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是其区域部分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中国与南非经济互补性强。据国际在线报道,近年来南非和中国双边贸易大幅增长,2012年中国已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成为南非的最大出口国。南非对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钻石、钢材等,同时,中国也是南非最大的进口国。南非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服装及辅料、高新技术产品、纺织纱线和鞋类等商品。

(1)简述中国与南非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理意义。(8分)

(2)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中离岸风对渔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试简述其形成过程。(8分)

(3)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图8中甲河流R至河口段的水文特征。(6分)

正确答案

(1)对于中国的意义:获得南非丰富的铁矿石、钻石的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南非市场。对南非的意义:可以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获得丰富廉价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离岸风吹拂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鱼类增多形成渔场。

(3)流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季节变化大。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是根据中国和南非本身的国情来分析。南非的优势资源丰富,市场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优势是资金和技术。双方刚好可以互利共赢优势互补。获得南非丰富的铁矿石、钻石的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南非市场。对南非的意义:可以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获得丰富廉价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本题考查基本知识。秘鲁渔场的形成(上升流)。离岸风吹拂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鱼类增多形成渔场。

(3)位于中低纬度,无结冰期,气候干燥,流量小,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流量季节变化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而甲国已达到43.8%,处于世界前列。其生产的生物能源一种是用油棕榈、大豆等油料作物加工成动力柴油(也称生物柴油),另一种是从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及其秸秆中提炼、加工燃料酒精(也称乙醇燃料)。甲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酒精生产国和出口国。

(1)与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生物能源的主要优点为                    

甲国燃料酒精工业为           指向型工业。(4分)

(2)简述甲国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优势条件。(10分)

(3)图示国家为我国重要的          _ (矿产)进口地区,其常规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      ,试分析此类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清洁、可再生、原料丰富(两项即可)原料(4分)

(2)水热(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物能源的原料作物(如甘蔗、大豆等)产量高,市场广大,政策支持,劳动力廉价。(任答5项)(10分)

(3) 铁矿石    水能  河流水量丰富  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6分)

(1)生物能源清洁、可再生,而且可用原料丰富。燃料酒精工业为原料指向工业。

(2)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入手。从光热水地等条件分析。社会从市场,劳动力,政策等分析。

(3)甲国为巴西,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巴西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环境保护】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7月4日发布《10年农业展望报告》称未来十年内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

材料二: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小题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2分)

小题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其解决对策有:

                                                                       (4分)

小题3: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2分)

甲:                                 乙:                            

小题4: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分)

正确答案

小题1:气温 降水量(2分)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1分)     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1分)植树造林;(1分)加强国际间合作。(1分)

小题3:甲:CO2大量排放  乙:石油资源的短缺(2分)

小题4:不利:加剧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1分)巨大的利益刺激人们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1分)

小题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量;

小题2: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其解决对策就是要尽量控制全球变暖的速度,减少大气的温室气体的含量;

小题3: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甲乙方框分别代表的CO2大量排放和石油资源的短缺;

小题4: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乙醇汽油会导致生产乙醇的植物占用大量耕地,从引起粮食紧张,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还会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图:

材料2: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图:

(1)2011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2010年世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前五位的国家有哪些国家?(2分)

(2)近几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什么居世界前列?今后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分)

正确答案

(10分)

(1)美国、俄罗斯(2分)

(2)原因:经济发展快、矿物性能源占比重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占比重小、能源利用率低等 (答出两点,即得满分4分)

措施: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等。(答出两点,即得满分4分)

试题分析:

(1)据图分析: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图中排在前五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排在前五的有: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所以2011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2010年世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前五位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

(2)近几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前列的原因是:经济发展快、矿物性能源占比重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占比重小、能源利用率低等。今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等。

点评:我国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大,但人均排放量小。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的具体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结合世界某区域图,说明卑尔根气温特点及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

小题2:随着全球变暖,试推测世界某区域图中1月份0°C等温线弯曲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  

小题3: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结合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表、“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图简述其原因。

                                                                               

                                                                               

                                                                               

                                                                             。 

正确答案

小题1:冬季温和(1分);夏季凉爽(1分);全年温差较小(1分)

原因:冬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1分);夏季纬度高,太阳辐射弱(1分)

小题2:(2分)弯曲程度减弱(1分)  极地冰川融化加强北冰洋海水流出,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从而降低此地温度(1分)。

小题3:(4分)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或能源安全)(1分);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分);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1分);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卑尔根气温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温差较小。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冬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季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图中1月份0°C等温线弯曲程度减弱,原因是:极地冰川融化加强北冰洋海水流出,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从而降低此地温度。 

小题3:根据表格分析其原因是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

点评:回答本题需要认真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材料二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1)列举英国现有的主要常规能源资源种类。

(2)试从我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工业化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将面临的主要挑战。

正确答案

(1)石油;煤炭。

(2)“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日本能源安全情况(1973~2000年度)。

材料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争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正确答案

(1)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

(2)能源结构要多元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题考查分析图表、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天然气比石油更清洁,是一种更有前途的能源。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日本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由于中东局势不稳,对日本国内经济有很大影响,故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以改变石油来源过分依赖中东的状况。中国现已为石油进口大国,所以要吸取日本的某些经验,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等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城市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可向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哥本哈根1961年-199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气象站位置: 北纬 55.6 度, 东经 12.7 度, 海拔 5 米)

 

材料二  中国各省市区能源产销状况图       材料三  我国风能发展状况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哥本哈根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3分)

(2)读材料二,能源产销基本平衡的省市区中面积最大的两个省市区的简称依次是         。能源自给的省市区能源能够满足需求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风能(1分)该地终年盛行西风,地势低平,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全年多雨,降水日数多,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能资源贫乏。(3分)

(2)新、青 (2分)能源储量大或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1分)

(3)现状:风能装机量上升,风能利用增多;与发达国家相比,风能利用比重较小。(2分) 意义:①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②减轻环境污染③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分)

本题考查世界能源问题。(1)哥本哈根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太阳能资源贫乏,但位于沿海,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风力大。(2)直接读图回答;能源能够基本自给的省区,读图反映大多为能源丰富的省区。(3)结合图示反映我国的风能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低,但其装机量在不断上升。开发风能的意义主要在于提供能源、发展经济;调节能源消费结构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河北省、上海、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重点开发地区。

(1)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我国重点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完成问题:我国风能资源蕴藏以“三北”地区的草原戈壁和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最为丰富。请分别说明这两个地区风能密度大的原因。(4分)

(3)我国风能发电近期重点开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上海、福建省等华北、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请分析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调整不合理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煤炭燃烧污染严重;能源消费大于能源生产,能源短缺;中国风能资源丰富,无污染、可再生。(3分)

(2)三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丰富;地势平坦,阻力小;持续时间长。

沿海地区:海面平坦、摩擦系数小,风力大;多台风;风能丰富。(4分)

(3)风能密度大;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当地缺乏常规能源。(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下一知识点 :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