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亚洲部分地区某年9月5日的近地面等压线天气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受图中天气系统的影响,该日B城市与A处相比天气有什么特点?

(2)描述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天气变化过程。

(3)简述图中H地气压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1)B城气旋外围影响,吹偏北风,秋高气爽天气;B受气旋控制,出现阴雨天气且风力大。

(2)冷锋过境。冷锋过境时产生阴天、降水、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3)H 高压脊沿东北-西南分布,我国北方秋季,陆地热容量减小,形成弱冷高气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小题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__。

小题2:在气压带之间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并注出各风带的名称。

小题3: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小题4:用箭头表示三圈环流的方向;图中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风,②代表的是__________风。

小题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小题1: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BD

小题2:略

小题3:极锋是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纬度60°附近相遇形成的锋面。

小题4:北半球低纬环流顺时针,中纬环流逆时针,高纬环流顺时针;南半球低纬环流逆时针,中纬环流顺时针,高纬环流逆时针。

①中纬西  ②东北信

小题5:BC

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有关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其中气压带的成因是关键。气压带的成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热力原因,由冷热不均造成;另一类由动力原因造成,三是有关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和分布,其中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对称分布。三是各气压带、风带空气运动的方向,其规律是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高气压带气流下沉。风从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四是各气压带内的天气状况,规律是低气压带多云雨,高气压带多晴天。五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具体表现为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全球共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正确答案

正确

全球有1个赤道低压带;各2个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共7个气压带;2个信风带;2个西风带和2个极地东风带。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纬度位置、三圈环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分析说明A处分布有豪雨林的原因。(4分)

(2)请解释E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2分)

正确答案

(1)受沿岸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2分);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水热条件能满足雨林生长(2分)。

(2)该海域有上升补偿流(1分),使海底养分上泛,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1分)。

试题分析:

(1)图中A处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因处在40°N至60°N的纬度范围内,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且处在迎风坡,降水丰沛,因此该地水热条件好,能满足雨林生长。

(2)E附近海域受离岸风及沿岸洋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该海域有上升补偿流,使海底养分上泛,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所以渔业资源丰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图,写出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5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E东南信风带 F盛行西风带

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赤道地区终年高温,盛行上升气流,因此近地面形成低压,A为赤道低压带;到30°S左右受动力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高压带,即B为副热带高压带;南极地区终年严寒盛行下沉气流,为高压带,因此D为极地高压带,同样由于动力原因。在60°S左右形成低压带,即C副极地低压带。根据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E为东南信风带,F为盛行西风带。

下一知识点 : 季风环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分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