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别人

C大量有毒易燃气体在室内扩散,应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实验中不慎将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迅速用湿抹布扑灭,可以隔绝空气灭火,故A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以免液体飞溅伤人,故B正确;

C.打开排风扇开关,易产生电火花,从而引起爆炸,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较强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以及事故处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实验室里少量金属钠着火,应立即用泥沙灭火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碱液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配制Na0H溶液时,把Na0H固体放在天平左边托盘的滤纸上称量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人一定体积的水,边搅拌边慢慢加人浓硫酸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Na的性质活泼,易与水反应、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或加热时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但可用泥沙灭火,故A正确;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称量NaOH固体应放到小烧杯里,不能放到滤纸上称量,故C错误;

D.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应改为烧杯中进行,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A.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B.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

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

D.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E.在铁粉存在下用溴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时,无需加热

F.取1mL 20%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约5min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可检验蔗糖是否发生了水解

G.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若热效应不明显,溶解的操作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Ⅱ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通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少量水的存在,然而,无水硫酸铜的吸湿性很强,需要时须现制现用.

方法Ⅰ:取2药匙细小的硫酸铜晶体置于______中研碎后放入坩埚,将坩埚放在泥三角上用小火慢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最后将坩埚移入______中进行冷却.

方法Ⅱ:取2药匙研碎的硫酸铜晶体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浓硫酸(质量分数不低于98%),并用玻璃棒搅拌,静置5min后倾去浓硫酸,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倒在滤纸上晾干.

【交流与讨论】

(1)方法Ⅰ中,加热温度稍高时会出现变黑现象,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法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为了不浪费药品,对无水乙醇洗涤液进行再生的方法是______,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瓶、接液管、锥形瓶、酒精灯、______等.

(3)用制得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现固体变蓝外,还发现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对此你有何猜想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ⅠA.滴定用的锥形瓶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否则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使的待测液的浓度偏高,滴定管要用所盛溶液润洗,否则溶液浓度变小,故A错误; B.在粗盐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溶解;在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故B正确;

C.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实际体积减小,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故C正确;

D.FeCl3溶液易发生水解,溶于较浓盐酸中可抑制水解,故D正确;

E.在铁粉存在下用溴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时,无需加热故E错误;

F.该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应加氢氧化钠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故F错误;

G.量筒不能用来稀释和配置溶液,故G错误;

故选BCD;

Ⅱ.方法Ⅰ.研碎物体在研钵中进行,硫酸铜易吸水,在干燥器中冷却,故答案为:研钵;干燥器;

【交流与讨论】

(1)在方法甲中,加热温度过高时,由于CuSO4•5H2O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黑色的CuO,导致产品变黑.故答案为:CuSO4•5H2O CuO+SO3+5H2O或CuSO4•5H2O CuO+H2SO4+4H2O也可;

(2)方法乙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吸取CuSO4•5H2O晶体中的水,再用无水乙醇洗掉CuSO4吸附的少量浓硫酸,从而得到无水硫酸铜.再生无水乙醇可通过加入CaO(生石灰)进行蒸馏的方法实现.根据蒸馏装置即可确定所需的玻璃仪器还应有酒精灯、冷凝管,故答案为:吸水剂;加CaO后蒸馏(或蒸馏也可);冷凝管;

(3)气泡的产生是由H2O2在Cu2+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O2所致,故答案为:铜离子(或硫酸铜)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用黄沙扑灭

B少量浓硫酸溅到手,马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

C金属钠着火,用CO2灭火

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沙子不燃烧,能隔绝空气,可用来灭火,故A正确;

B.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

C.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反应,则不能用二氧化碳、水灭火,故C错误;

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故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可能引起爆炸,故A错误;

B.读数时平视,视线与凹液面相切,故B正确;

C.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固定加热,故C错误;

D.蒸发皿温度较高,应用坩埚钳取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洒精灯

B

  称量10.05g固体

C

   液体加热

D

    倾倒液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添加酒精时一定要借助小漏斗,以免将酒精洒出.燃着的酒精灯,若需添加酒精,必须熄灭火焰,否则,很易着火,造成事故. 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为了防止药品污染或腐蚀托盘,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克,不能称量出10.05克固体药品,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防止沸腾溅出,试管内液体不得超过其体积的,并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一放:将瓶塞倒放桌上;一向:手心向作标签;二倾:试剂瓶和试管都倾斜;三靠 倒完后,管口与瓶口靠三下;图中操作手心未向标签,倾倒液体时试管口也没有与瓶口相靠,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必须用水浴加热

B粗铜精炼时将粗铜连接电源负极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制取乙酸丁酯时,不需要水浴加热,直接加热即可,故A错误;

B.粗铜精炼时将粗铜连接电源正极,故B错误;

C.手指上沾上苯酚,用热水清洗会造成烫伤,故C错误;

D.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春•绵阳校级月考)春运期间,一些易燃、易爆、剧毒品、腐蚀品等,严禁带上客车.在下列化学药品中允许带上客车的是

(  )

A浓硫酸

B氰化钾

C汽油

D漂白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易燃物、易爆物、腐蚀品和危险品等对旅客的安全造成了威胁,所以要严禁携带,

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允许带上客车,故A错误;

B.氰化钾是剧毒品,0.2g就可使人致死,不允许带上客车,故B错误;

C.汽油是易燃物,不允许带上客车,故C错误;

D.漂白粉是消毒剂,属于生活用品,可以带上客车,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普宁市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

B为了不造成浪费,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A正确;

B.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药品,故B错误;

C.100ml量筒精确到1ml,无法量取8.5ml的水,且误差较大,故C错误;

D.用燃烧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会洒出,造成失火,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萧山区期末)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向浓硫酸中加水可得到稀硫酸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氯气有毒,能和弱碱性的肥皂水反应,故A正确;

B.金属钠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一般用沙土覆盖,故B错误;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C错误;

D.在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B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C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金属钠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扑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用试管加热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可以直接加热,故A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要先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B错误;

C.碱液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应立即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故C正确;

D.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因此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应用沙子盖灭,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实验室中进行可燃性气体燃烧性质实验时,必须先验纯、后点燃

C酒精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

D稀释浓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再在搅拌下缓慢加入浓硫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必须先验纯、后点燃,故B正确;

C.酒精可溶于水,且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不能用水灭火,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从而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为防止药品变质而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A不选;

B、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爆炸,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B选;

C、为防止装置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C不选;

D、为防止药品变质,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安全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

A用分液漏斗分离甘油和水的混合物

B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杂质

C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甘油和水互溶,不分层,故A错误;

B.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用酒精溶液清洗,故C错误;

D.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爆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水火无情.下列物质(或存放仓库)着火时,可以直接用水扑灭的是(  )

A植物油

B电石

C棉被、衣物

D过氧化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植物油密度比水小,不能用水灭火,故A错误;

B.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是可燃性气体,故B错误;

C.棉被、衣物可用水灭火,可降低温度,故C正确;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燃烧更剧烈,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获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从实验走进化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