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计算
- 共2137题
甲企业只生产A产品,2012年计划成本和2012年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A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的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计算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对直接人工成本的影响,计算两种因素影响的总额。
正确答案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23.68-30)×100=-6.32×100=-632(元)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23.68×(125-100)=23.68×25=592(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632+592=-4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计算在产品成本,其他费用( )。
A.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B.全部由在产品成本负担
C.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平均负担
D.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的负担比例负担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是指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此种方法适用于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 )。
A.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
B.小量生产和大量生产
C.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
D.连续式生产和装配式生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企业的生产类型及其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对企业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类型可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和生产组织的特点进行划分。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两种类型。
下列关于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企业应设置产品制造费用明细账,用来归集应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
B.通过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企业各月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已记入“库存商品”科目中
C.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一期末在产品成本”
D.当产品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产品成本分批法的计算特点有( )。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B.产品成本计算期以月为成本计算期
C.产品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相一致
D.产品成本计算期与日历年度相一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虽然各批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仍按月归集生产费用,但是只有在该批产品全部完工时才能计算其实际成本。所以,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标准成本制度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计算成本,能够将( )。
A.成本计划、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
B.成本计划、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
C.成本计划、成本决策和成本执行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
D.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标准成本制度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计算成本,能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如材料、工时等)及标准费用率事先计算出来的产品的标准成本。
某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期初产成品存货50件,本期投产250件,期末完工200件,本期销售150件;
(2)期初产成品单位存货成本30元,其中:单位材料成本15元,单位人工成本12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8元;另外,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元。
(3)期初在产品存货50件,成本10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500元,直接人工成本3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00元。另外,单位在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为4元。
(4)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80%;
(5)本期发生的费用:直接材料成本2500元,直接人工成本18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7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800元,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2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元。
(6)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为先进先出法;
(7)产品销售单价为80元;
(8)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料。
要求:
(1)进行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2)为了使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信启、能够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
正确答案
(1)①投产产品250件,领用材料2500元: 借:生产成本 2500 贷:原材料 2500
②本期发生直接人工成本1800: 借:生产成本 1800 贷:应付工资等 1800
③本期发生变动制造费用700: 借:生产成本 700 贷:变动制造费用 700
④计算本期完工200件产成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50+250-200=10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100×0.8=80(件)
原材料分配率=(500+2500)/(200+80)=10.71(元/件)
完工产成品材料成本=200×10.71=2142(元)
期末在产品材料成本=(500+2500)-2142=858(元)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300+1800)/(200+80)=7.5(元/件)
完工产成品直接人工成本=200×7.5=1500(元)
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300+1800)-1500=600(元)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200+700)/(200+80)=3.21(元/件)
完工产成品变动制造费用=200×3.21=642(元)
期末在产品变动制造费用=(200+700)-642=258(元)
完工产成品总成本=2142+1500+642=4284 单位完工产成品成本=4284/200=21.42(元)
期末在产品成本=858+600+258=1716(元)
借:产成品 4284 贷:生产成本 4284
⑤确认本期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
本期销售收入=150×80=12000(元)
借;银行存款等 12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12000
按先进先出法,本期销售150件产成品销售成本=50×30+100×21.42=3642(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3642 贷:产成品 3642
⑥结转本期利润: 借:本年利润 4742 贷:产品销售成本 3642
固定性制造费用 800 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200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100 借:产品销售收入 12000 贷:本年利润 12000
本年利润=12000-4742=7258(元)。
(2)调整:
①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50×4+800)/(200+80)=3.57(元/件)
完工产成品固定制造费用=200×3.57=714(元)
期末在产品固定制造费用=(50×4+800)-714=286(元)
单位完工产成品固定制造费用=714/200=3.57(元)
②将本期固定制造费用从本年利润转出:
借:固定性制造费用一在产品 800 贷:本年利润 800
③将期初在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登记入账: 借:固定性制造费用一在产品 200 贷:年初末分配利润 200
④将完工产成品固定制造费用转出: 借:固定性制造费用一产成品 714 贷:固定性制造费用一在产品 714
⑤将已销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 已销产品150件应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50×5+100×3.57=607(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607 贷:固定性制造费用一产成品 357 年初未分配利润 250
⑥将已销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从产品销售成本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607 贷:产品销售成本 607 则调整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调整前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调增金额-调减 金额=7258+800-607=7451(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企业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时,月末可采用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是( )。
A.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C.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D.约当产量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企业在产品数量少、成本低时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企业生产均衡,每月末在产品成本基本一致时,在产品成本可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月末可采用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是约当产量法。
某企业2008年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 3300万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3100万元,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为3150万元。则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为( )万元。
A.150
B.200
C.100
D.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3300-3150=150(万元)
对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应当优先选用的将其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是( )。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定额比例法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的全部成本 (如果有月初在产品,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在内)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成本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乙公司有关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资料如下:
(1)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见下表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产量 单位成本 总成本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本月实际
甲 件 45 1039.5 1008 45157.5
乙 件 16 2250 2227.5 35640
可比产品合计
(2) 计划降低额1194元,计划降低率2.08%。
要求:
(1) 编制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列出计算公式)。
(2) 对本月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括评价。
(3) 计算可比产品实际降低额、实际降低率。
(4) 采用连环替代法确定各因素变动影响。
正确答案
编制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单位:元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产量 单位成本 总成本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本月实际
甲 件 45 1039.5 1008 1003.5 46777.5 45360 45157.5
乙 件 16 2250 2227.5 2227.5 36000 35640 35640
可比产品合计 82777.5 81000 80797.5
(2) 计算可比产品实际降低额、实际降低率。
实际降低额=82777.5-80797.5=1980(元)
实际降低率=1980÷82777.5=2.39%。
(3) 采用连环替代法确定各因素变动影响。
分析对象:计划降低额1700元,计划降低率2%。
实际比计划多降低280元,即0.39%。
[*]
解析
暂无解析
甲企业只生产A产品,2012年计划成本和2012年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A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的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计算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对直接人工成本的影响,计算两种因素影响的总额。
正确答案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23.68-30)×100=-6.32×100=-632(元)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23.68×(125-100)=23.68×25=592(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632+592=-4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当工程最终合同价格按承包商的实际成本加一定比率的酬金(间接费)计算的合同是( )。
A.目标合同
B.单价合同
C.成本加酬金合同
D.固定总价合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这是与固定总价合同截然相反的合同类型。工程最终合同价格按承包商的实际成本加一定比率的酬金(间接费)计算。在合同签订时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合同价格,只能确定酬金的比率。由于合同价格按承包商的实际成本结算,所以在这类合同中,承包商不承担任何风险,而业主承担了全部工作量和价格风险,所以承包商在工程中没有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常常不仅不愿意压缩成本,相反还期望提高成本以提高他自己的工程经济效益。这样会损害工程的整体效益。所以这类合同的使用应受到严格限制,通常应用于如下情况:
(1)投标阶段依据不准,工程的范围无法界定,无法准确估价,缺少工程的详细说明。
(2)工程特别复杂,工程技术、结构方案不能预先确定。它们可能按工程中出现的新的情况确定。
(3)时间特别紧急,要求尽快开工。如抢救、抢险工程,人们无法详细地计划和商谈。
为了克服该种合同的缺点,调动承包商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可对上述合同予以改进:事先确定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在目标成本范围内按比例支付酬金,超过目标成本部分不再增加酬金;若实际成本低于目标成本,则除支付合同规定的酬金外,另给承包商一定比例的奖励;成本加固定额度的酬金,不随实际成本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揭示自然利润中心特征的表述是( )。
A.直接面向市场
B.具有部分经营权
C.通常只计算可控成本
D.对外销售产品而取得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自然利润中心是指可以直接对外销售产品并取得收入的利润中心。它本身直接面向市场,具有产品销售权、价格制定权、材料采购权和生产决策权。自然利润中心不仅计算可控成本,也计算不可控成本。
某企业将自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用于在建工程。该批消费品成本为750万元,计税价格为125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万元。
A.875
B.962.5
C.1087.5
D.1587.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应按照产品成本进行结转,不确认收入,但是按照税法的规定应该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将增值税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由于该产品为应税消费品,则需要计算消费税。本题的会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1087.5 贷:库存商品 7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12.5(1250×17%)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125(1250×1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