=810098.24(元)
5.2012年利润总额比2011年增加=810098.24-480000=330098.24(元)
本题涉及根据本量利分析法的各类计算公式计算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和利润总额。考生应牢记本量利分析法的各类计算公式、预测实现目标利润必须达到的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答题时应列出所用的计算公式并分步计算。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日为2010年3月31日,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0年3月18日完成。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假设甲公司200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6.15万元;2009年度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850万元。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在2009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发现如下会计事项:
(1) 2010年1月10日发现甲公司于2009年12月10日与乙公司签订的供货合同很可能违约,预计将要发生的损失已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但上年年末未作相应会计处理。该合同约定:2010年4月15日甲公司应以每件1800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50件,如果甲公司不能按时交货,需要向乙公司支付总价款20%的违约金。2009年年末甲公司准备生产A产品时,生产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200元。按税法规定,该项损失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2) 2010年1月20日发现甲公司2009年将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50万元误记为5万元。
(3) 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09年11月份销售给丙公司一批物资。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丙公司发生重大损失,丙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经济损失550万元。该诉讼案件于12月31日尚未判决,甲公司为此确认400万元的预计负债(按税法规定该项损失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2010年2月9日,经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需要赔偿丙公司经济损失500万元,甲公司不再上诉,并于2010年2月1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赔偿款。
(4)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丁公司账款余额为1500万元,未计提坏账准备。2010年4月2日,丁公司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甲公司预计该应收账款的80%将无法收回。甲公司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不考虑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2009年度调整后的所得税费用为()。
A.462.50万元
B.426.25万元
C.424.90万元
D.451.00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思路一:甲公司2009调整后的税前会计利润=1850-5.4-45-100=1699.6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699.6+5.4=1705(万元),应交所得税=1705×25%=426.25(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5.4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5.4×25%=1.35(万元)
甲公司2009年度调整后的所得税费用=426.25-1.35=424.90(万元)
思路二:甲公司2009年度调整后的所得税费用=(1850-5.4-45-100)×25%=424.90(万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