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6分)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1分)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和韩国,其中B国是            。(1分)

(3)从下面的图示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     

率下降,其次是          率下降,最后导致         率的下降。(3分)

(4)“低低低”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的原因是            

                                                                  。(1分)

正确答案

(1)-0.2%    (2)韩国   

(3)死亡  出生  自然增长

(4)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或老年人口比例相对高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A国出现人口负增长,判断为德国,而C国人口增长特征为:高—低—高模式,故判断为肯尼亚;而B国的人口增长特征为:低—低—低模式,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判断为韩国。

(3)图示反映人口增长模式从Ⅰ到Ⅱ阶段的转变,主要是由于死亡率的下降。而人口增长模式从Ⅱ到Ⅲ阶段的转变,主要是由于出生率的下降。从而导致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4)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由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的比重高,则死亡率上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判断曲线A、B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2)图中Ⅱ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阶段。

(3)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   ,因此,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图中     段。

(4)分析上表得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由              

         决定的。

正确答案

(1)B   

(2)高,低,高,传统型  

(3)计划生育,快,Ⅲ    

(4)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大部分时间段A线高于B线,表明A线为出生率,B线为死亡率。图中的Ⅱ段为传统型,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我国因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快,基本上属于图中的Ⅲ现代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是          (字母),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严重缺粮的地区是           (字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征是                      

(2)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类型的地区是            (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地区是

      (字母)。

(3)C、D、E三地都可以进行大规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有                 

                 

(4)F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适宜             的生长,                          是影响该地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

(1)A  水稻种植业  B  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生产经营受国外资本控制,产品商品率高 (6分)     

(2)A    D   (2分)

(3)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2分)

(4)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多汁牧草   市场   饲料供应(6分)

(1)从图中的位置可知,亚洲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 。B位于非洲,粮食短缺现象严重,该地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受殖民统治的影响大。

(2)在图中的位置中,只有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是商品率低的农业。

(3)C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D是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E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的混合农业。三地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区。

(4)F位于欧洲的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适合发展乳蓄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人口增长指标变化图”,回答问题。

(1)四组人口指标中,1949年以来一直下降的是________率,主要原因________。

(2)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70年代中期后自然增长率明显呈________趋势,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成为________模式。但我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仍然十分巨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实行________。

正确答案

(1)死亡率 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2)下降 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出生率降低

(3)低——低——低(“三低”型或现代型) 人口基数大 计划生育

考查人口增长。

(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2)由于我国在70年代中期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了人口增长,使得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3)尽管我国已进入现代型,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使得我国的人口压力还很大,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材料二: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A、B、C三个明显低谷,试简要说明其中B低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描述材料一中提到“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增长特征是什么?(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描述)并指出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7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基本实现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过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底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我国不同年份普查人口数量(单位:亿)与不同年份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单位:‰)变化组合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 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l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l00.00);不同年龄段构成变化见上右图(单位:%)。

材料三2010年与2000年人口接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表(以10万人为单位)

(1)上述人口普查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人口数量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是                ;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得益于              ;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在于                            。(3分)

(3)从上述人口的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有哪些? (3分)

正确答案

(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分)

(2)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3分)

(3)一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二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三是人口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会给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3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1)图示材料一资料反映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反映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2)材料一的资料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为13.39亿,且数据反映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主要受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而人口增加速度减缓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3)上述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加剧;材料二反映我国的人口性别比失衡;材料三反映我国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从人口增长特征看,乙图中B国处于甲图中第     阶段,A国的人口出生率较    。 (2)分析B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措施:            

正确答案

四   高 (2分)

问题:人口老龄化(2分)

措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体系);适当延长人们的退休年龄(2分)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1)乙图中B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故反映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故为第四阶段;A国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人口出生率较高。(2)B国由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措施:针对人口增长缓慢,采用鼓励生育、引进国际移民等措施;针对人口老龄化,采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图13回答问题。

(1)图13所示,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具有什么特点?(2分)

(2)M、N两次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说明其原因并加以分析。(4分)

(3)M到N期间,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分)

正确答案

(1)总体:人口增长速度加快;M、N两个时期速度明显加快。

(2)原因:死亡率下降;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发展,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抵御疾病能力加强,医疗卫生水平和技术提高。

(3)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物种灭绝(植被,动物)。

(1)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根据图示:人口增长速度加快;M、N两个时期速度明显加快。

(2)根据图示:MN时期分别为距今100年前和10000年前,主要是死亡率下降;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发展,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抵御疾病能力加强,医疗卫生水平和技术提高。

(3)M到N期间,主要是农业文明以后,人类面临的问题是土地退化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物种灭绝(植被,动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表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8分)。

表: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1)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这是由于             引起的。  

(2)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为                                             

(3)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             因素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确答案

(1)低 (1分) 人口迁出 (1分)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分)  

(3)农村迁往城市(1分)  农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高),就业机会少(多),

收入低(高)等,答案合理即可。(2分)  

(4)经济(1分)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

(1)表格数据:河南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64%,而人口总增长率为0.562%,这说明人口数量的变化,受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方面的影响。

(2)北京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反映了北京市的人口增长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根据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差异,反映了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方向:由乡村到城市。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4)影响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最经常、最主要起作用的是经济因素。

下一知识点 : 人口的空间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口的数量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