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共1271题
甲企业白行建造一幢办公楼,2009午12月10口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项固定资产原值15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80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1月 1日由于调整经营策略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至2011年年末,对该项设备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255000元,减值测试后,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限和净残值等均不变。2012年1月1日,甲企业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将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1400000元,2012年12月31日该资产公允价值为1500000元。甲企业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3题至第4题。
甲企业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2011年年末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80000元
B.应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25000元
C.应确认资本公积145000元
D.确认盈余公积14500元,未分配利润130500元
E.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元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解析] 2011年末该资产的账面净值=1580000-(1580000-80000)×10×2=1280000(元),山于考虑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为1280000元大于其可收回金额1255000元,应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25000元,所以账面价值为1255000元;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变更日的公允价值1400000元大于账面价值1255000元,差额 145000元应调整留存收益,其中盈余公积为 14500元,未分配利润130500元。
下列各项中,经批准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计量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
C.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盘亏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A、B、D选项计入管理费用。
如果将进口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在初始成本确定后,在其后使用该项技术期间内( )。
A.应以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计量
B.应以成本减去摊销额和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计量
C.应以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的余额计量
D.应以成本减去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计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B.对初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C.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D.核算应收款项坏账损失的方法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E.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解析] 《问题解答四》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收款项坏账损失的方法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某企业计划进行项目投资,现有A、B方案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A项目原始投资为250万元,全部于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0万元。该项目当年即建成投入使用,经营期3年,期满残值30万元;预计投产后年营业收入180万元,不包括财务费用的年总成本费用8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5万元。
B项目原始投资2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30万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建设起点一次性发生,建设期2年,期间发生资本化利息15万元计入固定资产原值,流动资金100万元于项目完工时投入,该项目运营期5年,期满固定资产残值预计45万元,无形资产残值预计为0。该项目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00万元,年经营成本80万元,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0万元。
该企业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性收回,所得税率为25%。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其中100万元可利用公司股票资金:当前短期国债利率为3%,该公司股票β系数1.5,证券市场风险溢价率为10%。
A项目所需要的债务资金向银行借款,利率8%;B项目所需要的债务资金通过发行面值为1000元,发行价为1200元的债券1000张筹集,各种筹资方式手续费忽略不计。
要求:
(1)计算A、B项目各年的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2)如果A、B项目贴现率分别为12%和16%,计算各方案净现值。
(3)如果A、B方案互斥,应接受哪个方案
正确答案
(1)①A项目:
项目计算期=0+3=3(年)
NCF0=-250(万元)
年折旧额==60(万元)
经营期年息税前利润=180-80-10=90(万元)
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NCF1~2=90+60=150(万元)
NCF3=150+(30+60)=240(万元)
经营期年息前税后利润=90×(1-25%)=67.5(万元)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NCF1~2=67.5+60=127.5(万元)
NCF3=127.5+(30+60)=217.5(万元)
②B项目:
项目计算期=2+5=7(年)
NCF0=-(120+30)=-150(万元)
NCF1=0
NCF2=-100(万元)
年折旧额==18(万元)
年无形资产摊销=30/5=6(万元)
经营期年总成本费用(不含利息)=80+18+6=104(万元)
经营期年息税前利润=200-104-10=86(万元)
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NCF3~6=86+18+6=110(万元)
NCF7=110+(45+100)=255(万元)
经营期年息前税后利润=86×(1-25%)=64.5(万元)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NCF3~6=64.5+18+6=88.5(万元)
NCF7=88.5+(45+100)=233.5(万元)
(2)NPVA=127.5×(p/A,12%,2)+217.5×(p/s,12%,3)-250
=127.5×1.6901+217.5×0.7118-250
=120.30(万元)
NPVB=[88.5×(p/A,16%,4)+233.5×(p/s,16%,5)-100]×(p/s,16%,2)-150
=(88.5×2.7982+233.5×0.4762-100)×0.7432-150
=42.36(万元)
(3)如果AB两个方案互斥,应接受A方案。因为AB两方案的投资相同,但A方案回报高,其3年获得的净现值就高于B方案7年获得的净现值。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