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计算
- 共2137题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题。 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其本月发生的费用及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保留4位,分配的小数尾差计人管理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运输车间在交互分配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是()。
A.0.5
B.0.3267
C.0.3
D.0.5167
正确答案
C
解析
运输车间在交互分配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运输车间待分配的费用/运输车间供应劳务量=2400/8000=0.3。
要求:根据下述资料,回答下列第题。 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本月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1)甲产品本月完工4500件,月末在产品900件,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 (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i093500元。其中:直接材料648000元,直接人工198000元,制造费用247500元。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适用的情况有()。查看材料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B.各月完工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C.在产品数量较多
D.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
正确答案
A, C, D
解析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A工业企业采用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机修和动力车间受益多。修理耗用材料不多,修理费用均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该企业2006年8月有关辅助生产费用的资料如下:
辅助车间名称 动力车间 机修车间
待分配费用 4950元 15600元
供应劳务数量 16500千瓦 31200工时
耗用劳务数量 动力车间 1200工时
机修车间 1500千瓦
基本车间 9000千瓦 13500工时
专设销售部门 4500千瓦 10500工时
企业管理部门 1500千瓦 6000工时
计算时,分配率的1小数算四位,第五位4舍5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
要求:
(1) 计算交互分配率。
(2) 计算动力车间、机修车间应分配的费用。
(3) 计算对外分配费用的合计金额。
(4) 计算在辅助车间以外各个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5) 编制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计算交互分配率
动力车间分配率=4950÷16500=0.3
机修车间分配率=15600÷31200=0.5
(2) 计算动力车间、机修车间应分配的费用
动力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用=1200×O.5=600
机修车间应分配的动力费用=1500×O.3=450
(3) 计算对外分配费用的合计金额
动力车间=4950+600-450=5100(元)
机修车间=15600+450-600=15450(元)
(4) 计算在辅助车间以外各个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动力车间
分配率=5100÷(9000+4500+1500)=0.34
基本车间应分配的动力费用=9000×0.34=3060
专设销售部门应分配的动力费用=4500×0.34=1530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动力费用=1500×0.34=510
机修车间
分配率=15450÷(13500+10500+6000)=0.515
基本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用=13500×O.515=6952.5
专设销售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用=10500×0.515=5407.5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用=6000×0.515=3090
(5) 编制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动力车间) 6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动力车间) 45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00
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 3060+6952.5=10012.5
销售费用 1530+5407.5=6937.5
管理费用 510+3090=36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动力车间) 51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5450
解析
暂无解析
简述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的原理及特点。
正确答案
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对内进行交互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按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对外进行分配,也就是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部门之间,按其接受的劳务数量和对外分配率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的特点是:要进行两次分配,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首先对内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再对外进行分配。
解析
暂无解析
东方公司常年大批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相应设置两个车间。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经第二车间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甲、乙两种产品耗用主要材料相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8月份甲产品直接领用了5000元,乙产品直接领用了6000元)。所耗辅助材料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东方公司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定额成本法。东方公司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8月份投入定额材料(单位:元)
甲产品 乙产品
第一车间 150000 100000
第二车间
合计 150000 100000
(2)8月份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不含甲乙产品直接领用的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不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如下:
8月份第一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1600
乙产品 800
合计 280000 2400 30000 120000
8月份第二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4200
乙产品 2800
合计 7000 140000 350000
(3)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8月份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88500元,锅炉车间19900元,供电车间为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360000度电,其中,第一车间220000度,第二车间130000度,管理部门4000度,锅炉车间6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40000吨热力蒸汽,其中,第一车间2000吨,第二车间1000吨,管理部门36800吨,供电车间200吨。
要求:
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8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费用、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不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分配。
正确答案
第一车间:
甲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50000/(150000+100000)]=168000(元)
乙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00000/(150000+100000)]=112000(元)
甲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30000×(1600/2400)=20000(元)
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30000×(800/2400)=10000(元)
甲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120000×(1600/2400)=80000(元)
乙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120000×(800/2400)=40000(元)
第二车间:
甲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140000×(4200/7000)=84000(元)
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140000×(2800/7000)=56000(元)
甲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350000×(4200/7000)=210000(元)
乙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350000×(2800/7000)=14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东方公司常年大批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相应设置两个车间。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经第二车间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甲、乙两种产品耗用主要材料相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8月份甲产品直接领用了5000元,乙产品直接领用了6000元)。所耗辅助材料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东方公司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定额成本法。东方公司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8月份投入定额材料(单位:元)
甲产品 乙产品
第一车间 150000 100000
第二车间
合计 150000 100000
(2)8月份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不含甲乙产品直接领用的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不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如下:
8月份第一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1600
乙产品 800
合计 280000 2400 30000 120000
8月份第二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4200
乙产品 2800
合计 7000 140000 350000
(3)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8月份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88500元,锅炉车间19900元,供电车间为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360000度电,其中,第一车间220000度,第二车间130000度,管理部门4000度,锅炉车间6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40000吨热力蒸汽,其中,第一车间2000吨,第二车间1000吨,管理部门36800吨,供电车间200吨。
要求:
按照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分配法(供电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24元/度,锅炉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48元/吨)计算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率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并计算计划分配法下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合计金额。
正确答案
直接分配法:
供电车间的分配率=88500/(360000-6000)=0.25(元/度)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220000×0.25=5500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130000×0.25=32500(元)
锅炉车间的分配率=19900/(40000-200)=0.5(元/吨)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2000×0.5=100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1000×0.5=500(元)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55000+1000=5600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32500+500=33000(元)
交互分配法:
供电车间分配转入的锅炉车间费用=200×(19900/40000)=99.5(元)
锅炉车间分配转入的供电车间费用=6000×(88500/360000)=1475(元)
供电车间的分配率=(88500-1475+99.5)/(360000-6000)=0.2461(元/度)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220000×0.2461=54142(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130000×0.2461=31993(元)
锅炉车间的分配率=(19900+1475-99.5)/(40000-200)=0.5346(元/吨)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2000×0.5346=1069.2(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1000×0.5346=534.6(元)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54142+1069.2=55211.2(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31993+534.6=32527.6(元)
计划分配法: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220000×0.24=5280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130000×0.24=31200(元)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2000×0.48=96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1000×0.48=480(元)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52800+960=5376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31200+480=31680(元)
供电车间辅助生产实际成本=88500+200×0.48=88596(元)
锅炉车间辅助生产实际成本=19900+6000×0.24=21340(元)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合计=(88596+21340)-(360000×0.24+40000×0.48)=4336(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东方公司常年大批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相应设置两个车间。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经第二车间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甲、乙两种产品耗用主要材料相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8月份甲产品直接领用了5000元,乙产品直接领用了6000元)。所耗辅助材料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东方公司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定额成本法。东方公司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8月份投入定额材料(单位:元)
甲产品 乙产品
第一车间 150000 100000
第二车间
合计 150000 100000
(2)8月份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不含甲乙产品直接领用的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不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如下:
8月份第一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1600
乙产品 800
合计 280000 2400 30000 120000
8月份第二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4200
乙产品 2800
合计 7000 140000 350000
(3)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8月份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88500元,锅炉车间19900元,供电车间为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360000度电,其中,第一车间220000度,第二车间130000度,管理部门4000度,锅炉车间6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40000吨热力蒸汽,其中,第一车间2000吨,第二车间1000吨,管理部门36800吨,供电车间200吨。
要求:
按照第一车间本月生产的半成品的成本构成进行成本还原,计算还原后产成品单位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数额。(还原分配率的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正确答案
还原分配率=301903/307907.47=0.9805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171600×0.9805=168253.8(元)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81000+19700×0.9805=100315.85(元)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227500+116607.47×0.9805=341833.62(元)
还原后产成品单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168253.8/1000=168.25(元)
还原后产成品单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100315.85/1000=100.32(元)
还原后产成品单位成本中的制造费用=341833.62/1000=341.83(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东方公司常年大批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相应设置两个车间。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经第二车间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甲、乙两种产品耗用主要材料相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8月份甲产品直接领用了5000元,乙产品直接领用了6000元)。所耗辅助材料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东方公司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定额成本法。东方公司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8月份投入定额材料(单位:元)
甲产品 乙产品
第一车间 150000 100000
第二车间
合计 150000 100000
(2)8月份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不含甲乙产品直接领用的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不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如下:
8月份第一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1600
乙产品 800
合计 280000 2400 30000 120000
8月份第二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4200
乙产品 2800
合计 7000 140000 350000
(3)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8月份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88500元,锅炉车间19900元,供电车间为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360000度电,其中,第一车间220000度,第二车间130000度,管理部门4000度,锅炉车间6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40000吨热力蒸汽,其中,第一车间2000吨,第二车间1000吨,管理部门36800吨,供电车间200吨。
要求:
假设企业采用的是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8月份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分配。
正确答案
第一车间:
甲产品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55211.2×(1600/2400)=36807.47(元)
乙产品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55211.2×(800/2400)=18403.73(元)
第二车间:
甲产品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32527.6×(4200/7000)=19516.56(元)
乙产品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32527.6×(2800/7000)=13011.04(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
A.直接分配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约当产量比例法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某工业企业下没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设有“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4个成本项目。2006年4月份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及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数量见下表:
辅助车间名称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 13600元 7500元
提供产品和劳务数量 2000吨 3000度
耗用产
品及劳
务数量 供水车间耗用动力电 × 4000度
供水车间耗用照明电 × 1000度
供电车间耗用水 3000吨 ×
基本车间耗用动力电 × 17000度
基本车间耗用水及照明电 15000吨 3000度
行政部门耗用水及照明电 2000吨 5000度
要求:
(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别计算水费分配率和电费分配串。
(2)根据水费分配率,计算分配水费。
(3)根据电费分配宰,计算分配电费。
(4)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要列出明细科目)。
正确答案
(1)水费分配率=13600/(15000+2000)
=0.8
电费分配串=7500/(17000+3000+5000)
=0.3
(2)水费分配:
基本车间耗用水费=15000×0.3=12000(元)
行政部门耗用水费=2000×0.8=1600(元)
(3)电费分配:
基本车间动力耗用电费=17000×0.3
=5100(元)
基本车间照明耗用电费=3000×0.3=900(元)
行政部门照明耗用电费=5000×0.3
=1500(元)
(1)分配水费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2000
管理费用 1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3600
分配电费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5100
制造费用 900
管理费用 1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500
解析
暂无解析
存货发出的核算,借记科目可能有______。
A.生产成本
B.应交税金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E.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企业发出原材料,应根据其用途进行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借记“生产成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借记“制造费用”,管理部门耗用的,借记“管理费用”。
某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在产品成本的变化对完工产品的成本影响不大时,则可采用( )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在产品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C.约当产量法
D.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虽然有月末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可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
A.直接分配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约当产量比例法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分配,分配到基本生产车间的应计入( )。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原材料、应付工资等生产费用,能够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产品本月成本,另外部分根据使用部门分别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对待摊和预提费用进行分配,分别计入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分配,其中分配到基本生产车间的,计入制造费用。
某供水车间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本月待分配费用共12840元,提供给本车间的用水4800吨,基本生产车间21600吨,行政管理部门3200吨,共计29600吨。其费用分配率是( )。
A.0.43
B.0.49
C.0.52
D.0.6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采用直接分配法,其费用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总量(不包括对辅助生产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量)=12840/(21600+3200)=0.5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