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下列物质:①Na2CO3      ②铜        ③氯化氢   ④CO2     ⑤NaHSO4  ⑥Ba(OH)2   ⑦氢氧化铁胶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KI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2)上述某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离子反应:H+OH= H2O,写出其中一个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⑩的稀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①③⑤⑥⑩    ①⑤⑩    ④   ⑦⑧⑨  (该小题各空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Ba(OH)2+2HCl = BaCl2+2H2O或  Ba(OH)2+2HNO3 = Ba(NO3)2+2H2O

(3)O2 + 4I + 2 H2O = 2I2 + 4OH

试题分析:(2)符合离子反应H+OH= H2O应为强酸和强碱反应,且不能生成沉淀、气体等产物,所以应用氯化氢、稀硝酸于Ba(OH)2反应;(3)碘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根据题意其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为中性环境,方程式为O2 + 4I + 2 H2O = 2I2 + 4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6种物质:SO2、SiO2、CaO、MgO、Fe2O3、Na2O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的食醋和淀粉溶液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用________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正确答案

(1)①SO2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

②Na2O2是过氧化物,其余为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CaO+SiO2 CaSiO3(或MgO+SO2 MgSO3等其他合理答案) Na2O2+SO2=Na2SO4

(3)

(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

(4)溶液 胶体 丁达尔效应

详见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下列物质:①H2SO4、②空气、③H2O、④HNO3、⑤CuSO4•5H2O、⑥碘酒、⑦NaHCO3、⑧KCl、⑨CO,请用序号填空:

其中,(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酸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属于盐的是      

正确答案

(1) ②⑥;(2) ①④;(3) ③⑨;(4) ⑤⑦⑧。

试题分析:①H2SO4是酸;②空气是混合物;③H2O是氧化物;④HNO3是酸;⑤CuSO4•5H2O是盐;⑥碘酒水混合物;⑦NaHCO3是盐;⑧KCl是盐;⑨CO是氧化物。故(1)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⑥;(2)属于酸的是①④;(3)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⑨;(4)属于盐的是⑤⑦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各组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 金刚石和石墨

1H、2H、3H;

③ CH4和C10H22

④乙烷和(CH3)2CHCH2CH3

⑥ CH3 (CH2) 3 CH3

(1) 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3)互为同系物的是          ; 

(4)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5) 互为同位素的是      

正确答案

(6分)(1)⑤. ;⑵ . ⑥;⑶ .③④ ;⑷. ① ;⑸. ②

试题分析:(1)性质和结构都完全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所以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答案选⑤。

(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CH3 (CH2) 3 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选⑥。

(3)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互称为同系物,则互为同系物的是CH4和C10H22和乙烷和(CH3)2CHCH2CH3,答案选③④。

(4)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所以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金刚石和石墨,答案选①。

(5)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互为同位素的是1H、2H、3H,答案选②。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以及同一种物质含义、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方程式已配平):

Cu + 2H2SO4(浓) ="=" CuSO4+A↑+2H2O     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

(1)A物质可以导致酸雨的形成。则A应该属于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    b. 碱    c. 盐    d. 酸性氧化物    e. 碱性氧化物

A物质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此反应中_______(填写化学式)失去电子。

(2)学习了分类法后,甲同学把下列物质分为一类:CuSO4溶液、CuSO4·5H2O、Cu(OH)2、液态O2。你认为甲同学分类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判断,下列反应能生成CuSO4的是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写)。

a.金属+酸    b. 金属氧化物+酸    c. 碱+酸    d. 盐+酸

(3)将反应后所得到的Cu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请写出此过程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7分)(1) d ; SO2;(各1分)

(2)均含有氧元素,或者均为蓝色物质(答案合理即可)(1分)

(3)abcd       (2分)

(4)Ba2++SO42-+2OH-+Cu2+=Cu(OH)2↓+BaSO4↓    (2分)

试题分析: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方程式已配平):

Cu + 2H2SO4(浓) ="=" CuSO4+A↑+2H2O     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

(1)A物质可以导致酸雨的形成。则A应该属于d。

a.酸    b. 碱    c. 盐    d. 酸性氧化物    e. 碱性氧化物

A物质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此反应中 SO2失去电子。

(2)学习了分类法后,甲同学把下列物质分为一类:CuSO4溶液、CuSO4·5H2O、Cu(OH)2、液态O2。你认为甲同学分类的标准是均含有氧元素,或者均为蓝色物质。根据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判断,下列反应能生成CuSO4的是abcd。

a.金属+酸    b. 金属氧化物+酸    c. 碱+酸    d. 盐+酸

(3)将反应后所得到的Cu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请写出此过程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2OH-+Cu2+=Cu(OH)2↓+BaSO4↓。

点评:此题是多知识的融合,每一问可以自成一个小题。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能熟记基本物质的化学性质,此题便不难解决。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生石灰,②固体氢氧化钠,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④五氧化二磷,⑤无水氯化钙,⑥浓硫酸,⑦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全部

(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下列气体中,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2        B.HCl        C.NO2        D.NH3        E.NO

(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上述干燥剂中,仅有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干燥效率高,能用于干燥所有的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正确答案

(1)C;(2)B、D、C、A;(3)化学变化;(4)DE;(5)CaO+H2O = Ca(OH)2; (6) D。

试题分析:(1)纯净物应只含有一种物质,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有①生石灰②固体氢氧化钠④五氧化二磷⑤无水氯化钙,选C; (2)②固体氢氧化钠属于碱,④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⑤无水氯化钙属于盐,⑥浓硫酸的主要成分硫酸属于酸,答案为B、D、C、A;(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固体氢氧化钠属于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A、CO2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错误;B、HCl 溶于水显酸性,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错误;C、N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显酸性,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错误;D、NH3溶于水显碱性,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正确;E、NO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正确,选DE;(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CaO+H2O = Ca(OH)2;(6) A、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错误;B、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条件为加热,错误;C、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干燥效率高,只能用于干燥与浓硫酸不反应的气体,错误;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正确,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下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 ③NaOH ⑥K2CO3(合理即可)

(3)2NaOH+CO2=Na2CO3+H2O

(4)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5)CaCO3 稀盐酸 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生成的气体为CO2

(1)常见的分类法有两种: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由图可知为树状分类法。

(2)酸可填写H2S、H2SO4、HNO3、H2CO3中的一种,碱可填写KOH、NaOH中的一种,盐可填写K2SO4、K2CO3、NH4NO3等中的一种。

(3)C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4)Na2O2和H2O、CO2反应都能产生O2

(5)Ca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除去少量杂质和鉴别物质。将其填在空格处。

 

(2)氧化还原是常见的反应类型,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其 中Ⅰ为化合反应,则Ⅱ为      反应。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符合反应类型Ⅲ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水作为             剂。(填氧化剂、还原剂等)

(3)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同温同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经实验证明,SO2和Cl2在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SO2被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1)①二氧化碳 ②盐酸 ③ 铁屑 ④ 盐酸 ⑤ 氢氧化钡溶液

(2)分解;     III方程式合理即可.IV方程式合理即可

与金属反应水为氧化剂。与氟反应水为还原剂。与氯气反应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3)(2分)SO2+C12+2H2O===4H++SO42+2Cl

试题分析:(1)①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所以加入CO2可除去杂质Na2CO3

②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CaCl2、CO2和H2O,所以加入盐酸可除去CaCO3

③Fe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所以加入Fe可除去FeCl3

④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溶液是Na2CO3,生成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溶液是Na2SO3,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是Na2SiO3

⑤加入Ba(OH)2溶液,只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是Na2SO4,只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溶液是NH4Cl,既生成白色沉淀,也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溶液是(NH4)2SO4.

(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属于氧化反应,部分属于非氧化反应;类型Ⅲ为复分解反应,生成H2O的反应都可以,如酸碱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反应类型Ⅳ是置换反应,有H2O参加反应如:2Na+2H2O=2NaOH+H2↑,水为氧化剂。

(3)Cl2与SO2、H2O反应生成H2SO4和HCl,离子方程式为:SO2+C12+2H2O===4H++SO42+2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下列各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请将其挑出来。

正确答案

(1)除NO为化合物外,均为单质

(2)CH4为共价化合物,其余为离子化合物

(3)NH3·H2O为碱,其余物质为酸

(4)CO为不成盐氧化物,其余为酸性氧化物

(5)BaSO4难溶于水,其它物质可溶液或Ca(HCO3)2为酸式盐,其余为正盐

(6)氨水为混合物,其余物质为纯净物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③冰醋酸(纯净的醋酸)④铜⑤BaSO4固体⑥蔗糖⑦酒精⑧熔融的KNO3⑨氨水⑩盐酸,其中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④⑧⑨⑩;  ③⑤⑧;  ②⑥⑦

试题分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①NaCl溶液中含有离子,可以导电,但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不导电;③冰醋酸(纯净的醋酸)溶于水可以电离出离子,属于电解质,但冰醋酸不导电;④铜是金属单质,可以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BaSO4固体是电解质,固体不导电;⑥蔗糖是非电解质,不导电;⑦酒精是非电解质,不导电;⑧熔融的KNO3是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⑨氨水是混合物,可以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⑩盐酸溶液中含有离子,可以导电,但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此其中能够导电的是①④⑧⑨⑩;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⑦。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将

(1)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共价分子的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是                     

正确答案

(1)CE      AB      BD   C  (2) 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以下为12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Cu ②NaCl ③NaHSO4 ④SO3 ⑤H2SO4 ⑥C2H5OH ⑦CaCO3

⑧BaSO4 ⑨Cu(OH)2 ⑩Fe(OH)3 ⑩NaOH ⑩NH3·H2O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填空: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电离出H+的是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其中属于难溶性碱的是__________。

(4)属于难溶性盐的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②③⑤⑦⑧⑨⑩⑨⑥

(2)③⑤;⑤

(3)⑨⑩⑩⑥;⑨⑩

(4)⑦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将下列物质分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CO2   ②空气   ③Al    ④CuO   ⑤HCl   ⑥碘酒   ⑦NaOH   ⑧纯碱  ⑨CuSO4•5H2O   ⑩酒精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定义分析:

①CO2是氧化物;

②空气是混合物;

 ③Al是单质;

④CuO是氧化物;

 ⑤HCl是酸;

 ⑥碘酒是混合物;

⑦NaOH是碱;

⑧纯碱是盐;

⑨CuSO4•5H2O是盐;

⑩酒精是有机物;

故答案为:②⑥;①④;⑦;⑧⑨;⑩;③.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下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是气体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分)(1)A、C、B、D   (2)    ①FeCl3。   

②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试题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可知,氢气和CO2都是气体;氧化钠和氯化钠都是钠元素的化合物;由2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价是氧化物,因此CO2和氧化钠是氧化物;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氯化钠和氯化铁是盐,即答案依次是A、C、B、D。

(2)①红褐色胶体是氢氧化铁胶体,该胶体是由饱和氯化铁溶液和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的,是由M是FeCl3

②由于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据此可以鉴别,即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点评:物质分类关键是准确理解并记住常见的化学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关键是氯化铁溶液是饱和的且是新制备的;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而丁达尔效应只是分散质粒子对光线的散射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H2、CaCO3、HCl、NH3这组物质,请你从组成的元素、物质的性质等多个角度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从这组中选出一种不同类的物质,并指出其分类标准,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正确答案

下一知识点 : 金属及其化合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