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电池
- 共33题
(2015春•宜昌校级月考)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8g,则导线中通过______mol电子.
(2)用胶头滴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红色褪去,假设之一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如图其它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如图所示,石墨(1)为______极(填“正”、“负”、“阴”或“阳”).在甲装置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均匀,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中观察到______电极(填“铁”或“铜”)附近溶液先变红,该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为原电池反应,Fe为负极,发生:Fe-2e-=Fe2-,石墨为正极,发生Cu2++2e-=Cu,总反应式为Fe+Cu2+═Fe2++Cu,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
则 Fe+Cu2+═Fe2++Cu 两极质量差△m 转移电子
56g 64g 56g+64g=120g 2mol
18g n
解得:n=0.3mol,
故答案为:Fe+Cu2+═Fe2++Cu;0.3;
(2)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即Fe2+的溶液,加入氯水发生2Fe2++Cl2═2Fe3++2Cl-,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
发生2Fe3++3Cl2+8H2O═2FeO42-+6Cl-+16H+,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2Fe3++3Cl2+8H2O═2FeO42-+6Cl-+16H+;
(3)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甲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铁为负极,铜为正极,正极发生 O2+2H2O+4e-═4OH-,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则乙装置与铜相连的石墨为阳极,与铁相连的石墨为阴极,乙为电解池装置,阳极发生2Cl--2e-═Cl2↑,
故答案为:阴;铜;O2+4e-+2H2O═4 OH-.
解析
解:(1)图中为原电池反应,Fe为负极,发生:Fe-2e-=Fe2-,石墨为正极,发生Cu2++2e-=Cu,总反应式为Fe+Cu2+═Fe2++Cu,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
则 Fe+Cu2+═Fe2++Cu 两极质量差△m 转移电子
56g 64g 56g+64g=120g 2mol
18g n
解得:n=0.3mol,
故答案为:Fe+Cu2+═Fe2++Cu;0.3;
(2)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即Fe2+的溶液,加入氯水发生2Fe2++Cl2═2Fe3++2Cl-,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
发生2Fe3++3Cl2+8H2O═2FeO42-+6Cl-+16H+,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2Fe3++3Cl2+8H2O═2FeO42-+6Cl-+16H+;
(3)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甲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铁为负极,铜为正极,正极发生 O2+2H2O+4e-═4OH-,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则乙装置与铜相连的石墨为阳极,与铁相连的石墨为阴极,乙为电解池装置,阳极发生2Cl--2e-═Cl2↑,
故答案为:阴;铜;O2+4e-+2H2O═4 OH-.
请将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带盐桥原电池.试剂:FeCl3溶液,KI溶液;其它用品任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如图中画出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并标出电极材料,电极名称及电解质溶液.
(2)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电池的______ 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电路导线中______ (填“有”或“无”)电流通过.
(4)平衡后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2固体,当固体全部溶解后,则此时该溶液中电极变为(填“正”或“负”)极.
(5)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溶液中同时存在Fe3+、Fe2+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依据原电池反应原理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铁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碘离子再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所在电解质溶液为KI溶液,正极所在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原电池装置为:;
故答案为:;
(2)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是铁离子得到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3++e-=Fe2+;
故答案为:正;Fe3++e-=Fe2+;
(3)反应达到平衡后,无电子转移,无电流形成,故答案为:无;
(4)平衡后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2固体,增大亚铁离子浓度平衡逆向进行,原电池反应是碘单质和亚铁离子反应,亚铁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负极;当固体全部溶解后,则此溶液中电极变为负极;
故答案为:负;
(5)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硫氰化钾,显红色,说明有Fe3+;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退色,则有Fe2+,故答案为: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硫氰化钾,显红色,说明有Fe3+;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退色,则有Fe2+.
解析
解:(1)依据原电池反应原理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铁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碘离子再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所在电解质溶液为KI溶液,正极所在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原电池装置为:;
故答案为:;
(2)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是铁离子得到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3++e-=Fe2+;
故答案为:正;Fe3++e-=Fe2+;
(3)反应达到平衡后,无电子转移,无电流形成,故答案为:无;
(4)平衡后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2固体,增大亚铁离子浓度平衡逆向进行,原电池反应是碘单质和亚铁离子反应,亚铁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负极;当固体全部溶解后,则此溶液中电极变为负极;
故答案为:负;
(5)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硫氰化钾,显红色,说明有Fe3+;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退色,则有Fe2+,故答案为: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硫氰化钾,显红色,说明有Fe3+;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退色,则有Fe2+.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了有关电化学的实验.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拌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拌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环状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______,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实验原理是电解含有碘离子的强电解质溶液,在阳极上得电子能力强的碘离子失电子,得到碘单质,为棕色,溶液中还有和水互不相溶的密度大于水的液体,结果,碘单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显示紫红色,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离子的检验知识来回答判断即可.
(1)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萃取后呈紫红色,判断为碘单质生成,所以是溶液中碘离子失电子生成碘单质的反应,电极反应为2I--2e-═I2;,故答案为:2I--2e-═I2 ;
(2)环状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让两层液体充分混合,使阳极上产生的I2转移到下层液体中,故答案为:让两层液体充分混合,使I2转移到下层液体;
(3)原上层溶液中含有碘离子,可以是KI(或NaI等)水溶液,故答案为:KI(或NaI等)水溶液;
(4)下层是比水溶液重的不溶于水的试剂,分析过程可知是发生了萃取作用,可以是CCl4(或CHCl3等),故答案为:CCl4(或CHCl3等);
(5)I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大部分I2都转移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故答案为: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大部分I2都转移到CCl4中;
(6)含有电离子的可溶的盐可以是钠盐、钾盐等,阳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的检验可以采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为碘化钾溶液(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则为碘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焰色反应观察火焰为黄色).
解析
解:实验原理是电解含有碘离子的强电解质溶液,在阳极上得电子能力强的碘离子失电子,得到碘单质,为棕色,溶液中还有和水互不相溶的密度大于水的液体,结果,碘单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显示紫红色,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离子的检验知识来回答判断即可.
(1)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萃取后呈紫红色,判断为碘单质生成,所以是溶液中碘离子失电子生成碘单质的反应,电极反应为2I--2e-═I2;,故答案为:2I--2e-═I2 ;
(2)环状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让两层液体充分混合,使阳极上产生的I2转移到下层液体中,故答案为:让两层液体充分混合,使I2转移到下层液体;
(3)原上层溶液中含有碘离子,可以是KI(或NaI等)水溶液,故答案为:KI(或NaI等)水溶液;
(4)下层是比水溶液重的不溶于水的试剂,分析过程可知是发生了萃取作用,可以是CCl4(或CHCl3等),故答案为:CCl4(或CHCl3等);
(5)I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大部分I2都转移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故答案为: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大部分I2都转移到CCl4中;
(6)含有电离子的可溶的盐可以是钠盐、钾盐等,阳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的检验可以采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为碘化钾溶液(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则为碘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焰色反应观察火焰为黄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