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分布
- 共970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粗线上加上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的方向。
(2)A、B、D、E四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
(3)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两地,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日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
(4)若图示情况出现在夏季,则A、B、C三处,______为陆地, ______为海洋。
(5)若下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且B在北半球,则C为_______________带,AB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风。
正确答案
(1)见图
(2)B ;E
(3)A ;B
(4)A ;BC
(5)副热带高气压;东北
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2)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3)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4)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该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纬环流,A、D分别代表地球表面
不同纬度的地带,那么图中A处为______________气压带、丁表示________(风带)。A、B、C、D四
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该图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如果A为陆地,D为海洋,那么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
(冬、夏)季,此时我国大陆盛行____________风,圣地亚哥(33°26′S,70°04′W)附近海域盐
度_________(增高、降低),北太平洋上增强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
(3)假如该图为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为海洋,D为陆地,那么:乙代表__________(环节),丙
代表__________(环节)。
(4)假如该图为大洋环流一部分,分析:该图表示海域在__________(南、北)半球。 若该图表示的
是太平洋,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的主要是____________(填洋流名称),按照洋流形成分:乙
为________流,丙为________流。如果图示所在洋流流经区域附近存在一个世界级大渔场,渔场名字
叫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渔场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汇,引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丰富。
(5)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内、外力作用),且C为岩浆,属于
沉积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石灰岩变成大理岩主要是___________(甲、乙、丙、丁)作用,
图中表示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作用过程是____________(甲、乙、丙、丁)。
正确答案
(1)副极地低;盛行西风带(西风带);DABC
(2)夏;东南;降低;夏威夷高压
(3)水气输送;大气降水
(4)北;加尼福利亚寒流;风海;补偿;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海水垂直运动,底部养分
上升;浮游植物繁生,鱼类饵料
(5)A;甲;丁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
该风带的风向。
(2)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标出a、b、c、d四处洋流流向,d处洋流属于_______(暖流或寒流)。e
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E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3)D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主要受_______条件控制。
(5)①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对于沿海地区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特征。
正确答案
(1)信风带(或东北信风带);图略
(2)图略;寒流;增温增湿
(3)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由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5)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海水倒灌(任答1点),危
及沿海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整体性
读"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大陆____岸,全年盛行____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____移动而北移,受其影响,控制乙地的气压带是________。
(3)丙地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________气候。
(4)从甲地向东到丁地降水量逐渐________,反映出________(选择填空)。A、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正确答案
(1)西;西;温带海洋性;终年温和多雨
(2)夏;太阳直射点;副热带高气压带
(3)温带季风
(4)减少;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