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除工程安全隐患防范
- 共16题
某桥梁工程由A公司承包,其中的基坑施工分包给下属公司,下属公司接到任务后,通过专家分析准备立即施工,在做地面排水工作时,发现基坑坑壁土质不够稳定,而且有地下水影响,于是修建了围护墙,用来稳定基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还分析了基坑变形现象,希望能及时发现基坑施工的安全隐患,使这项工程做到最佳。
城市桥梁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土方应( )。
A.分类堆放
B.立即回填
C.随挖随
D.堆放备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三)背景资料:
某南方高速公路A特大桥桥跨布置及结构型式为(3×30+60+3×110+60+3×30)m,连续箱梁刚构桥。该桥地处山区,主桥采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墩,墩高30~40m,主跨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施工单位进场后,经实地考查和核对设计文件,编制了本桥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安全技术方面强调按高处作业要求挂设安全网,并设置安全通道、扶梯、防护栏杆和安全警示标示牌等。作业平台要求均载,不得超载偏载,挂篮设计采用三角斜拉带式,经项目经理部工程科负责人同意签认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组织设计的报审程序不符合要求,内容存在不足,退回施工单位要求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该桥所用的张,碎石等地材由施工单位通过媒体以公告的方式邀请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并且按招标和定标两步骤确定供应商。为确保材料质量,工地试验室对供应商送至项目部的砂、碎石进行了取样试验,质量满足要求后确定了地材供应商。为了进行挠度观测,在箱梁的顶底板布置了测点,测量了立模时的标高。悬臂浇筑施工期间昼夜温差大,梁段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作业班组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监测人员发现梁底高程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经分析排除了以下原因:混凝土的重力密度的变化与截面尺寸的变化: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构体系转换以及桥墩变位对挠度产生的影响;施工临时荷载对挠度的影响。改正本桥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程序的不当之处。除背景中提到的安全防护措施外,桥墩顶作业还要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改正本桥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程序的不当之处:施工组织设计的初稿完成后,要组织参加编制的人员及单位进行评价和优化,最终形成正式文件,经过单位技术负责人的审核签认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除背景中提到的安全防护措施外,桥墩顶作业还要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在顶端装设防撞信号灯。
理由:桥梁主塔(墩)塔身高于30m时,应在其顶端装设防撞信号灯,主塔还应采取防雷措施,设置可靠的防雷电装置。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任何人员不得接触防雷装置。本题中墩高为30~40m。
解析
暂无解析
在建筑工程规划管理中,对建筑间距离的控制可不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
A.消防安全的因素
B.工程管线布置的因素
C.建筑自身结构的因素
D.建筑之间的施工间距
E.建筑色彩的因素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案例:某桥梁工程在施工前,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安全,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在基坑开挖时采取了防坍塌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确定围护方法根据土质和深度来确定; (2)机械开挖不支持基坑时,每次挖方修坡深度不得超过1.5m; (3)人工开挖不支持基坑时,每次挖方修坡深度不得超过0.5m; (4)任何情况下,在基坑顶边弃土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不得大于1.2m,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 在施工过程中,一场大雨使开挖的基坑坍塌,幸好无人员伤亡。处理安全隐患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处理安全隐患应遵循的原则是:(1)项目经理部应区别“通病”、“顽病”、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2)项目经理部应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经检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3)安全检查人员对检查出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向责任人当场指出,限期纠正。(4)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进行跟踪检查,保存验证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
某桥梁工程在施工前,项目经理部为保证安全,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在基坑开挖时采取了防坍塌措施,而且还准备采用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
为了稳定基坑可以搭建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构,基坑围护结构可分为( )。
A.板桩式
B.组合式
C.矩形式
D.柱列式
E.自立式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