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 共38题
患者,男,50岁。因“神志不清、行为异常5天”入院。既往有肝硬化病史8年。入院查体:呼之不应,压眶反射无反应。皮肤可见蜘蛛痣。实验室检查:血氨145μg/dl。脑电图显示δ波每秒3次。诊断为肝硬化、肝性脑病。 患者经积极治疗好转,神志清醒。此时适宜的饮食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肝性脑病患者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禁用肥皂水灌肠。昏迷病人应禁食蛋白质,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最好给予植物蛋白。因此,选C。
给肝性脑病的病人灌肠时应避免用
正确答案
解析
忌用肥皂水灌肠,因其可使肠腔内呈碱性,使氨离子弥散入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而至脑组织,使肝性脑病加重。
肝性脑病患者伴有肾脏损害,口服抗生素首选
正确答案
解析
肝性脑病患者应用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如新霉素、甲硝唑等,但此患者有肾脏损害,故抗生素宜首选甲硝唑。
患者,男,65岁,肝性脑病。患者可食用的食品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有研究表明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血氨的升高有关。动物性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氨多,因此肝性脑病患者应以植物蛋白为主,禁忌动物蛋白的摄入。
患者,男,64岁,肝性脑病前期表现为躁动、意识不清,此时灌肠忌用
正确答案
解析
氨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氨在人体的碱性条件下易被吸收,而肥皂溶液属碱性,可加快氨的吸收,造成肝性脑病进一步加重。
属于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基础类考题,属于比较难题目。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是干扰大脑的能量代谢。血氨过高可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乙酰辅酶A的生成,干扰脑中三羧酸循环。氨在大脑的去毒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辅酶、ATP、α-酮戊二酸和谷氨酸,并产生大量的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缺少时则使大脑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
患者男性,52岁。肝硬化,大量腹水。入院后给予利尿剂治疗,腹水量明显减少,但患者出现了淡漠少言、反应迟钝、言语不清等症状。 对于该患者的饮食护理,应注意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饮食应每天控制蛋白在20g以内,最好给予植物蛋白,如豆制品。
患者,男性,56岁,有乙肝病史20年。三天前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后出现淡漠少言,言语不清且较缓慢,一天前加重,并出现神志不清。入院查体:T38.5℃,P110次/分,R22次/分,BP100/60mmHg,呼吸急促,面色晦暗,巩膜无黄染,瞳孔反应迟钝,面部及颈部检查可见蜘蛛痣三枚,颈软,无颈静脉怒张,两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扑翼样震颤未引出。 下列哪项治疗措施对该患者不妥
正确答案
解析
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患者,男性,56岁,有乙肝病史20年。三天前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后出现淡漠少言,言语不清且较缓慢,一天前加重,并出现神志不清。入院查体:T38.5℃,P110次/分,R22次/分,BP100/60mmHg,呼吸急促,面色晦暗,巩膜无黄染,瞳孔反应迟钝,面部及颈部检查可见蜘蛛痣三枚,颈软,无颈静脉怒张,两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扑翼样震颤未引出。 对于该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肝性脑病患者静脉点滴精氨酸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出现流涎、面色潮红与呕吐等不良反应。
患者,男性,56岁,有乙肝病史20年。三天前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后出现淡漠少言,言语不清且较缓慢,一天前加重,并出现神志不清。入院查体:T38.5℃,P110次/分,R22次/分,BP100/60mmHg,呼吸急促,面色晦暗,巩膜无黄染,瞳孔反应迟钝,面部及颈部检查可见蜘蛛痣三枚,颈软,无颈静脉怒张,两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扑翼样震颤未引出。 下列哪种情况一般不会导致肝性脑病
正确答案
解析
便秘、高蛋白饮食、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应用镇静催眠药和麻醉药、过多液体输入或口服都可加重肝性脑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