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计算
- 共2137题
甲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有关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2)其他情况。
原材料:期初无库存原材料;本期购入4000千克,单价3元/千克,耗用3600千克。
在产品:期初无在产品存货,本月投产350件,完工入库320件;期末在产品30件,原材料为一次投入,完工程度60%。
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10件,本期完工入库320件,本期销售300件。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500小时,支付工资2200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680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4250元;生产能量为2200小时。
要求:
(1)计算产品标准成本差异(按采购量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按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2)计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
正确答案
(1)标准成本差异
①直接材料价格差异=(3-2)×3600=36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3600-350×10)×2=200(元)
②本期完成的产品约当数量=30×60%+320=338(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22000/2500-8)×2500=20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500-338×5)×8=6480(元)
③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800/2500-2)×2500=18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500-338×5)×2=1620(元)
④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250-2200×2=-150(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2200-2500)×2=-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500-338×5)×2=1620(元)
(2)期末存货成本
①库存原材料期末成本=(4000-3600)×2=800(元)
②在产品约当数量=30×60%=18(件)
在产品期末成本=30×20+18×(40+10+10)=1680(元)
③产成品期末成本=(10+320-300)×80=2400(元)
④企业期末存货成本=800+1680+2400=488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实际产出得出的弹性预算数值与实际数值的差异称为:
A.产量差异。
B.弹性预算差异。
C.销售量差异。
D.标准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A.不正确,因为产量差异也叫做限制生产能力差异,是实际产量与预算产量的差异。
B.正确。弹性预算是为多种销售水平而编制的一系列预算,允许根据实际作业水平对预算进行调整,然后进行比较。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叫做弹性预算差异。
C.不正确,因为销售量差异是不考虑成本时的实际销售量与预算销售量的差。
D.不正确,因为标准成本差异与弹性预算没有必然关系。
在下列( )情况下,购买者具备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A.购买商相对集中并大量购买
B.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是无差别产品
C.购买商行业转换成本低
D.购买商相对分散,并小批量购买
E.买方掌握供应商的充分信息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解析] 买方可能要求降低购买价格,要求高质量的商品和更多的优质服务。买方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的情况包括:①买方相对集中并且大量购买;②购买的商品占买方全部费用和全部购买量中很大的比重;③从该行业购买的商品属标准化或无差别的商品;④买方的行业转换成本低;⑤买方的利润很低;⑥后向一体化;⑦供应商的商品对买方的商品质量或服务无关紧要;⑧买方掌握供应商的充分信息。
在使用固定制造费用三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下列计算式中正确的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的计算式有( )。
A.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 -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
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
准分配率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形成的基本原因包括()。
A.用量偏离标准
B.价格偏离标准
C.实际工时偏离计划工时
D.实际工资成本偏离计划工资成本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解析】: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构成了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形成该差异的基本原因一是用量偏离标准,二是价格偏离标准。选项AB正确。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构成了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形成该差异的基本原因一是量差,指实际工时偏离计划工时。二是价差,指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偏离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选项C、D属于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形成的基本原因。
以下关于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有( )。
A.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B.(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D.(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
A.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B.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C.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D.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它反映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闲置能量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二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在使用固定制造费用三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下列计算式中正确的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的计算式有( )。
A.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 -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
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
准分配率
在使用固定制造费用三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下列计算式中正确的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的计算式有( )。
A.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 -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
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
准分配率
采用随机模式控制现金持有量,计算现金返回线R的各项参数中不包括()。
A.每次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时发生的固定转换成本
B.现金存量的上限
C.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D.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根据最优现金返回线的公式,,这里b指每次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时发生的固定转换成本,δ为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i为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L为现金存量的下限,可以看出现金存量的上限对最优现金返回线没有影响。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
A.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B.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C.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D.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它反映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闲置能量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
A.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B.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C.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D.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它反映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闲置能量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二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A.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B.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C.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D.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它反映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闲置能量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二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为便于考核各责任中心的责任业绩,下列各项中不宜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是 ( )。
A.标准成本
B.实际成本
C.标准变动成本
D.标准成本加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内部转移价格分为四种类型:(1)市场价格;(2)协商价格;(3)双重价格; (4)成本价格,其中用途较为广泛的成本价格有三种:①标准成本;②标准成本加成;③标准变动成本。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
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
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析] 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由此可知,选项A的说法正确;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差异的类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费用)、差异的大小、差异的原因、差异的时间(如季节性变动引起的非常性差异)等。因此,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由此可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注意:教材中的“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贯性”是针对前后期之间而言的,并不是针对“同一会计期间”而言的);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由此可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属于应该调整存货成本的,并不结转计入相应的“存货”类账户,而是保留在成本差异账户中,与下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同计算。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