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步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为产成品。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采用定额比例法: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该厂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
甲产品定额资料如下:
生产 步骤 月初在产品 本月投入 产成品
材料 费用 工时 材料 费用 工时 单件定额 产量 总定额
材料费用 工时 材料费用 工时
第一车间份额 60000 2000 180000 3000 400 8 500 200000 4000
第二车间份额 2500 5000 14 500 7000
合计 60000 4500 180000 8000 22 200000 11000
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项目 产品 产量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57000 5000 4000
本月生产费用 171000 7500 6000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中 本步份额
月末在产品
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项目 产品 产量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7500 5000
本月生产费用 15000 10000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中 本步份额
月末在产品
要求:
1.登记第一、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正确答案

由于该厂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所以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只能根据月初在产品定额资料加本月投产的定额资料减去产成品的定额资料计算求出。
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项目 产品 产量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60000 57000 2000 5000 4000 66000
本月生产费用 180000 171000 3000 7500 6000 184500
合计 240000 228000 5000 12500 10000 250500
分配率 0.95 2.5 2.0
产成品中 本步份额 500 200000 190000 4000 10000 8000 208000
月末在产品 40000 38000 1000 2500 2000 42500
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项目 产品 产量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2500 7500 5000 12500
本月生产费用 5000 15000 10000 25000
合计 7500 22500 15000 37500
分配率 3.0 2.0
产成品中 本步份额 500 7000 21000 14000 35000
月末在产品 500 1500 1000 2500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耗费界限要求的是( )。

A.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B.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C.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D.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的界限: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与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网络营销中,商品定价采用的是( )。

A.成本定价
B.竞争定价
C.需求定价
D.行业定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新型的网络营销4Cs组合根据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来计算满足这种需求的产品成本,其商品的定价从传统的按成本定价到按满足需求定价,这样开发出的产品和制订的产品价格风险相对较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公司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2006年4月份,甲产品生产完工500件,本月投产450件;月初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道工序3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5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定额为40千克。
(2) 甲产品完工产品标准工时定额为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为40小时;第二道工序为10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
(3) 材料的标准价格为10元/千克,标准工资率为8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5元/小时。
(4) 假设该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相结合的方式计算产品成本。
(5) 本月购人原材料50000千克,材料的实际价格为12元/千克,本月生产产品实际领用19000千克;本月实际使用直接人工20000小时,实际支付工资200000元;本月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20000元。
要求:
(1) 按工时定额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2) 按根据工时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甲产品在产品和本月投产产品的约当产量。
(3) 根据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分别计算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4) 计算各项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在购人时确认)。

正确答案

(1) 按工时定额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0×50%)÷50×100%=40%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0+10×50%)÷50×100%=90%。
(2) 按根据工时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甲产品在产品和本月投产产品的约当产量:
① 月初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00×40%=120(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00×90%=270(件)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390(件)。
②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50×40%=140(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200×90%=180(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320(件)。
③ 本月投产产品的约当产量=500+320-390=430(件)
(3) 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及月末在产品成本:
本月投产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450×40×10=1800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00×40×10=200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50×40×10=220000(元)
本月投产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430×50×8=1720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500×50×8=200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320×50×8=128000(元)
本月投产产品负担的变动制造费用=430x50x5=1075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变动制造费用=500x50x5=125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变动制造费用=320x50x5=80000(元)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180000+172000+107500=45950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200000+200000+125000=525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20000+128000+80000=428000(元)。
(4) 计算各项成本差异:
①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50000×(12-10)=10000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9000-450×40)×10=10000(元)
②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0000-430×50)×8=-120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200000/20000-8)×20000=40000(元)
③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0000-430×50)×5=-75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20000/20000-5)×20000=2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E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成本700万元;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
(2)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单价92元。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3)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600万元,直接人工4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万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570万元,固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00万元。
(4)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
(5)为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设置“固定制造费用”科目,其中“固定制造费用一在产品”月初余额14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一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每月按照完全成本法对外报送财务报表。
要求:
计算E公司在变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边际贡献和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

计算E公司在变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边际贡献和税前利润。
本题中,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
所以,产品销售成本=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成本+本月生产的(140-40)=100(万件)产品的成本=2800+100×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本月完工单位产品成本的计算思路: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根据“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可知:应该先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根据“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可知,月末在
产品数量=200+20-180=40(件),由于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故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50%=20(件)。
由于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600万元,直接人工4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并且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所以,完工产品单位成本=(7600+4750+950+700)/(180+20)=70(元/件)。故产品销售成本=2800+100×70=9800(万元)
产品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变动的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变动的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数量×销售单价-9800-570=92×140-9800-570=2510(万元)
在变动成本法下,当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当期的税前利润中,税前利润=产品边际贡献-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故本题中税前利润=2510-2000-300=21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根据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A产品采用的品种法计算产品的成本,生产费用采用约当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问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加工费用发生较为均衡,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平均按50%计算。
资料1:甲公司2009年12月有前A产品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月初A在产品220件,直接材料为220000元,直接人工为18000元,制造费用为24000元。
(2)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780件,本月完工产品84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
(3)本月生产A产品发生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①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耗用主要材料700000元,辅助材料4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耗用材料3000元。②本月分配直接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145800元,福利费1836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0元。③本月确认的生产A产品应负担的车间管理部门水电费30700元,车间生产工人劳保用品费3500元。
资料2:甲公司2009年A产品单位计划成本1100元,其中直接材料803元,直接人工154元,制造费用143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1)根据上述材料,填列甲公司A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见下表)。 (2)根据上述材料,编制甲公司结转完工人库A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3)根据上述材料,计算甲公司2009年12月份A产品计划总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金额,分析说明当月成本计划完成的情况。
(答案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正确答案

(1)产品成本计算单见下表 (2)结转完工入库A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A产品 106512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65120
(3)直接材料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803×840=674520(元)直接人工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154×840=129360(元)制造费用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143×840=120120(元)A产品当月计划总成本=674520+129360+120120=924000(元)
综上所述,直接材料实际比计划超支1318805元,计划完成不好;直接人工实际比计划超支369607元,计划完成也不好;制造费用实际比计划节约27720元,计划完成良好。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30+75)/(50+100)=0.7;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8+20)/(20×50+100×10)=1.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50×1.4%=14(万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2+6)/(20×50+100×10)=0.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50×0.4%=4(万元)。
(4)甲完工产品总成本=35+14+4=53(万元)。
借:库存商品 53
贷:生产成本 53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产量变化,固定成本随之发生变化
B.产量等于销售量,即当年生产的产品(商品)当年销售出去
C.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D.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E.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解析]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有: (1) 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2) 产销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总生产成本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 (3) 产销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销售收入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 (4) 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不同产品的生产负荷率的变化应保持一致。 产量变化,固定成本不会随着变化,随之变化的是变动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数量变化较大,且直接材料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则企业在下列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应选用的正确方法是()。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定额比例法 
C.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点为企业期末在产品成本计价的各种方法的适用。对于这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既要分配计算原材料费用,又要分配计算各项加工费用,以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原材料一般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因而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仍可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在编制对外财务报告时使用的成本计算制度包括()。

A.实际成本计算制度
B.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C.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D.全部成本计算制度

正确答案

A, B, D

解析

[解析] A、B、D都是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的对外报告是适用的成本计算制度;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编制对外报告时,必须将产品成本转换为全部制造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可以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有()。

A.规模小的企业
B.按流水线组织的生产
C.大规模的生产企业
D.封闭式的车间

正确答案

A, B, D

解析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在这种类型的生产中,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不能从技术上划分为步骤(如企业或车间的规模较小,或者车间是封闭式的,也就是从原材料投放到产品产出的全部生产过程都是在一个车间内进行的),或者生产是按流水线组织的,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都可以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属于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的有()。

A.分批法
B.品种法
C.分步法
D.类比法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完毕后,应按成本计算对象编制成本计算单,并选择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

A.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方法
D.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以下6种: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比例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2007年成本计划规定和3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工时消耗和材料单价、每小时工资成本如下表所示:
项目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数量(千克) 300 290
材料价格(元/小时) 25 25.5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小时) 20 18
每小时工资成本(元) 80 85
要求:
(1)计算下列指标:
①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
②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③单位产品的材料差异
④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
⑤每小时工资变动的影响
⑥单位产品的人工差异
(2)对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计算下列指标
①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290-300)×25
=-250(元)
②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290×(25.5-25)
=+145(元)
③单位产品的材料差异=-250+145=-105(元)
④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18-20)×80
=-160(元)
⑤每小时工资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18×(85-80)
=+90(元)
⑥单位产品的人工差异=-160+90=-70(元)
(2)对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①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材料消耗量节约,使材料成本降低;由于材料价格的提高,使材料成本超支,两者相抵,净节约105元。
②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工时消耗节约导致人工成本降低;由于每小时工资成本超支,导致人工成本超支。两者相抵,净节约7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生产A产品,共有三个型号A1、A2、A3;目前该企业面临一个难题:A1型号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其产品价格不得不降低。为了分析其产品的竞争力,有关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
(1) 制造费用共计441万元,制造费用的分摊是以单一的人工小时来分配;
(2) 直接人工成本工资率8元;
(3) 价格按成本加20%来定价;
(4) 有关产品明细资料:
A1 A2 A3
单位产品材料 25元 62.5元 105元
单位工时 0.5小时 1小时 1小时
预计产量 20000 1000 10000
(5) 该企业的制造费用的明细项目如下:机械加工活动的费用:278万元;服务辅助活动的费用:59万元;厂房折旧:104万元
(6) 三个型号产品消耗上述资源情况如下:
A1 A2 A3
机器小时 40% 15% 45%
服务、辅助活动 47% 6% 47%
占用不动产 42% 18% 4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分析:
(1) 计算每个型号产品的成本和售价(分别采用传统分配方法和作业成本法);
(2) 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说明该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正确答案

传统成本分配方法下的三个型号单位成本、价格:
A1 A2 A3
单位材料 25 62.5 105
单位人工 4 8 8
单位制造费用 105 210 210
合计 134 280.5 323
价格 160.8 336.6 387.6
作业成本分配方法下的三个型号单位成本、价格:
A1 A2 A3
单位材料 25 62.5 105
单位人 4 8 8
单位制造费用 91.3 639.6 194.4
合计 120.3 710.1 307.4
价格 144.4 852.1 368.9
(2)上述计算结果比较:
A1 A2 A3
原方法下价格 160.8 336.6 387.6
作业成本法下价格 144.4 852.1 368.9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由于A1产品产量高,原方法下分配的制造费用多,但由于其实际耗费的量少,所以作业成本法下分摊的费用少,按不同动因分配的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更加准确。A2产品消耗企业资源多,所以分摊的费用也高,由此可见,A2产品面临大力降低成本的压力。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管理会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