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共7173题
为训练宇航员能在失重状态下工作和生活,需要创造一种失重的环境.在地球表面附近,当飞机模拟某些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时,就可以在飞机座舱内实现短时间的完全失重状态.现要求一架飞机在速率为v1=500m/s时进人失重状态试验,在速率为v2=1000m/s时退出失重状态试验.重力加速度g=10m/s2.试问:
(i)在上述给定的速率要求下,该飞机需要模拟何种运动,方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选择失重时间的长短?试定量讨论影响失重时间长短的因素.
(ii)飞机模拟这种运动时,可选择的失重状态的时间范围是多少?
正确答案
(i)当飞机作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的运动时,座舱内的试验者便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种运动可以是飞机模拟无阻力下的自由落体运动或竖直上抛运动,也可以是斜抛运动.当进入试验的速率和退出试验的速率确定后,飞机模拟前两种运动时,失重时间的长短都是一定的、不可选择的.
当飞机模拟无阻力作用下的斜抛运动时,失重时间的长短与抛射角有关,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
考察飞机模拟无阻力作用下的斜抛运动.
设开始试验时飞机的初速度的大小为v1,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起始位置为A点,经做抛物线运动在B点退出试验,
如图所示.以t表示试验经历的时间,在退出试验时的速率为v2,
则有v2x=v1cosθ…(1)
v2y=v1sinθ-gt…(2)
而=
+
…(3)
由(1)、(2)、(3)式得:
g2t2-2v1gtsinθ+-
=0…(4)
解(4)式得:
t=…(5)
由(5)式可知,当进入试验时飞机的速度v1和退出试验时飞机的速度v2确定以后,失重时间的长短可通过角θ来调节.
(ii)当θ=90°时失重时间最长,由(5)式可求得最长失重时间
tmax=150s…(6)
当θ=-90°时,失重时间最短,由(5)式可求得最短失重时间
tmin=50s…(7)
失重时间的调节范围在150s到50s之间.
答:(i)在上述给定的速率要求下,该飞机当飞机模拟无阻力作用下的斜抛运动时,失重时间的长短与抛射角有关,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当进入试验时飞机的速度v1和退出试验时飞机的速度v2确定以后,失重时间的长短可通过角θ来调节.
(ii)飞机模拟这种运动时,可选择的失重时间的调节范围在150s到50s之间.
1998年8月20日,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为美国“铱”星公司成功发射了两颗“铱”星系统的补网星。19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一场通讯技术革命开始了。原计划的“铱”卫星通讯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km的太空轨道上建立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布像化学元素“铱”原子的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一样,所以称为“铱”星系统。后来改为由66颗卫星,分布在6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11颗卫星组成,仍称它为“铱”星系统。
(1)“铱”星系统的66颗卫星,其运行轨道的共同特点是
[ ]
A.以地轴为中心的圆形轨道
B.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
C.轨道平面必须处于赤道平面内
D.铱星运行轨道远低于同步卫星轨道
(2)上题所述的“铱”星系统的卫星运行速度约为
[ ]
A.7.9 km/s
B.7.5 km/s
C.3.07 km/s
D.11.2 km/s
正确答案
(1)BD
(2)B
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大约用十年左右时间完成,这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对月球的关注程度。以下是某同学就有关月球的知识设计的两个问题,现请你解答:
(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且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2)若某位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到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
正确答案
解:(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G,g=G
解之得:r=
(2)设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根据题意:t=,g月=G
解之得:
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A和B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为rA=8.0×104 km和rB=1.2×105 km。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
(2)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
(3)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10 N,推算出他在距土星中心3.2×105 km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0.38 N。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 km,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正确答案
解:(1)设土星质量为M0,颗粒质量为m,颗粒距土星中心距离为r,线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解得:
对于A、B两颗粒分别有:和
得:
(2)设颗粒绕土星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
对于A、B两颗粒分别有:和
得:
(3)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0,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可视为万有引力,探测器上物体质量为m0,在地球表面重力为G0,距土星中心r0'=3.2×105 km处的引力为G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
解得:
已知地球半径为R,一只静止在赤道上空的热气球(不计气球离地高度)绕地心运动的角速度为ω0,在距地面h高处圆形轨道上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设地球质量为M,热气球的质量为m ,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为m1 ,根据上述条件,有一位同学列出了以下两条式子:
对热气球有:GmM/R 2=mω02R
对人造卫星有:Gm1M/(R+h)2=m1ω2(R+h)
进而求出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ω。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请求出结果;若认为错误,请补充一个条件后,再求出ω。
正确答案
解:第一个等式(对热气球)不正确。
因为热气球不同于人造卫星,热气球静止在空中是因为浮力与重力平衡,它绕地心运动的角速度应等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第一种解法:若补充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可以认为热气球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其重力,
则有G
与第二个等式联列可得:ω=
第二种解法:若利用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H有:G
与第二个等式联到可得:ω=
第三种解法:若利用第一宇宙速度v1,有G
与第二个等式联列可得:ω=,
此外若利用近地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也可求出ω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