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

A.不慎碰翻燃着的酒精灯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灭火

B.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浓NaOH清洗

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物品应置于右盘

D.实验时应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E.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F.使用分液漏斗前须检查其是否漏水.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都能灭火,湿布扑盖既可以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又可隔绝空气,故A正确;

B、稀酸不慎沾在衣服或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擦去,然后用水冲洗,浓NaOH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浓NaOH清洗,故B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物品应置于左盘,故C错误;

D.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D错误;

E.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可能产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对气体进行验纯试验,故E正确;

F.分液漏斗能用来盛放液体,且有活塞,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故F正确;

故答案为:AEF.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倾倒液体

C

取粉末

D

过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闻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用手轻轻扇动使气体进入鼻孔,故A错误;

B.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B正确;

C.取粉末药品要用药匙,不能用手抓,故C错误;

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滤纸应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尖嘴部分紧贴漏斗内壁,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发生在“11.15”的特大火灾中,以下逃生方法最不合适的是(  )

A关紧自家房门,在门上浇水,不让烟火进入屋内

B向楼顶空旷的地方撤离,寻求消防员、直升飞机救援

C不论楼层多高,个人身体素质怎样,从阳台或窗口往外跳下去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安全楼梯匍匐向下撤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关紧自家房门,在门上浇水,防止烟火进入屋内,故A正确;

B.向楼顶空旷的地方撤离,寻求消防员、直升飞机救援,能有效逃生,故B正确;

C.绝对不能从高楼向下跳或乘普通电梯快速逃生,即便是没烧着,但可能被摔死,这种途径绝对不可取,故C错误;

D.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爬行逃生,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C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干抹布擦净即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实验中不慎将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迅速用湿抹布扑灭,可以隔绝空气灭火,故A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以免液体飞溅伤人,故B正确;

C.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则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较强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下列事故预防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钠、钾着火时用水灭火

B点燃氢气前要验纯,点燃甲烷前不必验纯

C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浓硫酸

D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液体飞溅,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钠、钾能够与水反应,所以钠、钾着火时不可用水灭火,可以使用砂子灭火,故A错误;

B.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需要进行验纯,避免纯度不足发生爆炸的危险,故B错误;

C.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故C错误;

D.浓硫酸稀释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操作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A向正在燃烧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B将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废液直接倾倒入下水道

C在点燃或加热可燃气体前检验其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D实验中不慎将浓硫酸滴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清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易使酒精撒出,引起燃烧,甚至爆炸,故A错误;

B.将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废液直接倾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管道,污染水体.废液如果呈酸性,废液中的酸与铁发生置换反应,那么铸铁管下水道被腐蚀;剩余的酸性废液还会污染河流,使河流中的生物死亡,如果含有重金属离子会造成生物中毒,同样如果废液呈碱性,也会污染水体,故B错误;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氧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只有不在爆炸极限之内的纯净的气体才能安全的燃烧,故C正确;

D.浓H2SO4沾在皮肤上,先用抹布擦,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残留的酸液;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清洗,酸碱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灼伤皮肤,且NaOH溶液有腐蚀性,用氢氧化钠溶液会加重伤势,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该先关掉电闸

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C不慎将稀盐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的NaOH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如遇到电线着火,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水去灭火,故A正确;

B、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这样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B正确;

C、不慎将稀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C正确;

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03溶液,不能涂上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冲洗,故A错误;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温蒸干剩余的液体,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是易潮解和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可直接放在纸上称量,故C错误;

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可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浓H2SO4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浓碱具有腐蚀性,不慎洒在衣服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稀硫酸冲洗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稀释浓硫酸时,可往装有一定体积浓硫酸的量筒中,慢慢加入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B错误;

C、水与酒精互溶,酒精灯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而不是在量筒中,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从煤油中取用金属钠必需用镊子,不能用手触摸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B正确;

C、从煤油中取用金属钠必需用镊子,不能用手触摸,手中有水分能与Na反应,腐蚀皮肤,故C正确.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别含有下列各物质的废弃试剂,倒在同一废液缸中不会引起实验室污染或危险的一组是(  )

A氨水和氢氧化钠

B硫酸铵和氯化钡

C硝酸亚铁和盐酸

D电石和盐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氨水和氢氧化钠混合能使氨气挥发,故A错误;

B.硫酸铵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铵,能倒在一起,故B正确;

C.硝酸亚铁和盐酸反应生成NO,NO为空气污染物,则不能倒在一起,故C错误;

D.电石中的杂质和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污染空气,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D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安全第一,该说法合理,故B正确;

C.给锥形瓶、圆底烧瓶等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但是有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加热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C错误;

D.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孔,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不慎将浓碱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硫酸溶液中和

D酒精灯不慎着火,应立即用水灭火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温度对溶液的体积有影响,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正确;

B.由于钡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能够导致人或牲畜中毒,污染地下水,所以不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应该倒入指定的回收缸中,故B错误;

C.将浓碱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硼酸溶液,故C错误;

D.酒精灯不慎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即可以降低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但是不可用水扑灭,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盐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故B错误;

C.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C错误;

D.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获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从实验走进化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