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分布
- 共970题
(1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5)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图16)。
材料二 图17为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
(1)图15表示的是___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2分)
(2)图16中A、B、C、D四地,常年在图15中⑥带控制下的是________,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分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10分)
(3)材料二甲乙丙丁四幅图与图16中C地的气候类型相吻合的是________图,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4分)
正确答案
小题1:北 (2分)
小题2:B(2分)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该地西侧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8分)
小题3:丙(2分)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2分)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
小题2:⑥表示中纬度的盛行西风,常年在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故B符合。影响该地区的降水量分布主要从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的影响等因素分析。
小题3:图示C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而根据图17的气温、降水量信息判断,甲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地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丁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雨热同期,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和利用气温、降水信息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
(10分)
材料一 自去年12月底以来,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巴西相继发生罕见暴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许多人将所发生的灾难与“拉尼娜”现象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该区域海面持续偏暖的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本次拉尼娜现象开始于2010年年中,现在仍在持续。
材料三 2010年某月份赤道及南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距平分布图。
注:距平是指与正常状况的差异,正值代表比正常值大,负值代表比正常值小。
(1)读材料三,从热力环流和东南信风强弱变化的角度分析导致澳大利亚洪灾的原因。
(2)由于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我国东部部分城市也经常遭遇暴雨并形成内涝现象,同时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简要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澳大利亚附近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高,空气的上升运动强烈,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多;副热带海区与赤道附近海区的温差大,会使东南信风增强,给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带来大量降水。由于降水量的增加,导致澳大利亚发生洪灾的机率增加。
(2)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往往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形成洪灾。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三,出现拉尼娜现象。澳大利亚附近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高,空气的上升运动强烈,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多;副热带海区与赤道附近海区的温差大,会使东南信风增强,给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带来大量降水。由于降水量的增加,导致澳大利亚发生洪灾的机率增加。
(2)本题考查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由于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我国东部部分城市也经常遭遇暴雨并形成内涝现象,同时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往往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形成洪灾。
点评: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
(13分)阅读分析该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试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分)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4分)
A:
B:
C:
D:
(3)终年受气压带A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
特点为
终年受气压带C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
特点为 (6分)
正确答案
(l)夏 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3分)
(2)赤道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4分)
(3)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3分)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少雨(3分)
试题分析:(1)图示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分布于赤道以北,判断为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2)根据图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判断,A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判断为赤道低压带;B位于北半球低纬,判断为东北信风;C位于南半球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D分布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3)A为赤道低压带,终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带。C为副热带高压带,终年指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终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该图表示的是 月(1或7)海平面及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造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该月受气压中心A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 风,气候 ;此时地中海沿岸受 (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 。
3.当D地盛行西南季风时,请说明其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
。
正确答案
1、亚洲高压 1月 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2、西北风(偏北风) 寒冷干燥 西风带 温和湿润 3、主要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带向北跨越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南风
试题分析:
(1)读图,A处为高压中心,根据所在位置可以判断为亚洲高压;表示的是北半球1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造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2)1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偏北风),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地中海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3)D地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主要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带向北跨越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南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季风气候及成因。
(9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 。
(3)此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季节),理由是 。
正确答案
(1)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2)略
(3)冬 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1)根据各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直接判断。(2)风带的分布位于气压带之间,根据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画出。(3)图示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