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应该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

B.应该选用点迹清晰、特别是第1、2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

C.操作时应先通电再释放纸带

D.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电压为4V-6V的直流电源上

(2)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起始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交流电,用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测得OA=11.13cm,OB=17.69cm,OC=25.9cm.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______,应该写成______cm.

(3)在计数点A和B之间、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1㎏,根据以上数据当打点针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小了______J,这时它的动能是______J,g取9.8m/s2.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1)A、由mgh=可知,本实验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所以A错误;

B、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应有h==×9.8m=0.002m=2mm,所以应该选用点迹清晰、特别是第1、2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故B正确;

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都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所以C正确;

D、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4-6V的交流电源,所以D错误

故选BC.

(2)根据刻度尺的读数要求可知,应估读到0.1mm即0.01cm,所以不符合要求的是25.9cm,应写成25.90cm.

(3)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OB=1.734J,打B点是的速度==1.846m/s,所以动能=×1J=1.704J(说明:本小题中若学生计算误差不大,均给全分),可见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BC,(2)25.9,25.90,(3)1.734,1.704,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如果纸带上前面几点比较密集,不够清楚,可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取一段打点比较清楚的纸带,同样可以验证.如图所示,取O点为起始点,各点的间距已量出并标注在纸带上,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g取10m/s2,重锤的质量为m(设m=1kg),

(1)打A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A=______,重锤的动能EkA=______;

(2)打F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F=______,重锤的动能EkF=______;

(3)从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开始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动能的增加量为△Ek=______;

(4)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计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打点计时器打A开始到打出F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1)A点的瞬时速度等于OB段的平均速度,则打A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A==1.30m/s,重锤的动能EKA=m=0.845J;

    (2)F点的瞬时速度等于EG段的平均速度,则打F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F==2.28m/s,重锤的动能EKF=m=2.60J;

    (3)从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开始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AF=1.781J,动能的增加量为△Ek=EKF-EKA=1.755J.

    (4)重锤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由于阻力存在的缘故,若剔除误差,认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Ep=△Ek,即机械能守恒.

故本题答案是:(1)1.30m/s;0.845J;

              (2)2.28m/s;2.60J;

              (3)1.781J;1.755J;

              (4)△Ep=△Ek,即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动能和势能转化规律的实验中,测得如下数据:(m=0.02kg)

(1)将表格中空缺处数据填上.

(2)实验中机械能出现减小的趋势,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Ek=mv2,解得v===0.76m/s.

重力势能Ep=mgh=0.02×10×0.06J=0.012J.机械能E=Ek+Ep=0.023J.

(2)实验中出现机械能减小的趋势,是因为实验中空气阻力做功,使得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1)0.76,0.012,0.023

(2)实验中存在空气阻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可以采用图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

(2)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丙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①______;②______.

(3)某同学通过实验方案甲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实验选用重锤质量为0.5kg,纸带上连续的点A、B、C、D至O点的距离如丁图所示(O点为开始下落点),则重锤从O运动到C,重力势能减少______J,重锤经过C时,其动能增加______J.

正确答案

(1)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实际操作的方案中应该使摩擦力越小越好,误差小,操作方便,乙方案中小车受斜面的摩擦力影响较大,故甲方案好一些.

故答案为:甲.

(2))由图可知,丙图中打点计时器接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重物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远,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测量.

故答案为: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源,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了.

(3)重力势能的减小等于重力做功大小,因此有:△EP=mgh=0.5×9.8×0.561J≈2.75J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C===3.3m/s

动能的变化量为:△Ek=m-0≈2.73J.

故答案为:2.75,2.7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待打点计时器稳定打点后,释放重物,使它带动纸带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4个连续的点,量出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是62.99cm,70.18cm,77.76cm,85.73cm.已知重物质量m=1.00kg,重力加速度g=9.80m/s2.(下面都要求三位有效数字)从O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是______J.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1.0×9.8×0.7776 J=7.62J.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vC==m/s=3.89m/s

EkC=mvC2=7.57 J

由上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7.62;7.57;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