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的大气
- 共519题
36. 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1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成因是( )。据图10、图1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 ),F是( )。
(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
(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4)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西。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5)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表见答题卡)
(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海沟,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而形成。有便利的海运交通条件,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煤、铁产地)
(2)
(3)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 高原面地势由西向倾斜(或起伏和缓); 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
(4)原因:M岛位于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农业发展。
(5)
(6)差异: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
理由: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势力性质影响(或增温慢、降温慢);乙岛3月气温回升缓慢,9月气温下降缓慢(2分),故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9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7.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和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和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作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1)图6: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区域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以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线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相对湿度是
,如果受使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到
,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地理计算能力。设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为X,30℃对应的最大水汽量,读图可知为30 g/m3,由X/30=50%,可得x=15;若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最大水汽量为15÷37.5%=40,最大水汽量40 g/m’对应的温度为35℃
知识点
8.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气温最低在0以上不具备凌汛条件,一般少受寒潮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雨水比较充足少受沙尘影响,最容易诱发的是泥石流(降水集中时若地形较陡地表松散就容易发生)。
知识点
23.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根据上图,气温在10℃时。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坐标图的判读技能,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纵坐标最大水汽量为40 g/m3时,对应横坐标温度为35℃。
知识点
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5. 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手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湿度与气温的变化关系。气温越高,空气越干燥,湿度越小;午后湿度最小,清晨湿度最大。故选C。
知识点
2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
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 家里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正确答案
(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4)比较内容 对比区域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和园艺业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