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如图1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中依次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 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2)计算e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烧杯中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丙烧杯中的C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写出要加入的物质和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负 4OH-4e=2H2O+O2

(2)5.6 L

(3)2Cu2+2H2O2Cu+4H+O2

(4)水、4.5 g

根据题意,乙中为CuSO4溶液,c电极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丙为Na2SO4或K2SO4,甲为NaOH或KOH溶液,b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2)e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5.6 L。

(3)2Cu2+2H2O2Cu+4H+O2↑。

(4)电解Na2SO4或K2SO4溶液,实质是电解水,所以应向丙烧杯中加水,其质量为4.5 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3分)(1)以铜电极电解NaOH溶液,若产生1molH2,则消耗H2O    mol。

(2)以铂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浓度    (增大、减小或不变),有无晶体析出?       (有、无)。

正确答案

(1)2 (2)不变、有

(1)铜电极电解NaOH溶液,阴极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电子变成氢气,要生成1mol H2需要2 molH+,而提供2 mol H+需要2 molH2O,所以消耗H2O为2 mol.

(2)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实质是电解水,所以溶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那么浓度就不会发生改变.又因为水在不断因电解而消耗,所以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反应条件不易控制,若控温不当易生成        而使Cu2O产率降低。

(2)已知:2Cu(s)+1/2O2(g)=Cu2O(s)   △H =-akJ·mol-1

C(s)+1/2O2(g)=CO(g)      △H =-bkJ·mol-1

Cu(s)+1/2O2(g)=CuO(s)    △H =-ckJ·mol-1

则方法Ⅰ发生的反应:2CuO(s)+C(s)= Cu2O(s)+CO(g);△H =     kJ·mol-1

(3)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生成Cu2O反应式为                

(4)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5)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水蒸气的浓度(mol/L)随时间t(min)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实验的温度T2小于T1

B.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7×10-5 mol·L-1 min-1 

C.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正确答案

(1)铜(或Cu)

(2)-(a+b-2c)kJ/mol(或2c–a-b)

(3)2Cu-2e+2OH=Cu2O+H2O

(4)4Cu(OH)2 + N2H42Cu2O + N2↑ + 6H2O  

(5)C

(1)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若控温不当易生成铜而使Cu2O产率降低;

(2)根据盖斯定律,设三个方程式依次分别为A、B、C,则所求热化学程式为

A+B-2C,即2CuO(s)+C(s)=Cu2O(s)+CO(g)△H=-(a+b-2c)kJ/mol。

(3)阳极电极反应式是,2Cu-2e+2OH=Cu2O+H2O;

(4)N2H4与Cu(OH)2反应,产物除Cu2O、N2外还有水生成,其方程式为4Cu(OH)2+ N2H42Cu2O + N2↑ + 6H2O  

(5)实验②③相比,实验③水蒸气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实验②的2倍,达平衡物质的量浓度却小于2倍,说明T1到T2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正反应为吸热,所以TI到T2是升高温度,T2大于T1,A错;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实验①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7×10-5mol/L,所以v(O2)=3.5×10-5mol·L-1 min-1,B错;实验②和①相比,达到平衡状态相同,但所用时间短,反应速率快,所以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效率高,正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电解池

试回答:

(1)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则B是              极,材料是            ,A电极反应为                                                   

(2)乙池中若滴入少量石蕊试液,电解一段时间后Fe极附近呈           色.

(3)若甲池为电解精炼铜,阴极增重6.4g,则:乙池中阳极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若此时乙池剩余液体为400 mL,则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正确答案

(6分)(1)阳极;粗铜;Cu2+2 e=Cu ;(2)蓝;(3)2.24L;0.5mol/L

试题分析:(1)甲池中A电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B是阳极。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则B是连接粗铜,做阳极。A连接纯铜,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是Cu2+2 e=Cu。

(2)乙池中碳棒和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铁电极是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铁电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溶液显碱性,所以电解一段时间后Fe极附近呈蓝色。

(3)若甲池为电解精炼铜,阴极增重6.4g,即析出的铜是6.4g,物质的量是0.1mol,转移0.2mol电子。则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乙池中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2mol÷2=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根据反应式2NaCl+2H2O2NaOH+H2↑+Cl2↑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钠是0.2mol,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0.4L=0.5mol/L。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特别是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变化:

(1)电解氯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NaCl+2H2O2NaOH+H2↑+Cl2

(2)4AgNO3+2H2O4Ag+4HNO3+O2

(1)电解氯化钠溶液:2NaCl+2H2O2NaOH+H2↑+Cl2

(2)电解硝酸银溶液:4AgNO3+2H2O4Ag+4HNO3+O2

下一知识点 :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