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 共67题
读“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①一冻融、冰川为主
②一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③一沙漠化为主
④一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⑤一岩溶、塌陷为主
(1)图中灾害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___________地区,青藏高原该种灾害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灾害②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简要分析该地自然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灾害③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灾害④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加剧该灾害的主要原因。
(5)图中灾害⑤分布地区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岩广泛分布地区。
正确答案
(1)东北北部;海拔高,气温低
(2)西南;自然原因:该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坡度大;处于板块地边缘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夏秋季节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人为原因:由于过度砍伐导致植被覆盖稀少;人类开矿等破坏地表导致岩石破碎。
(3)西北;干旱
(4)黄土高原;人类破坏植被
(5)石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南地区
(2)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较低。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加强法制管理。
下图为我国2007年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分布最广泛的是什么灾害?分析说明我国夏季各种气象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济南市暴雨洪水之后,重庆洪水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防洪成为城乡居民都要面对的问题。个人应怎样做好防洪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暴雨。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冰雹、雷暴、龙卷风等天气;季风不稳定,大气环流异常易使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多发。
(2)关注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
读下列材料及赣州古城图,回答问题。
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常饱受水患。如上图,北宋刘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赣州城内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赣州古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
(1)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理角度说明,刘彝采用的几项措施在使赣州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上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赣州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赣州城位于两江汇合处,几乎四面环水,汛期时极易遭受洪水侵袭。
(2)坚固的城墙如同防洪大堤,可以抵御(贡江、章水两江)洪水对城市的侵袭;依据地势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能在暴雨初期将水排人河流中;当江面洪水水位高于排水口时,水窗能防止江水倒灌;城内的水塘与地下排水管道连接,具有调蓄作用,防止城市内涝。(任答3点即可)
“读我国近几年洪涝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我国东南沿海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气象方面分析形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形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近些年来,我国洪水分布地区经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试分析影响图中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台风侵袭。
(2)准静止锋长期滞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3)受夏季锋面雨的影响。
(4)河流中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剧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人们大量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进而使其调洪、蓄洪能力大大减弱,加重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