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共364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g=10m/s2,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m=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并把第一个点记作O(速度为零),另选纸带上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8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J(取3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重力势能减小量△Ep=mgh=1.0×910×0.7776J=7.78J.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C==3.89m/s
△EK=mvC2=7.61J
故答案为:7.78、7.61
某同学想利用古代抛石机的模型验证系统机
械能守恒定律,如图1所示,一轻杆可绕固定于水平地面的竖直支架上的转动轴O转动,轻杆左端固定一小球A,轻杆右端的勺形槽内放置另一小球B.当将轻杆由静止释放后,A球向下运动可带动轻杆逆时针转动,直到轻杆到达竖直位置时,B球被水平抛出.实验前已测得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A、B的球心离O的距离分别为LA、LB,转轴O离地面的高度为h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该同学在某次实验时,将轻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则从释放到B球刚被抛出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B球落地后,测得B球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s,则由此可知,从释放到B球刚被抛出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A)尽量减小B球的质量 (B)选用硬度较高的轻杆
(C)尽量减小转轴O处的摩擦 (D)在同一高度多次释放A球的前提下,取B球的平均落点,然后测量s
(3)为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也可多次改变A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测出A球离地高度h及对应的B球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然后根据测量数据作______图象,若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也可证明系统机械能守恒.
正确答案
(1)由题意可知,小球A下降,B球上升,则重力势能的差值,转化为两小球的动能,由于小球B在最高点做平抛运动,所以根据水平位移s,竖直高度h0+LB,
从而求出抛出速度为v=,所以两小球的动能为:EK=
.而两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为:EP=mAgLA-mBgLB
(2)为减小实验误差,杆必须有硬度,否则会储存弹性势能,同时转轴尽量减小摩擦阻力,最后要确定B球的落点,因此多次释放,取平均值.
故选BCD.
(3)为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也可多次改变A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测出A球离地高度h及对应的B球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
当根据数据作出((LA-h0+h)---s2),因为在改变h时,抛出水平距离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作出此图象若是过原点,则能验证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mAgLA-mBgLB; (2)BCD(3)(LA-h0+h)---s2.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
(1)纸带的______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取g=9.8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
(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1)重物在开始下落时速度较慢,在纸带上打的点较密,越往后,物体下落得越快,纸带上的点越稀.所以,纸带上靠近重物的一端的点较密,因此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2)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vB==
m/s=0.98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mgh=1×9.8×0.0501J≈0.49J.动能的增加量△Ek=mvB2=
×1×0.982≈048J.
(4)可见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实验中有阻力.
(5)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左;(2)0.98 m/s;
(3)0.49 J,0.48 J;
(4)>,这是因为实验中有阻力;
(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时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7,测量各计数点到第一个打点的距离h,并正确求出打相应点时的速度v.各计数点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v2-h图线;由图线可知,重锺下落的加速度g′=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重锺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______.
正确答案
利用描点法作出图象如下所示:
利用v2-h图线处理数据,若mgh=mv2,那么v2-h图线的斜率就等于2g.
所以重锺下落的加速度:g′=k=9.75m/s2
故答案为:9.75,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斜率g′与g基本相等.
刘强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8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重锤速度为零,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2中(单位cm).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OB段高度差为h,B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则在下落过程的OB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表达式为mgh,动能增加量表达式为mv2.
正确答案
重力势能减小量△Ep=mgh.
B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
B点动能EkB=mv2
所以动能增加量是mv2
故答案为:mgh,mv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