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能
- 共1183题
刘家村在本村"四荒"土地发包过程中的下列哪种做法不符合《土地承包法》的规定?
A.村东的荒沟通过招标方式发包给邻村人张某
B.村西的荒丘通过拍卖方式发包给外乡人王某和陈某
C.村北的荒山通过公开协商方式发包给县林业开发公司
D.村南的荒滩依据村委会决议发包给本村人黄某、刘某和邱某组成的股份合作社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土地承包法》第3条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第18条第(三)项规定:“承包方案应当按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故A、B、C合法,荒滩发包不能由村委会决议决定,选项D不符合规定。故本题答案为D。
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是______。
A.数据
B.数据元素
C.数据项
D.数据结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评析] 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是数据项;由若干数据项组成数据元素;而数据是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载体;数据结构是指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据运算。
2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沿逆时针方向转
动,传送带的左端与光滑圆弧轨道底部平滑连接,圆弧轨
道上的A点与圆心等高,一小物块从A点静止滑下,再滑
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圆弧轨道,返回圆弧轨道
时小物块恰好能到达A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物体在圆弧轨道上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所以小物块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
物体到达传送带上之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开始减速,速度减小为零之后,又在传送带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反向加速,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可知,物体在减速和加速的过程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相同的,所以物体返回圆轨道时速度大小等于从圆轨道下滑刚到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只要传送带的速度
,物体就能返回到A点.则
.故A错误.
B、若减小传送带速度,只要传送带的速度,物体就能返回到A点.若传送带的速度
,物体返回到传送带左端时速度小于v0,则小物块到达不了A点.故B正确.
CD、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由于物体返回到圆轨道的速度不变,只能滑到A点,不能滑到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的应用
解题思路
由于圆弧轨道是光滑的,物块从A点下滑后,机械能守恒,物体在传送带上减速运动,减到零之后由开始反向加速,返回圆轨道时速度等于从圆轨道下滑到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根据此时的传送带的速度的不同可以分析得到物体脱离传送带时的速度的大小,与原来下滑时的速度的大小相对比,可以知道物体能不能回到原来的A点.
易错点
关键要正确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明确物体在减速和反向的加速阶段的加速度的大小相同,当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大于或等于物体下滑的速度的时候,物体反向加速的速度的大小才会等于下滑时的速度的大小,才能够返回原来的A点.
知识点
17.如图所示,从地面上的A点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上升至最高点B后返回,O为A、B的中点,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B、上升过程,阻力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1;
根据运动学公式,v2=2ah
解得,故 AB错误
C、下降过程,阻力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2;
故a1>a2;根据可知,t1<t2;重力的冲量p=mgt, 故C正确;
D、由于运动的整个过程,重力做功为零,阻力做负功,故末动能小于初动能,故△E上>△E下,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动量定理
解题思路
上升过程阻力向下,下降过程阻力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大小,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比较,重力的冲量p=mgt,根据动能定理求动能的变化。
易错点
取阻力的平均效果,然后分上升和下降过程列式求解,若用微元法求解,会使问题复杂化
教师点评
本题关键是取阻力的平均效果,然后分上升和下降过程列式求解,若用微元法求解,会使问题复杂化
知识点
15.如图所示,BOD是半圆的水平直径,OC为竖直半径,半圆半径为R,A在B点正上方高R处,现有两小球分别从A、B两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分别击中半圆上的D点和C点,已知B球击中C点时动能为E,不计空气阻力,则A球击中D点时动能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两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相同都是R,根据可知,运动的时间为:
,根据图可知,A球运动的水平位移为2R,则A球的初速度为:
,B球的水平位移为R,则B球的初速度为:
,A球从A到D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B球从B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联立解得:,故C正确,ABD错误.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解题思路
两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求出初速度,再分别对两球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易错点
本题关键是要能根据图象得出两个小球下落的高度和水平位移,应用动能定理以及平抛运动基本公式联立求解.
知识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界定在( )方面来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范围。
A.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B.矫正外部效应
C.维持有效竞争
D.调节收入分配
E.直接参与市场运行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界定在以下5个方面来矫正市场失灵作用范围:(1)政府有必要解决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问题;(2)政府有责任纠正外部效应的问题;(3)政府需要承担维持市场有效竞争的责任;(4)政府有义务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5)政府有必要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从而稳定经济,保证其健康地发展。故本题答案为ABCD。
选考题三
如图所示,载人小车和弹性球静止在光滑长直水平面上,球的质量为m,人与车的总质量为16m。人将球以水平速率v推向竖直墙壁,球又以速率v弹回。求:
40.在人将球推出的过程中,人做了多少功
41.人接住球的过程中,从人接触到球到人和车与球的速度相等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人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多大。
正确答案
解析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人第一次将球推出,设人与车的速度为v,球、人与车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6mv-mv=0,
人对系统做功:
解得:
考查方向
功能关系;动量守恒定律
解题思路
人推球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速度,然后求出人对系统做功;
易错点
关键理解人做的功是量度把人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人与车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弹性球的动能.
正确答案
F=
解析
人接球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6mv=17mv′,解得:由动量定理得:-FT=mv'-mv
解得:
考查方向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
解题思路
人接球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速度,然后应用动量定理求出作用力大小.
易错点
应用动量定理时,要注意选择一个正方向.
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员工在生活、工作中不断______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张扬 积累
B.轻浮 丰富
C.张扬 丰富
D.轻浮 积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句中的“谦逊”除了有谦虚、不自大的意思,还可引申为低调。第一空所填入的词语需要与“谦逊”相对应,选择“张扬”。“丰富”不能与“能力”搭配。A项正确。
犯罪一词是个既大又松垮,且不精确的术语。违法者是否出现了多余行为,这一问题取决于人们怎样看待这些行为,取决于自己与实施这些行为人间的关系。人们把十几岁的孩子偷了钱包称犯罪,把他悄悄从家中拿走一些钱称为家庭问题。若把孩子铐起来只会让他从坏蛋处学到更糟的伎俩。更好的做法是将他看成是个行为有误的孩子,送他去心理咨询机构以补偿自己的失误。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违法者的行为不能被称为“犯罪”
B.界定犯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应该用更加人性化的方法对待违法者
D.对于孩子的违法行为应该予以正确引导而非惩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意图推断题。本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人们对待违法行为的态度。第二句为转折句,也是包含作者观点的句子,但该句表达比较含蓄,需结合下面的举例进行理解。对该例进行提炼即可知,作者建议用更加人性化而非纯粹惩罚的方式对待违法者。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项。A项观点是对文意的曲解,不入选;B项“界定犯罪”不是本段文字讨论的内容,无从推出;D项以具体的例子充当主旨,不入选。
如图所示,一个少年脚踩滑板沿倾斜街梯扶手从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从C点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在倾斜街梯扶手上的D点。已知C点是一段倾斜街梯扶手的起点,倾斜的街梯扶手与水平面的夹角θ= 37°,CD间的距离s=3.0m,少年的质量m=60kg。滑板及少年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sin37° = 0.60,cos37° = 0.80,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5.少年从C点水平飞出到落在倾斜街梯扶手上D点所用的时间t;
16.少年从C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C;
17.少年落到D点时的动能Ek。
正确答案
少年从C点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 y=gt2
y=
解得:t=0.60s
解析
少年从C点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 y=gt2
解得:t=0.60s
考查方向
平抛运动的规律
解题思路
由平抛运动中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列方程计算
易错点
基础题,不应该出错
正确答案
在水平方向: x=vCt
解得:vC=4.0m/s
解析
在水平方向: x=vCt
解得:vC=4.0m/s
考查方向
平抛运动的规律
解题思路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计算
易错点
基础题,不应该出错
正确答案
少年到D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6.0m/s
少年到D点时速度大小为
解得:Ek=1560J
解析
少年到D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6.0m/s
少年到D点时速度大小为
解得:Ek=1560J
考查方向
平抛运动的规律
解题思路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D点的速度,然后由动能的定义式计算动能
易错点
基础题,不应该出错
教师点评
此问,也可以有动能定理计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