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系与地月系
- 共45题
超媒体与超文本的区别是______。
A.文档内容不同
B.文档性质不同
C.链接方式不同
D.无区别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超媒体与超文本的区别是文档内容的不同,超文本只包含文本信息,而超媒体则包含了其他表示方式的信息,如图形,声音,动画等。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示地球的日期大约是北半球________日(填出节气),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月球公转到C位置时的月相是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月球公转到a位置时,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是_______。
(4)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冬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2)新月;日地月大致成一线,月球在中间
(3)月食
(4)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一致
(5)观察月全食机会多。由于地球的半径比月球大得多,地影很宽,因此月球进入地影的机会较多, 而
月球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小时。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__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
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1)西;6
(2)北;东经60。(3)11
(4)2
(5)69。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月球基本概况: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8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月球表面的引力也只有地球表面的1/6。月球表面基本上没有大气,月面温度差可以达到300℃以上。月球表面由岩石碎屑和尘埃组成的风化层(月壤)所覆盖,一般厚5~10m,富集的化学元素有H、He、N、C等,初步估算全月球月壤中3He的资源量可达100万~500万吨,3He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清洁、安全而廉价的可控核聚变燃料。组成月球和地球的化学元素相同,月岩中发现的100多种矿物中绝大多数也与地球的矿物相同,只有静海石等5种矿物在地球上未发现过。月球表面没有水体,而月球南北两极的月壤中存在大约66亿吨的水冰。它们是彗星撞击后残留下来的。
材料二:地月系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1)图示时,地表可能观察到_________食现象;与图示时刻相比,当月球运行到P处时,海洋潮汐作用变___________(强或弱)。
(2)从太阳活动影响考虑,B、C、D三地中易观察到极光现象的是________;无线电波通讯易受影响的是________。
(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此刻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表范围是从______度经线向东至______度经线。
(4)月球上有哪些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答出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月;弱
(2)C;D
(3)5:00;45°E;180°
(4)矿产、岩石、太阳能、冰、核能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下图为日食形成原理图。
材料二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在我国形成了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的巨大最佳观测带。 8时12分,重庆合川看到“初亏”,8时16分,湖北罗田看到“初亏”,8时24分,浙江舟山看到“初亏”……太阳逐渐复圆。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和杭州、安徽的铜陵等城市由于观察日食角度好而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1.由材料一可知,日食产生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江舟山的居民看到了日食的全过程,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天,小王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长沙观看,他能看到的是
[ ]
A.月食
B.日全食
C.日环食
D.日偏食
3.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原因最可能是
[ ]
A.观测方法不当
B.观测仪器故障
C.此日上海为阴雨天气
D.预报不准确,上海地区不能观测到日全食
4.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上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试分析其经济活动具体包括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日、地、月三者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挡住了阳光;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2)D
(3)C
(4)观测日食带来旅游观光活动,使餐饮、交通运输、小商品零售等第三产业收入明显增加;观测用品的销售量猛增,最佳观测区经济收入比同期剧增。
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1°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M1至M2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1)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13.2°。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________度。
(2)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时刻要________。
(4)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__________,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________月。
(5)月球从M2位置运行到M3位置约需2天多,据图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约27.3;约27.3
(2)月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一致
(3)蛾眉月;早
(4)新月;朔望
(5)月球公转一周处在M2位置时,地球也在公转轨道上移动了27°多,月球在公转轨道上需再转动27°多才能到达M3位置,重现在M1处人们看到的月相(只要答出地球公转了27°多,或月球还需要再转动27°多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1日下午的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本次探月主要有以下四大科学任务:首先是获得月球表面高分辨率的图象,这个主要是由“CCD”相机来完成,同时通过激光高速器获得月球表面的高层数据,用于制作月球的三维影像图。第二个任务就是探测月球月壤的特性,这个主要是由微波探测仪来完成这项科学任务,同时还要探测月球附近的空间环境的太阳高能离子,由太阳能离子探测器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最后一个也是完成月球表面矿物质以及其他元素分布的研究是由伽玛射线普仪及X射线普仪来完成这个工作。
材料二:
开发月球,要解决空气、水、食物和能防辐射的居住处等问题,其中关键是水,科学家们预测,在月球两极可能有冰冻的水。科学家们已经为月球基地选好了地址,靠近月球南极,那里是永久的白天。
材料三:
(1)获取月球表面高分辨率图像运用的是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____技术,从发回的月面照片看,月
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有阴晴圆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晴圆缺循
环一个周期叫做一个_______月。
(3)材料一中所指的月球附近的空间环境的太阳高能离子是指__________(太阳活动),在地球磁场的
吸引下会形成_________现象。
(4)月球的月壤中含有地球所需的________资源,月球表面还有地球上不具备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环境资源。
(5)简要分析科学家把月球南极附近作为基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gps(遥感);环形山密布;陨石撞击或火山喷发
(2)由于日月地三者位置变化,导致地球上所见月球被照亮部分不断发生变化;朔望
(3)太阳风;极光
(4)矿产;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
(5)附近可能有固态的冰,有助于水的获取;附近时永久的白天,太阳能充沛;附近地势比较平坦等。
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1°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M1至M2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1)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13.2°。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____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_____________度。
(2)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月。
(5)月球从M2位置运行到M3位置约需2天多,据图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7.3天;约27.3
(2)月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一致
(3)娥眉月;早
(4)新月;朔望
(5)月球公转一周处在M2位置时,地球也在公转轨道上移动了27°。月球在公转轨道上需再转动27° 多才能到达M3位置,重现在M1处人们看到的月相(只要答出地球公转了27°多,或月球还需要再转动27°多均可。)
2009年7月22日上午上海将能观察到一次壮观的日全食。读图回答问题。
(1)日全食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形区有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盆地,这里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是我国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遇。在上海、成都、武汉三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城市是_________。同日上午在月球本影扫过地带的邻近地区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则是_________。
(3)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机,在太阳黑子、太阳风、日珥等天文现象中,最有利于观察的是_________现象。
(4)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新月0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2)长江中下游;四川;成都;日偏食
(3)日珥
(4)观察月全食机会多。由于地球的半径比月球大得多,地影很宽,因此月球进入地影的机会较多,而月球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农历八月二十四)18点59分57秒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阅读图文,回答相关问题。
(1)“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当日,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大致为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处,当天的
月相为___________,海洋形成_______(大,小)潮。
(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发射当天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
(3)从“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球表面影像可以看到月面的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虹湾是一片相
对______________的地区。
(4)地球上的人看月球,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②;下弦月;小
(2)文昌;酒泉;文昌
(3)环形山(月坑);地形平坦
(4)月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相同、周期相同
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1°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M1至M2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1)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13.2°。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____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_____________度。
(2)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月。
(5)月球从M2位置运行到M3位置约需2天多,据图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7.3天;约27.3
(2)月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一致
(3)娥眉月;早
(4)新月;朔望
(5)月球公转一周处在M2位置时,地球也在公转轨道上移动了27°。月球在公转轨道上需再转动27° 多才能到达M3位置,重现在M1处人们看到的月相(只要答出地球公转了27°多,或月球还需要再转动27°多均可。)
地月系是指地球与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月球自转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样。
[ ]
正确答案
√
读"地月系示意图(地球、月球上阴影部分为夜,非阴影部分为昼)",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A,B,C,D中处在正午时分的是____地,能看到一轮明月悬于空中的有________两地(不考虑大气影响),正好能够看到太阳西落、月亮东升现象的是____地。
(2)如果日、月、地三者的球心大致位于一直线,那么图示时刻,地表可能观察到________天文现象;从图示时刻起,到月球运行到P处止,约需要经过________天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海洋岸边的潮位高低变化过程依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太阳活动的影响考虑,B,C,D三地中无线电短波通信易受到影响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当天的____时;此刻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表范围是从__________度经线向东到____________度经线。
正确答案
(1)D;BC;A
(2)月食;21;降低、上升、再降低
(3)D;太阳发出的强烈射电使地球上空向着太阳一侧的电离层受到扰动
(4)5点;东经45;18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