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共39811题
(5分)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1)同位素 ; (2)同素异形体 ;
(3)同系物 ; (4)同分异构体 ;
(5)同一物质 。
正确答案
C A D EF G
略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氮原子。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都含有氧元素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而氮气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3)2CO+2NON2+2CO2 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本题用模型来模拟化学反应,不但直观,而且形象。既能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每两个一氧化氮分子和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氮气分子
分类思想以及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和手段。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F组中物质除了Cl2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D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呈弱碱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D组中的NaOH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Cl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以Fe(OH)3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①该红褐色胶体中Z(OH)3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
②FeCl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Fe(OH)3红褐色胶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NO2
(3)NH3·H2ONH4++OH-
(4)Al3++4OH-=AlO2—+2H2O或Al(OH)3+ OH-=AlO2—+2H2O
(5)①1~100 nm ②Fe3++3H2O Fe(OH)3(胶体)+3H+
(1)分析两组物质与水的反应情况可知,第一级分类标准是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O2与水反应时,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3)D组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是NH3·H2ONH4++OH-;(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NaOH溶液,因为过量的NaOH会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Al3++4OH-=AlO2—+2H2O或Al(OH)3+OH-=AlO+2H2O;
(5)①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1~100 nm;②生成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H2OFe(OH)3(胶体)+3H+。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正确答案
A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同样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①不正确。是否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②正确。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类,若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00nm的是浊液,介于1nm和100nm之间的是胶体,③不正确。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溶于水和受热熔化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④不正确,所以答案选A。
在火山喷发时熔岩喷涌、浓烟滚滚,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许多含硫元素的气体,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出现。除此之外,自然界理还有哪些含硫的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是以怎样形式存在的?
正确答案
在自然界,游离态的天然硫(也叫自然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以化合态存在的硫分布很广,主要是硫化物和硫酸盐,如黄铁矿(也叫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等等。硫的化合物也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煤和石油里都含有少量硫。硫还是某些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探究某一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首先从游离态和化合态两大条件出发,然后再考虑处于游离态和化合态的具体单质和化合物,在考虑游离态的单质时,要注意有的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在考虑化合物时,则要注意化合物的类别以及该元素与其他元素所形成的各种化合物。
(1)有下列物质:①Fe ②CO2③Na2O ④Cu(OH)2⑤MgCl2
⑥NH4Cl ⑦H2SO4⑧C2H5OH(酒精)⑨HF ⑩NH3·H2O(用序号作答)。
按组成进行分类,酸有 ,碱有 ,盐有 。
上述物质中,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
NaHCO3: 。
正确答案
(1)⑦⑨, ④⑩, ⑤⑥, ③④⑤⑥⑦⑨⑩, ②⑧。
(2)NaHSO4 =Na++H++SO42-; NaHCO3 =Na++HCO3-
试题分析:(1)酸有⑦H2SO4和⑨HF。碱有④Cu(OH)2,⑩NH3·H2O为弱碱。盐有⑤MgCl2,⑥NH4Cl。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为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有③Na2O ④Cu(OH)2⑤MgCl2⑥NH4Cl ⑦H2SO4⑨HF ⑩NH3·H2O;非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有②CO2和⑧C2H5OH(酒精)。
(2)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H++SO42-;而碳酸氢钠也为强电解质,但是碳酸氢根为弱酸的酸根,不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HCO3-
点评:本题在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时抓住都属于化合物,如果是导电的单质,如铁,是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第(2)问中,硫酸氢根为强酸的酸根能拆,但是碳酸氢根为弱酸的酸根不能拆。
(12分)以下都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物质,请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①干冰 ②氧化钙 ③墨水 ④大理石 ⑤盐酸 ⑥硝酸 ⑦澄清石灰水
⑧氯化钙溶液 ⑨氯化银沉淀 ⑩有尘埃的空气 ⑾硝酸银溶液
⑿稀豆浆 ⒀纯碱溶液 ⒁水 ⒂Ca(NO3)2溶液
(1)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
(3)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酸、碱、盐、氧化物相关知识,结合下图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完成以下问题,已知物质A、B、C、D、E的组成中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①②③④⑤⑥代表反应序号,且物质A是一种氧化物,E难溶于水,以下转化反应中所有反应物、生成物均来自于上述15种物质或其溶液。
a)要实现如图所示的各物质之间的变化,用到次数最多的试剂是 ____(填试剂名称)
b)写出符合反应⑤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写出反应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上述6个反应从类型上看,有一个与其他5个不相同,它是反应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正确答案
(1)①②⒁ (2)③⑩⑿ (3)②⑥⑨⒁ (4)① (以上每空全部答对得1分)
(5)(共8分) a)盐酸(1分) b)Ca(NO3)2 + Na2CO3 ="=" CaCO3↓ + 2NaNO3 (2分)
c)CaO + 2H+ ="=" Ca2+ + H2O 2分) CaCO3 + 2H+ ="=" Ca2+ + H2O + CO2↑(2分) d)① (1分)
(1)由两种元素形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答案是①②⒁。
(2)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所以答案是③⑩⑿。
(3)(4)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而在上述条件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所以答案分别是②⑥⑨⒁、①。
(5)根据物质的选择可判断A是氧化钙,E是碳酸钙。碳酸钙能溶于酸中,所以C是钙盐,B是氢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其余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将下列物质分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NH3•H2O ②空气 ③Mg ④CuO ⑤HNO3 ⑥碘酒 ⑦NaOH ⑧纯碱 ⑨金刚石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定义分析:
①NH3•H2O是电解质;
②空气是混合物;
③Mg是单质;
④CuO是氧化物;
⑤HNO3是酸,属于电解质;
⑥碘酒是混合物;
⑦NaOH是强碱,属于电解质;
⑧纯碱是盐,属于电解质;
⑨金刚石是单质;
故答案为:②⑥; ④; ⑤;⑧;③⑨;①⑤⑦⑧.
(10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右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只需填一种)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离子方程式 ;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
正确答案
(10分)(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 ③NaOH ⑥K2CO3(合理即可) (4分)
(3)2OH—+ CO2 === CO32—+ H2O (2分)
(4)2Na2O2+2CO2===2Na2CO3+O2 (2分)
2Na2O2+2H2O===4NaOH+O2↑ (2分)
(1)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图示可知,该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
(2)②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所以属于酸的可以是硝酸、硫酸、碳酸或醋酸等。
③溶于水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因此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⑥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NH4+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因此可以是碳酸钠,硝酸钠、硫酸钠等。
(3)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即得到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 CO2 === CO32—+ H2O。
(4)过氧化钠能吸收CO2和水蒸气,生成氧气,因此可用作氧气的来源,反应的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
(6分)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下列各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请将其挑出来,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6分:答案合理均可)(1)NO,是化合物其它是单质(或Mg固体,其它气体)
(2) CH4,是气体其它是固体(或CH4是有机物,其它是无机物)
(3) NH3·H2O,是碱其它是酸
试题分析:(1)根据四种物质组成和性质可知,NO是化合物,其余都是单质;或者Mg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
(2)根据四种物质组成和性质可知,甲烷是气体,其余都是固体。
(3)根据物质的组成可知,氨水是碱,其余物质都是酸。
点评:物质的分类关键是确定好分类标准,然后才能逐一分析。
( 3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有一种在分类上与另外几种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特点,将不同于其他物质的那种找出来(把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HCl、HNO3、H2SO4、HClO3:
(2)BaSO4、NaCl、CaCO3、AgCl:
(3)KCl、NaNO3、H2SO4、H2O:
正确答案
(3分)(1)HCl (2)NaCl (3)H2O
试题分析:(1)中后三种都是含氧酸,而盐酸是无氧酸,所以答案是HCl;(2)中氯化钠是易溶于水的,而另外三种都是难溶性物质,故答案是NaCl;(3)水是弱电解质,而另外三种都是强电解质,因此答案是H2O。
点评:物质的分类,关键是搞清楚分类标准,然后才能判断。
(4分)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⑴ 同位素 ,⑵ 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⑶ 同系物 ,⑷ 同分异构体 。
①氧气(O2)与臭氧(O3);② 16O、17O和18O; ③.CH4和CH3CH2CH3;
④和
⑤ 淀粉和纤维素
正确答案
(1) ② (2)① (3) ③ (4) ④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答案是②;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因此答案是①;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互称为同系物,所以答案是③;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因此答案是④。
现有下列物质:①碳酸氢钠②氧化钠③SO2④铁⑤氧气⑥氢氧化钙⑦硫酸 ⑧乙醇
以上物质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①碳酸氢钠是盐属于纯净物,
②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纯净物,
③SO2和碱反应生成沿河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是纯净物,
④铁,为单质属于纯净物,
⑤氧气属于单质是纯净物,
⑥氢氧化钙是碱属于纯净物,
⑦硫酸属于酸是纯净物,
⑧乙醇是有机物是纯净物;
综上所述:属于单质的是④⑤,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③,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②,属于酸的是⑦,属于碱的是⑥,属于盐的是①,
故答案为:④⑤;③;②;⑦;⑥;①.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是 。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 。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 和 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 ③NaOH ⑥K2CO3(合理即可)
(3)2NaOH+CO2=Na2CO3+H2O
(4)2Na2O2+2CO2=2Na2CO3+O2(或2Na2O2+2H2O=4NaOH+O2↑)
(5)CaCO3 稀盐酸 把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生成的气体为CO2
(1)常见的分类法有两种: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图为树状分类法。(2)酸可填写H2S、H2SO4、HNO3、H2CO3、H2SO3中的一种,碱可填写KOH、NaOH、NH3·H2O中的一种,盐可填写K2SO4、K2CO3、NH4NO3、Na2SO4、Na2CO3、Na2SO3等中的一种。(3)C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4)Na2O2和H2O、CO2反应都能产生O2。(5)Ca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下列三组物质进行研究:
A.HCl H2SO4 H2CO3 HNO3
B.溶液 水 悬浊液 胶体
C.Na2CO3 NaNO3 AgNO3 Ba(NO3)2
请你帮他们完善下列空白:
Ⅱ.现有下列物质:①铝 ②氢氧化铁胶体 ③氯化氢 ④SO2 ⑤NaHSO4固体 ⑥Ba(OH)2固体 ⑦稀硫酸 ⑧醋酸 ⑨烧碱 ⑩熔融NaNO3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编号)
(2)①与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a)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的颜色逐渐变 (填“深”或“浅”),这表明 。
(b)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现象是_______ _______;
(4)向Ba(OH)2溶液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为止,写出此步的离子方程式 。
正确答案
HCl(1分); 水(1分); 硝酸盐(1分);
(1)(每题有多个并列的答案,有错就不给分)
(1分); (1分); (1分);
(2)2Al+2OH¯+2H2O=2AlO2¯+3H2↑(2分);
(3)深(1分); 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1分);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1分),后沉淀逐渐溶解,最终溶液呈黄色(1分);(本题全对得2分)
(4)Ba2++OHˉ+H++SO42ˉ=BaSO4↓+H2O(2分);
试题分析: Ⅰ、HCl是无氧酸; 水是纯净物; 除了碳酸钠都是硝酸盐;
Ⅱ.(1); ; ;
(2)2Al+2OH¯+2H2O=2AlO2¯+3H2↑;
①Fe(OH)3胶粒带正电,通电时带正电荷的粒子向阴极移动,阴极附的颜色逐渐变深;
②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阴离子SO42-中和了 Fe(OH)3胶粒所带的正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形成红褐色沉淀,随着硫酸的加入,H+与Fe(OH)3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使沉淀溶解,故答案为: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电解质使Fe(OH)3胶体聚沉,随着硫酸的加入,H+与Fe(OH)3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使沉淀溶解;
(4)Ba2++OHˉ+H++SO42ˉ=BaSO4↓+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