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1)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             (填序号)  

A.交叉分类法     B. 树状分类法

(2)以H、O、S、N、K、B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写于下表相应类别中:

(3)从上表酸及氧化物中各选出一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并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2分)(1)B(2分)

(2)(各2分)

(3)BaO+H2SO4=BaSO4↓+H2O(或K2O+H2SO4=K2SO4+H2O,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各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特点,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__      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   ____

(3)H3PO4、H2SiO3、HCl、H2SO4:_____  _

(4)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____   ___

正确答案

(1)NaClO  (2)Cl2  (3)HCl  (4)空气

试题分析:物质分类要找准分类依据。(1)NaClO为含氧酸盐,其他为无氧酸盐;(2)Cl2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3)HCl为无氧酸,其他为含氧酸;(4)空气为混合物,其他为纯净物。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 ②铝 ③Cu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⑩Al2(SO43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

(2)写出 ⑥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17.1g⑩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SO42-的粒子数为______,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4)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如金属铝,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以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如氧化铜、‘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根据混合物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混合物分为溶液(如氨水、稀硝酸)浊液和胶体(如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三种,化合物在水溶液或是熔融态下是否导电,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如CuO、H2SO4、Ba(OH)2、Al2(SO43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

(2)酸和碱之间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钡和硝酸之的反应为:Ba(OH)2+2HNO3=Ba(NO32+2H2O,故答案为:Ba(OH)2+2HNO3=Ba(NO32+2H2O;

(3)硫酸铝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17.1gAl2(SO43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SO42-的粒子数为×3×6.02×1023=9.03×1022,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c===0.6mol/L,故答案为:9.03×1022,0.6mol/L;

(4)少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和强碱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即Ba(OH)2+CO2=BaCO3↓+H2O,

故答案为:Ba(OH)2+CO2=BaCO3↓+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有__________。

①O2和O3 ②35Cl和37Cl ③CH3CH3和CH3CH2CH3

④CH3CH2CH(CH3)CH2CH3和CH3CH2CH(CH3)CH(CH3)CH3

⑤氯仿和三氯甲烷

⑦CH3(CH2)2CH3和(CH3)2CHCH3      ⑧CH3CH(CH3)CH3和CH(CH3)3

正确答案

②,①,③④,⑦⑧,⑤⑥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②属于同位素。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因此①是同素异形体。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即③和④分别属于同系物。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属于⑦和⑧分别属于同分异构体。结构和性质均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因此⑤和⑥分别属于同一种物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将下列无机化合物进行了分类。

 

(1)请仔细观察表格中的物质类别,从K、H、O、C、N五种元素中任选两种或三种组成合适的物质,将化学式分别填在表中②、④、⑥、⑩后面的横线上。

(2)⑦和⑧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⑦通入③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⑨极易溶于水并电离出氯离子,大多数含氯离子的盐溶于水后也能电离出氯离子。检验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NO3 KOH K2CO3 NH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SO2+Na2O=Na2SO3

(3)SO2+2OH=SO32-+H2O(或SO2+OH=HSO3-)

(4)取少量被检验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1)K、H、O、C、N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属于酸的有HNO3、H2CO3等,属于碱的有KOH,属于盐的有KNO3、K2CO3以及铵盐,属于氧化物的有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K2O、H2O等,属于氢化物的有NH3、H2O、烃等。

(2)SO2与Na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a2O=Na2SO3

(3)SO2通入NaOH的水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为SO2+2OH=SO32-+H2O或SO2+OH=HSO3-

(4)检验氯离子时可以取少量被检验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做化学实验时,我们经常遇到铁,请依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铁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2)在哪些实验中用到了铁?这些实验中铁发生了什么反应?试写出相关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3)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代替铁完成这些实验?

正确答案

(1)属于金属单质;(2)①在氧气或氯气中点燃:3Fe +2O2Fe3O4,2Fe + 3Cl22FeCl3;②制取氢气:Fe +2HCl=FeCl2 + H2↑;③置换铜:Fe +CuSO4=FeSO4 + Cu;④在物理上测定导电性试验,铁是点的良导体等。(3)可以用锌、铝代替铁完成这些实验。

本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铁有哪些性质,二是铁属于什么类别的物质。由于铁属于金属单质,则金属单质一般有4个通性,分别是:①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②与非氧气的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无氧酸盐,③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④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当然与之活泼性相近的金属锌、铝也具有此类的性质,故有时可用它们代替。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分类方法是研究物质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

(1)对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S(氢硫酸)进一步分类时有多种分类角度,请你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是        ,与HCl同属一类的是         

(2)根据物质的树状分类,PH3的物质类别是          

A. 磷酸盐    B. 磷化物    C. 氢化物

(3)氧化钙、氢氧化钙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共同点是    ,由此可得出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根据上述信息的启示,N2O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1)略   (2)PH3的物质类别是BC

(3)共同点是 都能生成盐和水(产物一样)

离子方程式是N2O5+2OH-=2NO3-+H2O

(1)按是否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分数,与HCL同属一类的是:HNO3(硝酸)、

(2)根据物质的树状分类,PH3的物质类别是磷化物或氢化物;

(3)氧化钙、氢氧化钙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共同点是都能生成盐和水(产物一样);

N2O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2O5+2OH-=2NO3-+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1)(3分)下列各组物质中:   ③H2O和 D2O ④ CH3CH3和CH3CH2CH2CH3   ⑤  CH3-CH2-OH和CH3-O-CH3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        __;  互为同素异形体是:____         __;

互为同分异构体是:___               ___。

(2)(5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FeSO4 + KNO3 + H2SO4 === K2SO4 + Fe2(SO4)3 +  NO↑+ H2O

①氧化产物为              

②当电子转移了0.3mol时,有         g氧化剂参加反应

正确答案

(1)②;①;⑤(各1分)

(2)6 FeSO4 + 2KNO3 + 4H2SO4 === 1K2SO4 + 3Fe2(SO4)3 +  2NO↑+ 4H2O(2分)

①Fe2(SO4)3(1分)        ②10.1(2分)

(1)同位素的定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即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

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即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单质;

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即同分异构体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

(2)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Fe由+2价升高到+3价,N由+5价降低到+2价,

则(3-2)×6=(5-2)×2,即FeSO4系数为6,Fe2(SO4)3系数为3,KNO3、NO系数均为2;再利用K原子守恒,得K2SO4系数为1;再利用S原子守恒,得H2SO4系数为4;再利用H原子守恒,得H2O系数为4;最后,可利用O原子守恒检查配平是否正确;

①Fe元素由+2价升高到+3价,被氧化,得氧化产物Fe2(SO4)3

②N元素由+5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做KNO3氧化剂,在方程式中转移了6个电子,

即:2 KNO3 — 6e-

2      6

n(KNO3)   0.3mol,得:n(KNO3)="0.1" mol,则m(KNO3)=" 0.1" mol×101g.mol-1=10.1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①现有下列物质:①盐酸 ② 纯碱③豆浆④烧碱⑤干冰⑥食盐水⑦氢气⑧泥水。

请根据它们所属的类别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盐酸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豆浆是胶体、烧碱是NaOH,属于碱、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食盐水是氯化钠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氢气是单质、泥水属于悬浊液。

点评:胶体按分散剂状态分可分为气溶胶(如云、雾、烟等)、液溶胶(氢氧化铁胶体、豆浆、血液、墨水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现有以下物质:

aNaCl晶体;b液态SO3;c液态的醋酸;d汞;eBaSO4固体;f纯蔗糖;g酒精;h熔化的KNO3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写相应的字母):

①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②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③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④以上共价化合物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正确答案

(1)①dh ②aceh ③bfg ④bc (2)③⑥

(2)①酸性氧化物也有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不正确;②非金属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不正确;③正确;④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不正确;⑤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酸,不正确;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故正确;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也可能不能与碱反应,如CO、NO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从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是(写化学式)

(1)Na2O CaO SO2 CuO ______

(2)NaCl KCl NaClO3 CaCl2 ______

(3) NaHCO3 Ca(HCO3)2 NH4HCO3 K2CO3______

正确答案

(1)SO2 

(2)NaClO3(3) K2CO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浓硫酸(98%),②无水氯化钙,③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CoCl2·6H2O呈粉红色],④五氧化二磷,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等。

(1)写出制取干燥剂碱石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3)上述干燥剂中,不宜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的是______。

(4)上述①~④,其主要化学成分依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各物质所属的类别)。

正确答案

(1)CaO+H2O=Ca(OH)2、Ca(OH)2CaO+H2O

(2)B  (3)⑤ (4)酸 盐 氧化物 氧化物

浓硫酸是H2SO4与水的混合物,在物质分类中属于酸;无水氯化钙是纯净物;变色硅胶是SiO2和CoCl2的混合物;P2O5是纯净物;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4分)现有以下5种物质:H2O、SiO2、CaO、Na2O2、Al2O3

(1)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试写出任意一种合理的分类方法):

                                                                        

(2)上述物质中有些可以两两反应,试写出一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4分)

(1)H2O常温常压为液体,其余均为固体(或Na2O2为过氧化物,其余为氧化物;2分)

(2)2Na2O2+2H2O=4Na+4OH+O2↑ (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①C+O2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②CO2+H2OH2CO3③CO2+Ca(OH)2===CaCO3↓+H2O

④Fe+2HCl===FeCl2+H2

⑤CaO+2HCl===CaCl2+H2O

⑥Ca(OH)2+2HCl===CaCl2+2H2O

⑦CaO+H2O===Ca(OH)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9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上述分类方法叫做                 ,类别1除④⑥外还有                 

写出类别2的名称                 

(2)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往100 mL烧杯中加入50 mL水并加热至沸腾,                 

②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从外观上很难进行区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

B.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正确答案

(9分)

(1)树状分类法⑦⑨  非电解质

(2)①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

②AC

试题分析:本题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胶体等概念的考查。

(1)简单分类方法有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该分类是树状分类法;铜、二氧化碳、氯化铵、、熟石灰、碳酸钙、、醋酸、金刚石中单质是铜和金刚石,化合物中不能导电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虽然可以导电,但实际导电的是碳酸,二氧化碳本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2)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中注意的问题:①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②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③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加热煮沸到有红褐色溶液出现就停止加热,但不宜长时间加热。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是由它决定的。胶体与溶液的外观相似,一般用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

点评:判断电解质的方法:就是看物质类别,只要是酸、碱、盐、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如MgO、Al2O3)及水,则是电解质;除此之外的化合物绝大多数是非电解质,如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酒精和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只要把握住分类方法、电解质的概念及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胶体的性质,本题可以很快解决,属于简单题。

下一知识点 : 金属及其化合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