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取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可能会引发火灾,故B错误;

C.用天平称取药品时应用镊子取用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故C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钠性质活泼,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由于钠密度大于煤油和石蜡,所以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和石蜡中,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保存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使用玻璃塞,可以使用橡胶塞,故B正确;

C.浓硝酸见光容易分解,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错误;

D.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容易分解,所以氯水需要避光密封保存,通常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舟山校级期中)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少量金属汞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应立即向汞上撒硫黄粉,然后再清扫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利用沙土铺盖,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则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则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抹布擦拭,再水冲洗,最后涂上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汞挥发的蒸气有毒性,当汞洒落在地面时,由于硫单质能够与汞反应,可以在其洒落的地面上洒上硫粉以便除去汞,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沙子覆盖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迅速用硫磺粉覆盖

D皮肤上沾有苯酚时,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擦洗,再用水洗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沙子不易燃,能将金属钠和空气隔离,起到灭火的作用,故A正确;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B正确;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撒上硫粉,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会损伤皮肤,应用酒精溶液洗去,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实验室废液需经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B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实验室废液中常含有大量氢离子或者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所以需经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故A正确;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检查纯度,避免因纯度不足导致气体爆炸发生危险,故B正确;

C.由于浓硫酸密度大于水,且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热,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

D.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低处的空气中氯气含量较大,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逆风、往高处逃离,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邵阳校级期末)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加热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称量10.05g固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A正确;

B.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引起爆炸,故B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错误;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10.05g固体,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配制240mL2.0mol/L的NaOH溶液,应称NaOH晶体19.2g

B为防止药品污染,用剩的金属钠放入垃圾桶中

C用25 mL量筒量取22.6 mL盐酸

D用托盘天平称取8.75 g食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实验室没有240mL容量瓶,应选择250mL容量瓶,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NaOH)=0.25L×2mol•L-1×40g/mol=20.0g,故A错误;

B.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放入垃圾桶中存在安全隐患,故B错误;

C.量筒量取时能精确到0.1mL,可量取22.6 mL盐酸,故C正确;

D.天平精确到0.1g,无法称取8.75 g食盐,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从人身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不要对着自已和别人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氢气,然后再加热氧化铜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故A正确;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防止试管炸裂,是处于安全考虑,故B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不要对着自已和别人,是处于安全考虑,故C错误;

D.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氢气,排出空气,防止因氢气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是处于安全考虑,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实验中,下列的操作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用蒸发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稀释稀硫酸时,应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用玻璃棒引流进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正确;

B.对于液体的加热,沸腾时易暴沸,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故B正确;

C.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水的沸点较低,可用蒸馏法可到蒸馏水,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菏泽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头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C实验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瓶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钠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生成具有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钠,若取金属钠量过大,反应中会因反应剧烈使溶液飞溅,造成伤害,故A错误;

B.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首先是金属熔化,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故B正确;

C.从试剂瓶中取出并切下使用的钠块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故C错误;

D.钠与手接触,手上的水分与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对手有腐蚀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实验室中进行可燃性气体燃烧性质实验时,必须先验纯,后点燃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用硫酸或盐酸冲洗,硫酸和盐酸也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B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必须先验纯、后点燃,故C正确;

D.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应改为烧杯中进行,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电线短路失火时,要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钠失火时,用沙扑火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布拭去,然后涂上稀NaOH溶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汽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A错误;

B.水溶液能够导电,电线短路失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B错误;

C.钠性质很活泼,能和水、氧气反应,所以为防止钠燃烧,必须隔绝空气和水,一般用细沙覆盖灭火,故C正确;

D.不慎将浓浓硫酸溅在皮肤上时,要首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C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浓硫酸溶于水并放热,且具有强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不能立即停止加热,应先将导管取出,防止发生倒吸,故B错误;

C、当出现CO中毒时,中毒者缺氧,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故C正确;

D、含硫酸的废液没有经过处理后不能直接倒入水槽,应先导入废液缸中集中回收处理,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室做化学实验,发生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火

B实验台上的酒精灯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火

C皮肤溅上浓硫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磺粉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钠和水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且钠燃烧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都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所以不能用水灭火,可用沙土覆盖,故A正确;

B.油或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如果油或酒精着火时用水扑灭,油或酒精会浮上来,使燃烧更旺,所以如果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水扑灭,不能用水泼灭,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如果浓硫酸溅到手上,要先立即用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由于硫磺能够与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黄粉,避免汞挥发影响人的健康,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铺盖,故A正确;

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浸泡,应用大量水冲洗,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获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从实验走进化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