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试纸
- 共107题
(1)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碳酸钠溶液的pH为10,简述测定该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2)将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无色气体和絮状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溶液显示碱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故答案为: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CO32-+H2O⇌HCO3-+OH-;
(2)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
(3)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NaOH,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水解,
故答案为:NaOH.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H试纸不能事先湿润,否则会带来实验误差,故A错误;
B.量筒不能用来稀释和配制溶液,故B错误;
C.收集氨气的试管不能塞橡皮塞,会导致试管内压强过大而将橡皮塞顶开,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C错误;
D.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气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某同学以“鳌江江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地测定江水样品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紫色石蕊试液属于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故A错误;
B.无色酚酞试液也属于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故B错误;
C.pH试纸是测溶液酸碱度的最简单的方法,故C正确;
D.蓝色石蕊试液也属于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H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润湿相当于稀释了溶液,故A错误;
B.玻璃中的SiO2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Na2SiO3,会粘住活塞,故B错误;
C.配制最后需反复颠倒摇匀,故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故C正确;
D.量筒精确到0.1,无法量取18.42 mL稀硫酸,故D错误.
故选C.
(1)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______.②容量瓶:______.
(2)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试剂或方法:
①Na2CO3固体(NaHCO3)______ ②CO2气体(HCl)______
(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撤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C.碱液沾在皮肤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石蕊遇酸碱变色时需要在酸碱发生电离的情况下进行,则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气体性质时试纸应用蒸馏水润湿,故答案为:用蒸馏水湿润;
②容量瓶使用之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水,漏水的容量瓶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故答案为:检验是否漏水;
(2)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故答案为:加热;
②氯化氢能与饱和的NaHCO3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不能,故答案为:饱和的NaHCO3溶液;
(3)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故A错误;
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是为防止试管局部受热而使试管炸裂,故B正确;
C.碱液沾在皮肤上,应直接用大量水冲洗,故C错误;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CH4、H2、CO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是为防止气体不纯而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