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共1207题
2.2015年10月15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是为了( )
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②保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地位
③让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
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题目考查:市场资源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根据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从而实现对资源进行分配,组合及再分配与再组合的过程
题目中以国家放开竞争性领域中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完善,有利于创设公平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考查方向
市场配置资源
解题思路
①全面开放竞争性领域,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加入,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正确;
②公有制经济是主体作用,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不同等,错误;
③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不会退出竞争性领域,错误;
④市场决定价格有利于发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故选:C
易错点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从国民经济上看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点评
题目难度一般,旨在考查学生对市场资源配置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需要学生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有一定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平等竞争.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们地位是不同的.
知识点
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起施行,其中“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尚不构成犯罪,且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由“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调整为“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这一调整旨在
①为监管食品市场提供法治保障
②促使生产者提供安全优质食品
③促进食品交易者遵循价值规律
④提高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
正确答案
解析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经济活动参加者提高法律保障,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让生产者遵守。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市场秩序,宏观调控。
解题思路
1、材料要求经济活动参加者遵守市场规则,不是价值规律,排除③;
2、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不是提高行业标准,排除④。
易错点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容易误认为是提高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错选D②④ 。
知识点
多数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都面临养老金支付压力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护理员短缺等问题。从长远看,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行业护理员短缺的有效措施是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2.熔断机制最早是美国为控制股市异常波动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在美国起到了预期作用。我国于2016年1月1日起也开始实施熔断机制,但实践中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1月8日暂停。材料表明( )
①政府应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②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③股市具有高收益高风险并存的特点 ④投资多元化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4.我国规定,金融机构不得贾总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以上规定维护了消费者的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的主旨意思不涉及消费者的知情权,财产安全权,自主选择权,ABD是无关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考查对时政知识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针对材料的主旨意思对号入座
易错点
本题容易选财产安全权,材料强调的是公平交易权
知识点
18.办网站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为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网络公司应(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7.2014年11月,允许香港与海外投资者有范围买卖沪市股票和大陆投资者有范围买卖港市股票的“沪港通”正式开通,在沪港两地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开通“沪港通”意在( )
①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
②促进两地资本市场资金的跨境流动
③杜绝两地股票市场投机交易
④降低两地资本市场交易费用
正确答案
解析
沪港通从表面上看,就是上海和香港的股市投资者可以相互买卖股票,虽然目前还不是全部的股票,但基本上打通了两个市场的通道。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是将A股市场推向全球的重要一步,是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风向标,上海股市对香港市场开放,实际上意味着对全球市场的开放,因为所有的国际投资者都可以进入香港市场,进而通过沪港通进入上海股市,因此①②符合题意。③选项错在“杜绝”,④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学生有充足的时政热点知识,了解沪港通的时政背景。其次需要学生对照选项排除本身错误选项。解答此题需要把沪港通的开通和资本的流动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联系起来。把握时政热点和课本理论的内在联系。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
易错点
对沪港通知识的理解
知识点
20.多数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都面临养老金支付压力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护理员短缺等问题。从长远看,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行业护理员短缺的有效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护理员短缺等问题”可以看出,要解决护理员短缺就要利用信息化发展智能化养老,A适合题意,BCD均不符合要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审题,根据材料信息和要求,选出适合题意的选项。
易错点
不能根据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知识点
9. 2015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出资150亿元,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回答8~9题。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表明政府
①扶持中小企业一积撮组织经济建设
②是提高中小企业市蝤活力的主要因素
③有责任更多地介入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
④耗够通过市场化手段影响微观经济活动
A. ①③
正确答案
知识点
2.“医养康”模式采取由政府牵头、企业整合资源、百姓获得福利、大数据网链反哺企业这一运营链,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有利于
正确答案
解析
题干“这种创新服务模式有利于”显示是问这种服务模式的意义。最根本的意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A项不符合题意,B、C项表述错误。正确答案为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确定是意义类题目,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易错点
1、公民、人民两个概念的是不一样的,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公民当家作主,不是所有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2.社会管理职能是政府的职能,不是公民承担的。
知识点
3. 2014年被称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激发市场活力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激发市场活力”需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促进资源自由流动,故C符合题意。A、B、D均与市场竞争无关。本题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把握题干的关键词“激发市场活力”。
易错点
不能准确把握题干的关键信息,或者对选项的主旨不理解,就可能错选。
知识点
8.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驶行政权力。以下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2.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现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2)从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1)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保就业就是保民生。③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确保居民就业的基础:保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④“稳增长、保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
(2)①在市场主体方面,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②在市场体系方面,培育和发展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就业机制。③在宏观调控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努力为增加就业创造条件。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几本物质生活需要。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7. 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zhì),“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 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 灋”中包含“ 去”,“ 去”即是“ 弃”、“ 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 (6 分)
(2)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请列举两个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分别简述其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4 分)
(3)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8 分)
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从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 字左右。
正确答案
(1)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创新;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商家行为,促进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确立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3)答题示例: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设法治知识课程,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正确认识法治建设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设法治知识课程,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王女士近日欲购一套住房。在提交个人贷款申请后不久,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因她的信用卡账户有数次逾期还款的记录,银行将提高她的住房贷款利率。这表明( )
①个人信用状况决定房贷利率
②信用是人们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
③信用卡的使用导致了个人信用风险
④银行可通过利率杠杆规避信贷风险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