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灾与减灾
- 共647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有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
材料二: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
(2)2003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干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黄河;长江;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3)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往往形成“春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伏旱”严重;有些年份,当夏季风过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稀少。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农田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
(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人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指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干旱灾害分为:轻度干旱(Ⅳ级)、中度干旱(Ⅲ级)、严重干旱(Ⅱ级)和特大干旱(Ⅰ级)四个等级。
材料二:
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小麦主产省受旱1.43亿亩,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34亿亩,比常年同期多33%。北方冬麦旱区中,重旱面积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
(1)下图中甲地区是我国_________(填“冬”或“春”)小麦的主产区。简要说明甲地区种植小麦的
限制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年11月以来,甲地区干旱灾害严重。试分析本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图所示的我国近40年干旱灾害的年际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冬;本地区降水较少,且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旱涝灾害、盐碱、风沙灾害较多,影响作物生长;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较少,水资源缺乏,影响农业的灌溉等。
(2)冬末春初以来降水少,无雨日多;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土壤失墒较快;气温起伏大,旱冻相叠加,加剧干旱灾害等;江河来水少,水利I程蓄水严重不足。
(3)特点:多大旱、连年早,干旱灾害严重。自然原因: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和年际分配不均;干旱地区面积较大,地表地下径流较少,水资源缺乏等。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地时间2009年9月2日,如下图所示地区发生7.3级地震。
(1)许多自然灾害往往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请说出该地地震可能诱发的主要次生灾害。
(2)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与该地相比,在地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损失比该地大得多,但人员
伤亡少得多,试分析日本经济损失大而伤亡人数少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海啸、滑坡、泥石流、火灾、瘟疫。(答任意两点即可)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故经济损失大;防范意识强,基础设施抗震性强;灾中应急措施有效,
灾后救护措施得力,故人员伤亡少。
进入2009年11月后,一股又一股寒潮向我国中东部广大地区袭来,人们普遍感到当年冬季特别冷。下图示意入侵我国寒潮的源地和路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寒潮源地是北冰洋,先后途经我国__________盆地、河西走廊、__________高原东侧南下。
(2)中路源地是C区域一带,从D__________湖西侧南下,先后经我国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山脉、
___________高原、华北平原,到达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3)说明我国A、B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最大主要在什么季节?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图中的C区域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试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沙尘暴”灾害链。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与图中数码相应的空
格内。
A、雪灾 B、低温 C、生物冻害 D、大气污染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准噶尔;青藏
(2)贝加尔;阴山;黄土
(3)A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季风(厚度只有2000米)无力爬上高原,更不能产生影响;B为云
贵高原,受重重山岭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影响很小。
(4)春、秋季(初春、秋末)。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做好防寒准备工作;人造烟雾增加大气逆辐射。(5)冬季,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地处西伯利亚高原,海拔较高;深居内陆,气候大
陆性强。
(6)①A;②D;③B;④C
2007年6月至7月,淮河流域出现持续性强降雨,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7月12~13日,温家宝总理赴淮河抗洪一线,检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慰问抗洪军民,并要求采取最高限额补助淮河分洪区灾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灾害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特点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自古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说法,试分析淮河流域多水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抗旱中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
(2)淮河支流多,汇集的水流多;河流落差小,行洪缓慢;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狭窄,洪水宣泄不畅;流域内降水集中,暴雨频繁。
(3)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常形成旱涝灾害。“退田还湖”“封山植树”可以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少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淮河径流量的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比例,从而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利于防洪抗旱。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上述图表,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
(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干旱与洪涝
(2)陕西人怪罪三门峡水库的原因是三门峡水库修建以后,水库以上河段水位抬高,流速减缓,造成渭河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同时两岸大堤不断加高,防洪变得更加困难。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理由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也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北部山区2011年1月11日晚遭遇强降雨,多处道路和房屋遭泥石流冲垮。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北部山区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该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御泥石流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连日暴雨;地形崎岖;植被破坏严重。
(2)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大力植树造林,实施护坡工程;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政策、法规;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任答2点即可)
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地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薄弱,一旦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宣传活动在汛期开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__________,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__________的环境,
危及的时候,便称为地质灾害。
(3)各类地质灾害中,________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
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5)为了增强防灾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___________系统;另一方面要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___________体系。
正确答案
(1)在汛期到来之前广泛宣传,落实各项措施,责任到人,提高防灾意识
(2)异常激烈;人类生存;人类生命财产
(3)地震
(4)人类破坏植被;大型工程建设不当;植树造林和护坡等工程措施
(5)监测预警;政策法规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答对三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读“中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震带与泥石流的分布地区有明显的____性。
(2)我国是泥石流分布最广的地区,其成因中的地貌原因是______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地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御地质灾害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关联
(2)山区面积广,地势起伏大,山高沟深;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堆积物;对植被的破坏
(3)①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管理,建立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植树造林、建设护坡工程、保护植被等;④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2010年10月21日,携带着惊人雨量的“鲇鱼”台风重创宜兰及台湾东北部地区,导致当地暴雨成灾。苏花公路沿途多处发生水灾、泥石流和山体塌方。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山体塌方、泥石流除了会造成人员伤亡外,其危害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台湾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在旅游中遇到泥石流灾害,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毁坏耕地、工厂,阻塞交通等
(2)降水多,且多暴雨;地形以山地为主
(3)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泥石流往山下跑;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跑;设法与外界联系,求得帮助。
(4)加强植树造林;建设大型工程时,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也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就你所知,人类减轻泥石流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地震、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2)B地地质地貌与A地相似,但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3)毁林开荒;开矿;工程建设等。
(4)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灾害是________。(填字母)
A.台风和洪涝D.台风和寒潮C.洪涝和干旱D.台风和干旱
(2)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复杂。下列因素,属于洪涝灾害成因的有________。(填字母)
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②流域地貌特征③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④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我国干旱频数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湿润”或“干旱”)的________(填“季风”或“非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填“夏季风”或“冬季风”)进退变化的不稳定性。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件,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有________。(填字母)
①兴建青藏铁路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1)C
(2)A
(3)湿润;季风;夏季风
(4)A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泻,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21日,已有1434人遇难,331人失踪,累计就诊人数2062人。舟曲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均降水量400毫米-800毫米,白龙江穿城而过。直至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全境还是被森林覆盖,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湿润,素有“陇上桃花源” 之称。
材料二:甘肃省干湿地区划分及舟曲位置示意图
舟曲县城白龙江河谷地质剖面图
(1)泥石流属于______________灾害(填灾害类型)。
(2)应该如何防治泥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这次泥石流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关。你觉得该说法是_____________(正确或错误)的。
(4)请说出你关于第(3)题的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质
(2)做好预警;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地表植被等。
(3)正确
(4)强震使得岩层断裂,岩石更加破碎,风化严重,当遇到强降雨时极易形成泥石流灾害。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泥石流,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也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就你所知,人类减轻泥石流危害的针对性
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地震、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
候湿润,降水量大。
(2)B地地质地貌与A地相似,但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3)毁林开荒;开矿;工程建设等。(任答两点)
(4)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
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任答两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