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 共454题
下列有关NaHCO3与Na2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了固体碳酸钠,有残留的物质存在,故A错误;
B、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可知,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故B错误;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直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碳酸氢钠的大于碳酸钠的,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钠能够转化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入分解能够生成碳酸钠,所以二者能够相互转化,故D错误;
故选C.
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O32-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Na2CO3溶液的碱性较强,故A正确;
B.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NaHCO3沉淀,说明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B正确;
C.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稳定,故C正确;
D.Na2CO3和NaHCO3都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故D错误.
故选D.
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往往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1)若用加热的方法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应选用A、B、C三套装置中的______(选填“A”或“B”或“C”).
(2)下列有关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杂质的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______(选
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滴加几滴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滴加几滴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滴加几滴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正确答案
B
C
解析
解:(1)A.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应该澄清石灰水检验,故A错误;
B.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装置可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故B正确;
C.装置中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否则容易导致大试管炸裂,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2)A.加入盐酸,引入了Cl-离子,干扰实验结果,故A错误;
B.加入硫酸,会生成硫酸银沉淀,干扰实验结果,故B错误;
C.加入硝酸,如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可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CO2与饱和NaCO2溶液反应制备NaHCO3实验
(1)选取必要的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2)为确定制得的固体样品是纯净的NaHCO3,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将样品溶液与饱和澄清石灰水反应,观察现象
乙方案:将样品溶液与BaCl4,观察现象
丙方案:测得pH法
丁方案:热重分析法
①判定甲方案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为判断乙方案的可行性,某同学用分析纯的NaHCO3配制的溶液,与BaCl4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此实验已可说明乙方案是不可行的.请结合以下数据,并通过计算说明产生浑浊的原因.答:______.
[已知0.1mol•L-1NaHCO3溶液电离出的c(CO32-)为0.0011mol•L-1,Ksp(BaCO3)=5.1×10-9]
②产生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使用pH计进行测定的丙方案是______.
(3)某溶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l)=8.5×10-17.
正确答案
③①②
不可行
Q=c(Ba2+)×c(CO32-)=×0.0011=1.1×10-4>5.1×10-9
Ba2++2HCO3-=BaCO3↓+CO2↑+H2O
取等质量的固体样品和分析纯NaHC03样品分别溶解于等量的水中,分别用pH计测pH
4.8×10-7
解析
解:(1)③为发生装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钙,其中盐酸易挥发,故应先选取碳酸氢钠除去混合气体中的HCl,故仪器连接顺序为:③①②,
故答案为:③①②;
(2)①饱和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甲方案不可行,
故答案为:不可行;
②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钡离子浓度==0.1mol/L,0.1 mol•L-1 NaHC03溶液电离出的c(CO32-)为0.0011 mol•L-1,故Q=Q=c(Ba2+)×c(CO32-)=
×0.0011=1.1×10-4>5.1×10-9,故会产生沉淀,
故答案为:Q=c(Ba2+)×c(CO32-)=×0.0011=1.1×10-4>5.1×10-9;
②钡离子与碳酸氢钠电离出的碳酸根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从而促进了碳酸氢根的电离,使其向生成碳酸根和氢离子的方向移动,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HCO3-=BaCO3↓+CO2↑+H2O,
故答案为:Ba2++2HCO3-=BaCO3↓+CO2↑+H2O;
③丙方案为测定pH法,由于碳酸氢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故利用准确度较高的pH计进行样品的pH值,然后测量分析纯NaHC03的pH值,最后比较即可,
故答案为:取等质量的固体样品和分析纯NaHC03样品分别溶解于等量的水中,分别用pH计测pH;
(3)AgCl开始沉淀时,说明溶液中的c(I-)和c(Cl-)均已达到饱和状态,则=
=
=
,故答案为:4.8×10-7.
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的分解产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充分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证明生成了水.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______,振荡,观察有关现象,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的依据是______.
②兴趣小组为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讨论与评价】实验一的结论与实验二、实验三的结论相反,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______.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常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胃溃疡的病人胃酸(用盐酸表示)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证明生成了水;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NaHCO3中含有Na、H、C、O元素,所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故答案为: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NaHCO3中含有Na、H、C、O元素等,合理答案均可);
②实验一:碱溶液能使滴酚酞试液变红;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酚酞;产生白色沉淀;
【讨论与评价】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钠离子不水解、碳酸根离子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导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成红色;
【拓展应用】碳酸盐与盐酸作用HCl+NaHCO3=NaCl+CO2↑+H2O,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重胃溃疡病情,故答案为:HCl+NaHCO3=NaCl+CO2↑+H2O.
解析
解: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证明生成了水;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NaHCO3中含有Na、H、C、O元素,所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故答案为: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NaHCO3中含有Na、H、C、O元素等,合理答案均可);
②实验一:碱溶液能使滴酚酞试液变红;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酚酞;产生白色沉淀;
【讨论与评价】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钠离子不水解、碳酸根离子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导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成红色;
【拓展应用】碳酸盐与盐酸作用HCl+NaHCO3=NaCl+CO2↑+H2O,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重胃溃疡病情,故答案为:HCl+NaHCO3=NaCl+CO2↑+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