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生产步骤,下列企业中适合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的是:

A.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B.不需要划分生产步骤的企业
C.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
D.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企业只生产A产品,2012年计划成本和2012年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A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的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计算材料消耗量变动、材料价格变动对直接材料成本的影响,计算两种因素影响的总额。

正确答案

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170-200)×33.5=-1005(元)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170×(40-33.5)=1105(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1005+1105=1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企业只生产A产品,2012年计划成本和2012年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A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的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计算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对直接人工成本的影响,计算两种因素影响的总额。

正确答案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23.68-30)×100=-6.32×100=-632(元)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23.68×(125-100)=23.68×25=592(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632+592=-4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银行从事外部营销业务应向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的内容包括( )。

A.培训计划
B.外部营销人员薪酬计算方法
C.拟推介产品的种类
D.操作程序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银行从事外部营销业务应向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拟推介产品的种类、操作程序、内控制度、培训计划、外部营销人员的聘用方式、管理架构、薪酬计算方法、监督检查机制、外部营销人员资质等级分类制度等,故A、B、C、D选项都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期末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在产品成本按照约当产量法计算,约当产量系数为0.5。月初结存原材料20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成本为20000元;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48000千克。本月消耗实际工时1500小时,实际工资额为12600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5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1020元。本月月初在产品数量为60件,本月投产数量为250件,本月完工入库数量为200件,本月销售100件(期初产成品数量为零)。甲公司对该产品的产能为1520小时/月。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产品标准成本成本项目 标准单价 标准消耗量 标准成本直接材料 0.6元/千克 200千克/件 120元直接人工 8元/小时 5小时/件 40元变动制造费用 4元/小时 5小时/件 20元固定制造费用 1元/小时 5小时/件 5元单位标准成本   185元要求:(1)计算变动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1)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20000-32000×0.6=800(元)材料数量差异=(48000-250×200)×0.6=-1200(元)   期末在产品数量=60+250-200=110(件)本月完成的约当产量=200+110×0.5-60×0.5=225(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600-1500×8=600(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500-225×5)×8=3000(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0-225×5)×4=1500(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450-1500×4=45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期末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在产品成本按照约当产量法计算,约当产量系数为0.5。月初结存原材料20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成本为20000元;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48000千克。本月消耗实际工时1500小时,实际工资额为12600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5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1020元。本月月初在产品数量为60件,本月投产数量为250件,本月完工入库数量为200件,本月销售100件(期初产成品数量为零)。甲公司对该产品的产能为1520小时/月。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产品标准成本成本项目 标准单价 标准消耗量 标准成本直接材料 0.6元/千克 200千克/件 120元直接人工 8元/小时 5小时/件 40元变动制造费用 4元/小时 5小时/件 20元固定制造费用 1元/小时 5小时/件 5元单位标准成本   185元要求:(2)计算固定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采用三因素法)。

正确答案

(2)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20-1520×1=-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520-1500)×1=2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0-225×5)×1=375(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河公司生产C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80000 30000 10000 120000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420000 150000 80000 650000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500000 180000 90000 770000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均衡发生。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8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直接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10元,每件产品材料定额为50公斤。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计划每工时费用分配率为:直接人工20元/小时,制造费用 10元/小时。  要求: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在产品数量 原材料费用
(元) 定额工时
(小时) 直接人工
(元) 制造费
(元) 定额成本合计
(元)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月未在产吕定额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在产品数量 原材料费用 (元) 定额工时 (小时) 直接人工 (元) 制造费用 (元) 定额成本合计 (元)
200 200×10×50=100000 200×10×50%=1000 1000×20=20000 1000×10=10000 130000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80000 30000 10000 120000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420000 150000 80000 650000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500000 180000 90000 770000
月未在产吕定额成本 100000 20000 10000 130000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400000 160000 80000 640000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国有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度损益表中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并已如期上缴全年所得税99万元。2008年2月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其税收年度审查中发现该企业2007年度有以下情况:
(1)企业以在册职工1200人计算计税工资。在册职工中包括医务人员30人,待岗人员10人,当地计税工资为每月人均2000元。
(2)收回以前年度已经核销的坏账10万元,企业作了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3)将成本为50万元的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由于无同类产品售价,按成本价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缴纳了增值税。
(4)转让专利技术净收入45万元,直接转作联营投资,未作任何税务处理。
(5)成本费用中有业务招待费100万元,广告费180万元(企业账上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
(6)营业外支出中有通过国家机关进行的公益性捐赠2笔,分别为50万元捐给了灾区,100万元捐给了当地的市图书馆。
(7)年末“应收账款”借方余额12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0.8万元 (该企业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坏账准备率为5%。)。
(已知企业通过“应交税金”已计缴的各种税金为120.38万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忽略不计。)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步均为共计金额:
(1)计算第(1)项业务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第(2)项业务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第(3)项业务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第(4)项业务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5)计算第(5)项业务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6)计算第(6)项业务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7)计算第(7)项业务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8)计算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所得税税率为25%);
(9)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假如由税务机关查处的,判定该企业属何种行为,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由职工福利费开支工资的职工,不应列入计税工资人员基数。
企业多列支计税工资数额=40×2000×12=960000(元)=96(万元)
多计提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96×(2%+14%+1.5%)= 16.8(万元)
(2)收回以前年度已经核销的坏账1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为视同销售行为,应以售价计缴增值税,并以其与成本之差,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补缴增值税=50×(1+10%)×17%-50×17%=0.85(万元)
所得税计税收入=50×(1+10%)-50=5(万元)
(4)转让专利净收入30万元以下部分暂免征收所得税,而超过部分(即15万元)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转让专利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业务招待费应调增所得=100-(5000+55+45)×0.3%+3=87.7 (万元)
广告费应调增所得=200-(5000+55+45)×2%=98(万元)
(6)公益性捐赠应调增所得=(50+100)-(300+55+45)×3%-(300+ 55+45)×10%=150-12-40=98(万元)
(7)“坏账准备”年末余额=120×5‰=0.6(万元)
企业坏账准备年末余额0.8万元,多列支准备金0.2万元,应予调增应纳税所得额0.2万元。
(8)应调增的计税所得额=96+16.8+1.0+5+15+87.7+98+98+0.2
=426.7(万元)
应补缴企业所得税=426.7×25%=106.68(万元)
(9)该企业在纳税检查中被查出的问题属于偷税行为。
偷税数额=106.68+0.85=107.53(万元)
全部应纳税额=120.38+107.53=227.91(万元)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比例=[*]×100%≈47.13%
应按《税收征收管理法》、《刑法》有关规定处理:偷税额占应纳税额30%以上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0.1×150=15元
直接人工=5×4=20元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5+20+6+5=46元
本月生产A产品8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0.11×140=15.4元
直接人工=5.5×3.9=21.45元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5.4+21.45+5+6.25=48.10元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800×5.5)×(3.9-4)
=-440(元)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800×5.5-800×5)×4
=1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440)+1600
=1160(元)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1160元,为不利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产品的制造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的内容有( )。

A.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材料费用
B.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人工费用
C.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D.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产品成本的计算
产品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发生的季节性停工损失等。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不要死记硬背,应掌握并理解知识点,灵活变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制造厂2008年3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1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13200元;甲产品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5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80000元。
(2)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7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23200元;乙产品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3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50000元。
(3)甲、乙产品的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投入,均包括两道工序,第一工序的投料比例均为60%,剩余的40%在第二工序开始时投入。第一工序的定额工时均为20小时,第二工序的定额工时均为30小时。
(4)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525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6150元。
(5)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产品,第一工序为40件,第二工序为60件;乙产品,第一工序为100件,第二工序为150件。
(6)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甲产品为416件,乙产品为790件。
(7)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150000元,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甲耗用作业量 乙耗用作业量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6000 15 25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15000 30 2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120000 400 6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9000 60 40
(8)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作业成本)。
要求:
按照材料消耗量计算月末甲、乙产品的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并计算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

正确答案

第一工序在产品的总体完工率为60%
第二工序在产品的总体完工率为60%+40%=100%
甲产品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60%+60×100%=84(件)
甲产品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120000+500000)/(416+84)
=1240(元)
乙产品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60%+150×100%=210(件)
乙产品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70000+300000)/(790+210)
=37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专利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机关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期间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有权
B.专利权又称专有技术、技术秘密,是一种法定的权利,为一项收益性无形资产
C.费用节约型专利是指专利权应用于生产经营,能够使得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大的专利,其超额收益的计算公式是:R=[(C1-C2)Q](1-T)
D.收入增长型专利是指专利权的应用,使得生产产品中的成本费用降低,从而形成超额收益,其超额收益的计算公式是:R=[(Q1-Q2)P](1-T)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专利权是国家专利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期间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有权。B项所述是指非专利技术,它是与专利权并列的一种无形资产;C项所述是指收入增长型专利权,为专利权的一种,其超额收益计算公式为R=[(Q1-Q2)P](1-T);D项所述是指费用节约型专利权,亦为专利权一种,其超额收益计算公式为:R=[(C1-C2)Q](1-T)。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相对于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

A.建立众多的间接成本集合
B.同一个间接成本集合中的间接成本是基于同一个成本动因所驱动
C.间接成本的分配应以成本动因为基础
D.不同集合之间的间接成本缺乏同质性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见教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公司生产两种品质(商标)的铁丝网用以销售给批发商和大型农场主。以下()类型的成本法系统最适于这种公司使用。

A.EOQ系统 
B.订单系统 
C.分步系统 
D.零售存货系统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分步计算成本系统用于公司生产销售给很多不同顾客的标准化产品的情形。生产部门变成了成本中心。选项(a)不正确,因为经济订货量(EOQ)系统是一个成本控制工具,而不是一个成本系统。选项(b)不正确,订单系统用于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产品生产的情形,每个工作(或顾客)成为一个独立的成本中心。选项(d)不正确,因为制造业公司处理成本的特殊方式,零售存货系统不能用于制造性企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10千克×0.6元/千克) 6元
直接人工(6小时×0.8元/小时) 4.8元
变动制造费用(6小时×0.2元/小时) 1.2元
固定制造费用(6小时×0.1元/小时) 0.6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2.6元
甲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3600000小时。月初在产品20000件,标准成本为186000元,其原材料于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项目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系数为0.5。本月投产500000件,月末完工入库500000件,月末在产品20000件。本月购入原材料6000000千克,单价0.5元/千克,实际耗用原材料5500000千克;本月生产产品实际耗用工时2700000小时,实际发生工资费用243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94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16000元。
要求:计算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本月完成的约当产品为:20000×0.5+500000-20000×0.5=500000(件)
人工效率差异=(2700000-500000×6)×0.8=-240000(元)
人工工资率差异=2700000×(2430000÷2700000-0.8)=27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管理会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