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灾与减灾
- 共647题
(14分)2008年8月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东南沿海强台风警报,浙江省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和防汛台责任人按预案及时进岗到位,要及时对人员转移、沿海防风、水库保安、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等作出部署,落实船只避风措施。要重点对各类风景区游客特别是散客情况全面排查,适时关闭景点;科学调度,落实水利工程保安措施;认真做好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台风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
⑵除台风强降雨外,在我国诱发这类地质灾害的因素还有哪些?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重点做好防范措施?
⑶台风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西南方向10km处,震源深度仅有5km。2月26日地震遇难总人数已升至145人,逾200人失踪。
材料二:2010年9月4日该市曾遭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城市以西30km,震源深度33km。无人死亡。
(1)新西兰位于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上,是地震多发区域,每年有记录的地震达1.4万次之多。
(2)震后,受灾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震后互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多项选择填空,选对1个得1分,多选不得分)。
A、先救远,后救近。从远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
B、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C、先救"生",后救"人"。先使被埋压者头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压,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E、注意仔细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不要盲目乱挖、乱刨
(3)今年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去年大增,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太平洋;印度洋;消亡
(2)BCDE
(3)地震震中距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更近,震源更浅,不少建筑物在上次强震后尚未来得及修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25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山区洪水引发的泥石流灾害已造成806人死亡,500 多人失踪。
材料二:下图为山区泥石流发生示意图。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3)此次巴西泥石流损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预防泥石流灾害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量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降水
(2)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或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3)巴西泥石流发生地区主要地形为山地,坡度大;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强暴雨为泥石流发生提供动力条件;该处人口、建筑物集中,人类活动密集;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做好灾害预报和预警工作。(任答3点即可)
(4)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建设护坡工程;在山区植树造林,加固地表;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御灾害的宣传教育。(任答3点即可)
下图为我国2007年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分布最广泛的是什么灾害?分析说明我国夏季各种气象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济南市暴雨洪水之后,重庆洪水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防洪成为城乡居民都要面对的问题。个人应怎样做好防洪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暴雨。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冰雹、雷暴、龙卷风等天气;季风不稳定,大气环流异常易使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多发。
(2)关注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地时间2009年9月2日,如下图所示地区发生7.3级地震。
(1)许多自然灾害往往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请说出该地地震可能诱发的主要次生灾害。
(2)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与该地相比,在地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损失比该地大得多,但人员
伤亡少得多,试分析日本经济损失大而伤亡人数少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海啸、滑坡、泥石流、火灾、瘟疫。(答任意两点即可)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故经济损失大;防范意识强,基础设施抗震性强;灾中应急措施有效,
灾后救护措施得力,故人员伤亡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2月5日中午,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发生草原火灾,在处理余火时突起大风,导致火灾加剧。据初步了解,火灾已造成22人遇难。
材料二
下图为四川大火示意图。
(1)此次草原火灾迅速蔓延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此次大火迅速蔓延,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哪些措施来监控火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灭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l)冬季干燥;大风
(2)森林被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生的烟尘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可能导致地球局部地区气候变暖。
(3)RS、GIS技术等。
(4)可以用飞机喷洒灭火剂,清理出隔离带,高压枪喷水,小范围的火灾可以采取覆盖的方法等。(3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等8省市超过69000人死亡,约18000人失踪,财产损失巨大。灾害发生后,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
(1)四川处于我国___________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发生后,易诱发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质灾害。
(2)在该次救援中,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________;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_。
(3)对下列关于此次灾害救援与救助的说法,你认为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南北;滑坡;泥石流
(2)储备救灾物资;保护应急交通线路畅通
(3)①一不可信应从成都调运救灾物资
②一可信无论哪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受灾群众需要安置,救灾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③一可信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承担重要救灾任务
④一可信发生灾害时,保护生命线工程,确保救灾通道和通讯等的畅通,是灾中应急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川地区地震易引起滑坡灾害,有监控滑坡山体的必要性
⑤一可信监测震情,收集各地异常情况,分析再次发生余震的可能性是地震部门预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随风源地。
(2 )加强灾害监侧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图示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原因。(4分)
(2)针对易发地质灾害,图示观光长廊采取了哪些措施及其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类型:崩塌(滑坡)。原因:不稳定坡面,碎屑物多。(4分)
(2)措施:夯填土石、混凝土层、防水层等工程措施。意义:减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提高安全性;利于游客观光等。(6分)
图形所示地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为了防止其发生,要固定表土等物质,即护坡工程措施;增加植被覆盖也可以增大表土等物质的稳定性,均可以防护游客的人参安全。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2005年11月8时49分38.6秒,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截至26日11时55分,九江县死亡6人,伤247人,倒房8000余间,损房2.9万余间……瑞昌死亡6人,受伤130余人,倒房500余间……湖北有2人死亡……
材料二:江西九江地震示意图
(1)地震烈度的大小同 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 、地质构造和 有关。(3分)
(2)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1分)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3)地震发生时,九江、南昌、长沙震感较轻的是______,主震震级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分)
(4)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1分)
A.听说地震,夺路逃命 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
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 D.双手抱头,有序撤离
(5)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1分)
A.台风 B.地震 C.火山 D.滑坡
正确答案
(1)震级 震源深浅 地面建筑(3分) (2)B(1分)
(3)长沙 相同(2分) (4) D(1分) (5) A(1分)
本题考查地震。(1)影响地震烈度的原因,直接原因是震级、震中距离等,还有间接原因震源深度、地面建筑强度、地质构造等有关。(2)震级是以一次地震中释放的能量来衡量的,故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由于震中距离等不同,导致一次地震中各地的烈度不同。(3)结合图示长沙距离震中最远,故震感最轻,而一次地震的震级始终相同。(4)保持头脑冷静,应有序、迅速的撤离。(5)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
材料二:
日本多发地震,政府及民众极其重视地震灾害防御以及灾中自救和互救。日本采用GPS对地震和海啸进行监测,民众经常进行地震自救与互救演练。这些都极大地减少了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
(1)日本地震引发的自然灾害中,除海啸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日本采用GPS对地震进行监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面对地震我们可以向日本借鉴哪些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滑坡;崩塌
(2)GPS可以监测地壳运动情况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4)发展科技,加强对地震的预测、预报,建立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及防震措施;健全防灾、减灾法规;对民众进行地震自救与互救演练,提高公民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完善地震保险制度。(任答4点即可)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46,日本本州岛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为10公里,是有记录以来世界第三强震;当日内累计发生余震64次,其中最高为7.1级,最低为4.1级;随后强余震不断,地震引发的海啸最高达到24米。此次地震,约有443平方公里的领土沉入水中,面积相当大半个东京;日本本州岛向东移动大约3.6米,地轴移动25厘米,使地球自转加快1.6微秒;地震还在海底造成一条长300公里、宽150公里的裂缝。
日本警察厅消息,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这次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目前仍有约14.1万人在各避难所避难。
(1)说出世界两大主要地震带的名称,分析此次日本强地震发生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做好灾后恢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2)挽救生命,给灾民创造基本的生存条件。(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读“灾中应急”行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相关内容。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2)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过程,此过程表明_________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3)灾中应急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_________,保护_________,并尽量减少_________。
(4)影响救灾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物品的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1)救灾物品;救灾人员;应急时间;抢救生命;抢救财产;抢救设备
(2)灾中应急;交通通行能力
(3)生命;财产安全;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4)C
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
正确答案
正确
本题考查洪灾的形成原因。洪灾的形成原因有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3月25日日本气象厅宣布,继当天下午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拔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后,当地时间下午6时11分(北京时间下午5时11分)左右,能登地区又发生里氏5.2级强烈余震。另据来自日本总务省的消息,截至目前,石川、富山、新潟三县在地震中伤亡的人数已升至171人,其中死亡1人。
材料二:
为预防并尽可能减轻地震危害,日本内阁设有中央防灾会议,由首相担任会长。1978年日本制定《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在一般的政府网页上,都开设有防灾专栏,公布当地政府的防灾政策和措施,发布防灾训练信息,并教育市民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应对,日本每年9月1日都进行一次综合性防震训练。同时,建筑项目都严格按照抗震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提高抗震强度。
(1)结合材料分析2007年3月日本石川地震造成损失较小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提到“日本每年9月1日都进行一次综合性防震训练”,其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提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属于灾害防御措施中的___________措施。
正确答案
(1)政府制定了地震应急措施;民众有较高的防灾意识;房屋的抗震度高
(2)树立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学会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3)改变受灾体(建筑物)的易损程度,降低灾情;工程性防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