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会计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 )。

A.工资结算单
B.限额领料单
C.发料凭证汇总表
D.销售货物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自制原始凭证的概念
[解析] 自制原始凭证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产品入库单、产品出库单、借款单、工资发放明细表、折旧计算表、开工单、成本计算单、本单位开具的销售发票等。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统一印制,是外来原始凭证。故选A、B、C。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选项D只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只有选项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别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简便,故选项B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企业职工因公外出预借差旅费时填制的“借款单”属于( )。

A.自制原始凭证
B.外来原始凭证
C.记账凭证
D.原始凭证的附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原始凭证按其取得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自制原始凭证简称自制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自行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产品入库单、产品出库单、借款单、成本计算单、工资发放明细表、折旧计算表等。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5月1日库存M产成品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20万元。5月份入库M产成品成本为800万元(假定该批入库产成品未发生跌价损失),当月销售产成品为其月初产成品与本期入库产成品合计的50%,对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甲公司2007年5月应转入损益的已销M产成品的成本为( )万元。

A.530
B.590
C.650
D.78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出售时,其存货跌价准备一并转入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本题计算为:500+[(500+800) × 50%- 500]-120=530(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C公司采用变动成本计算制度。该公司某车间本月实际发生的电费为1100元,应将其分别计入“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账户。已知电力成本(y)与生产量(x)的弹性预算方程为:y=450+10x;月初在产品30件,本月投产60件,本月完工50件;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下列有关电力成本的各项中,正确的有( )。

A.本月变动成本的预算金额为500元
B.本月总成本的预算金额为1000元
C.计入“固定制造费用”账户495元
D.计入“变动制造费用”账户550元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账户分析法”,月末在产品数量=30+60-50=40(件),本月完成的约当产量=50+40×50%-30×50%=55(件),本月变动成本的预算金额为10×55=550(元),本月总成本的预算金额为450+550=1000(元),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比重为450/1000=0.45,变动制造费用比重为1-0.45=0.55,所以,计入“固定制造费用”账户1100×0.45=495(元),计入“变动制造费用”账户1100×0.55=605(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通过计算差异调整率,可以将已分配作业成本调整为当期实际发生成本,下列相关的公式正确的有( )。

A.某作业成本调整率=该作业本期实际发生成本-本期已分配成本本期已分配成本
B.某项作业成本调整额=该项已分配作业成本×该作业成本调整率
C.产品实际作业成本=∑(某项已分配成本+该作业成本调整额)
D.将调整后的作业成本(即实际成本)加总,即可得出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选项D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将直接追溯到产品的直接成本和调整后的作业成本(即实际成本)加总,即可得出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八月份三种产品的投入量分别为:500件、500件和375件,三种产品的消耗定额分别为:4千克、6千克和8千克,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共耗原材料10000千克,每千克5.20元,共计52000元。若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三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______。

A.单位材料定额消耗量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为6.5元
B.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为13000元
C.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为19500元
D.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为19500元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点是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产品成本。分配率=52000/(500×4+500×6+375×8)=6.5(元/千克)。所以各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各为:甲产品=6.5×500×4=13000(元);乙产品=6.5×500×6=19500(元);丙产品=6.5×375×8=19500(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审计人员在对某企业应交税金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企业有如下行为,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A.用于在建工程的购进货物增值税未计入进项税额
B.以存货捐赠他人视作销售处理,并以产品成本为计税依据计算销项税额
C.印花税未通过“应交税金”核算
D.外购原材料所支付的运费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运费的7%计算进项税额
E.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未作为销售处理,未计销项税额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解析] 本题B选项容易选错。以存货捐赠他人视作销售处理,应以同期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销项税额,没有价格的以组成计税价作为计税依据计算销项税额。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算,2010年10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11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00台(要求为2010年生产的A产品),每台1.52万元,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产品13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销售价格是1.4万元/台,预计销售税费为0.1万元/台。甲公司于2011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了A产品10000台,每台的实际售价为1.52万元/台,甲公司于2011年3月1日销售A产品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1.3万元/台,货款均已收到。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10年初甲公司已为该批A产品计提跌价准备100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2月1日销售A产品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万元。

A.700
B.1000
C.1030
D.12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2011年2月1日销售A产品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1.52×10000-1.4×10000=1200(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长江公司生产甲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3000 1000 500 4500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9000 4000 2500 15500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12000 5000 3000 20000
  甲产品本月完工800件,月末在产品400件。要求:假定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均衡发生,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摘要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产量
约当产量合计
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3000 1000 500 4500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9000 4000 2500 15500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12000 5000 3000 20000
月未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400 200 200
完工产品产量 800 800 800
约当产量合计 1200 1000 1000
费用分配率 10 5 3
完工产品成本 8000 4000 2400 14400
月未在产品成本 4000 1000 600 5600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公司的一种新型产品原有信用政策N/30,每天平均销量为20个,每个售价为 75元,平均收账天数40天;公司销售人员提出了新的政策,以便促销产品,新的政策包括改变信用政策:“2/10,N/50”,同时以每个60元的价格销售,预计改变政策后每天能多售出60个,估计80%的客户会享受折扣,预计平均收账天数为45天。企业资本成本率为 10%,存货单位变动年储存成本是9元,每次订货成本为225元,该新型产品的每个购买价格为50元。
要求:
(1)计算公司该产品改变政策前后的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次数;
(2)若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存货正常交货期为10天,延迟交货1天的概率为0.2,延迟交货2天的概率为0.1,不延迟交货的概率为0.7,计算合理的保险储备和再订货点;
(3)按照上面确定的经济订货量和再订货点进行采购,综合判断应否改变政策。

正确答案

原政策:
年销量=20×360=7 200(个)
经济订货量=[*]=600(个)
订货次数=7 200/600=12(次)
新政策:
年销量=80×360=28 800(个)
经济订货量=[*]=1 200(个)
订货次数=28 800/1 200=24(次)
(2)改变政策前:
每天需要量20个,正常交货期内需要量=10×20=200(个)
若延期交货1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20=220(个)
若延期交货2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20=240(个)
不设保险储备(即B=0)时:
再订货点=200+0=200(个)
缺货量S=(220-200)×0.2+(240-200)×0.1=8(个)
相关成本TC(S,B)=5×8×12=480(元)
保险储备为20个(即B=20)时:
再订货点=200+20=220(个)
缺货量S=(240-220)×0.1=2(个)
相关成本TC(S,B)=5×2×12+20×9=300(元)
保险储备为40个(即B=40)时:
再订货点=200+40=240(个)
缺货量S=0
相关成本TC(S,B)=40×9=360(元)
所以合理保险储备为20个,再订货点为220个。
改变政策后:
每天需要量80个,正常交货期内需要量=10×80=800(个)
若延期交货1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80=880(个)
若延期交货2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80=960(个)
设保险储备(即B=0)时:
再订货点=800+0=800(个)
缺货量S=(880-800)×0.2+(960-800)×0.1=32(个)
相关成本TC(S,B)=5×32×24=3 840(元)
保险储备为80个(即B=80)时:
再订货点=800+80=880(个)
缺货量S=(960-800)×0.1=16(个)
相关成本TC(S,B)=5×16×24+80×9=2 640(元)
保险储备为160个(即B=160)时:
再订货点=800+160=960(个)
缺货量S=0
相关成本TC(S,B)=160×9=1 440(元)
所以合理保险储备为160个,再订货点为960个。
(3)                                                单位:元
原政策 新政策
销售收入 7200×75=540000 28800×60=1728000
销售成本 7200×50=360000 28800×50=1440000
销售毛利 180000 288000
日销售额 75×20=1500 80×60=4800
应收账款的应计利息 1500×40×(50÷75)×10%=4000 4800×45×(50/60)×10%=18000
变动储存成本 (600/2+20)×9=2880 (1200÷2+160)×9=6840
变动订货成本 12×225=2700 24×225=5400
折扣成本 0 1728000×80%×2%=27648
缺货成本 5×2×12=120 0
税前收益 170300 230112
  所以,应该改变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数据。从企业的角度看,成本的作用包括()。

A.成本是补偿耗费的尺度
B.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依据
C.成本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D.成本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
E.成本是核臬利润的重要指标

正确答案

A, B, C, D, 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物流成本冰山说”之所以成立,其原因主要有( )。

A.会计核算制度本身没有考虑到物流成本
B.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
C.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
D.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的问题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编制会计凭证
考生以操作员的身份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录入会计凭证
(1)12月6日,以现金100元,支付A产品销售搬运费。
借:销售费用 100
贷:库存现金 100
(2)12月7日,领用甲材料。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24吨,生产B产品耗用18吨,车间一般耗用9吨,厂部一般耗用3吨,销售过程耗用6吨,期初库存甲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497.96元/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5951.04
――B产品 26963.28
制造费用 13481.64
销售费用 8987.76
管理费用 4493.88
贷:原材料――甲材料 89877.6
(3)12月10日,厂部管理人员陈七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0512元,前预借10512元。
借:管理费用 10512
贷:其他应收款――陈七 10512
(4)12月17日,销售给E公司A产品150件,每件售价6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货款90000元,增值税为15300元,货款暂欠。
借:应收账款――E公司 105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0
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90000
(5)12月23 ,向丁厂购买甲乙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甲材料40吨,单价1490元,计59600元,增值税为10132元,乙材料20吨,单价90元,计1800元,增值税为306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9600
――乙材料 :1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438
贷:银行存款 71838
(6)12月24日,以上所购买甲乙两种材料,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搬运费1740元,按重量比例分配。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160
――乙材料 580
贷:银行存款 1740
(7)12月25日,将所购甲乙两种材料,按其实际成本入库。
借:原材料――甲材料 60760
――乙材料 238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60760
――乙材料 2380
(8)12月25日,结转制造费用,按A、B产品平均分配。
借:生产成本――A产品 6740.82
――B产品 6740.82
贷:制造费用 13481.64
(9)12月26日,本期生产A产品2。0件全部完工,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库存商品――A产品 42691.86
贷:生产成本――A产品 42691.86
(10)12月27日.本期生产B产品72件全部完工,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人账。
借:库存产品――B产品 33704.10
贷:生产成本――B产品 33704.10
(11)12月27日,A产品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单位成本,结转:150件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48902.97
贷:库存商品――A产品48902.97
(12)12月28日,结转本期收入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90000
贷:本年利润 90000
(13)12月28日,结转本期费用账户。
借:本年利润 72922.61
贷: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48902.97
销售费用 9013.76
管理费用 15005.88
(14)12月29日,计算应交所得税,税率为25%。
借:所得税费用 4269.3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269.35
(15)12月29日,结转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4269.35
贷:所得税费用 4269.35
(16)12月30日,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280.8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280.8
(17)12月30日,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640.4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640.4
(18)12月30日,按20%提取应付投资者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2561.61
贷:应付股利 2561.61
(19)12月31日,结转已实现的利润。
借:本年利润 12808.04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808.04
(20)12月31日,结转已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482.81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280.8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640.4
――应付普通股股利 2561.61

正确答案

填制凭证
打开“总账”→“凭证”→“填制凭证”,打开空白凭证,单击“增加”。
输入基本信息根据分录输入:
比如业务1输入摘要“支付搬运费”,输入科目代码“6601销售费用”,借方金额“100”,回车;摘要自动带到下一行,输入科目代码名称“1001库存现金”,贷方金额“100”,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凭证已成功保存!”信息提示框,单击单击“保存”按钮。
参照业务1继续增加凭证,完成业务2、业务3、业务4......,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一定范围内工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最低点,并以此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该观点是由德国经济学家( )首创。

A.杜能
B.韦伯
C.克里斯塔勒
D.豪斯霍费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管理会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