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定义
- 共82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著名科学家、科学史学家普赖斯提出:如果K代表参与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数,那么这个数字的平方根大致等于为这个领域做出一半贡献的排名在前的那部分人的人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普赖斯观点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①参与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数;②这个数字的平方根大致等于为这个领域做出一般贡献的排名在前的那部分人的人数。
A项中,统计的是期刊种类数量与论文发表的情况,不涉及人数,不符合定义;
B项中,农业人口是指没有城镇户口的人,并不完全是种粮者,所以农业人口和种粮者这两个群体不是同一范畴,不符合定义;
C项中,250位作曲家是参与作曲的人数,16位作曲家贡献了一半曲目,250的平方根大致为16人,符合定义;
D项中,访问网站的顾客和购买商品的顾客不是同一范畴,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易错点
B
隐匿定位策略是指当一类产品不被消费者看好时,公司能够在不打破产品种类界限的情况下,合法地利用某些策略消除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偏见,使消费者转而接受它们,实现更好的销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运用隐匿定位策略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在不打破产品种类界限的情况下,合法地利用某些策略消除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偏见。即产品种类界限不变,变得畅销。
A项中,产品升级并没有打破产品种类界线,且该产品升级是针对提出创建家庭娱乐平台的概念属于合法利用策略消除偏见,最终游戏机获得畅销,符合定义;
B项中,“家庭机器人”和“机器狗”都属于人工智能,并未打破产品种类界限,家庭机器于与“机器狗”两者之间的不同仅仅是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符合定义;
C项中,“小型电脑可作为移动数字化设备”没有打破种类界限,属于合法利用策略消除消费者对产品的偏见,最终打开销路,符合定义;
D项中,公司又推出一款新的昂贵的跑车,已经打破了产品种类的界限,产品种类已经发生变化,不符合定义。
综上所述,虽然在A、B、C三项中,公司对原有的产品都进行了改变、升级,且B项中的机器狗和机器人都属于人工智能,而D项中,跑车和SUV虽然都属于车,但是本质上是两个比较大的范围,且D项中,公司并不是对SUV进行了改变、升级,而是推出一款新的跑车,优中选优,D项更不符合定义。
本题要求选择没有运用隐匿定位的一项。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易错点
B
参照依赖是指个体基于某个参照点对得失价值进行判断,参照点之上,个体感受是收益,反之感受为损失。损失和收益的感知取决于参照点的选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参照依赖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个体基于某个参照点对得失价值进行判断。即:必须有参照点。
A项中,张女士为暂停工作感到失落;将儿子作为参照点后,感到高兴,即是收益,符合定义;
B项中,小张的参照点是同时进公司小李的收入,在知道自己的收入不如小李高之后感到不满意,即小张的收入在参照点之下,感受是损失,符合定义;
C项中,只是用邻居的月水电支出做为警示,提醒节约用水,并没有参照点,也没有对得失价值进行判断,不符合定义;
D项中,妈妈的参照点是姐姐和弟弟期中考试的成绩,姐姐的分数低于参照点是受到了批评,弟弟的分数高于参照点时受到了奖励,符合定义。
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的一项。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易错点
A
沉默行为是指面对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隐患,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等原因而有意保留自己想法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沉默行为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①面对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隐患;②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等原因而有意保留自己想法。
A项中,小王没有把小赵的错误指出来,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在接下来的评比中赢,而不是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不符合定义;
B项中,小刘保留自己的想法是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符合定义;
C项中,小马没有说出自己的见解是因为前面发言的同事已经谈到该问题,而不是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不符合定义;
D项中,小明上班时间唱歌不属于“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隐患”,老张和其他抱怨的同事争辩,已经引起人际冲突而非避免冲突,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易错点
D
小推车管理法是指通过把服务对象纳入到服务系统中,并挖掘服务对象潜在资源,与服务提供者共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创新管理模式,该模式对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来说是一种双赢策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小推车管理法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①通过把服务对象纳入的到服务系统中,并挖掘服务对象潜在资源,与服务提供者共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②双赢策略。
A项中,家长轮流给班级免费做清洁,只有学校节省了开支,而家长没有获利,并不是双赢策略,不符合定义;
B项中,老张本人既是服务提供者,又是服务对象,不符合定义;
C项中,书店鼓励顾客自带小折叠凳,即是把服务对象“顾客”纳入的到服务系统中,顾客觉得贴心,书店销售业绩提高,属于双赢策略,符合定义;
D项中,超市给自带环保包装袋的消费者发放电子红包,消费者获利,但是无法确定超市树立企业形象是否成功,即不确定是否双赢,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易错点
D
机器视觉,是指通过光学的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地接收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装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涉及机器视觉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①通过光学的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地接收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②获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
A项中,能拍摄到灰尘的图像,说明它有光学装置,扁平化的摄像头能深入到沙发底部拍摄,发出红色警报说明能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处理,符合定义;
B项中,车载智能设备的定位和导航没有涉及“光学的装置”,不符合定义;
C项中,新型眼镜捕捉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说明所接收到的不是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而是声波,不符合定义;
D项中,迷你智能机器人通过拍摄装置进行拍摄、传输图像,说明它有光学装置,“进入考古人员难以到达的墓穴深处”说明该智能机器人在整个过程中有非接触的传感器,并且能获取信息,但是未体现出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易错点
D
拟态,是指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这种相似性很高,几乎难以分辨,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拟态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②这种相似性很高,几乎难以分辨,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
A项中,海豚、企鹅和带鱼这三种不同的物种都具有流线形身体这一相似性,但是这种相似性是为了适应海洋生活,而不是保护,不符合定义;
B项中,北极熊的皮毛逐渐变为与周围的环境相似的白色,只是颜色发生变化,但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这是北极熊的保护色,没有体现了“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不符合定义;
C项中,大鲵的叫声与婴儿相似,并不是形态的相似,不符合“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不符合定义;
D项中,杜鹃产的卵与宿主卵酷似,符合“相似性很高,几乎难以分辨”,将宿主雏鸟挤出巢外符合“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易错点
B
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以接受间接性知识为内容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学习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式学习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①“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学习活动”。
A项中,不符合“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不符合定义;
B项中,不符合“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以及“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不符合定义;
C项中,少林寺学习武术属于在教师引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符合定义;
D项中,小牛利用“免费”网络公开课,体现为小牛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不符合“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易错点
D
逆向激励是指政策设计初衷与实际执行效果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逆向激励效应一旦被激发,不仅会导致现状恶化,损害政策制定者的信用,还将进一步强化相关负面后果,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逆向激励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义强调:政策设计初衷与实际执行效果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
A项中,“禁酒令”设计初衷是为了扭转治安,实际执行后却引发新的犯罪问题,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符合定义;
B项中,宋神宗的举措目的是整肃吏治,实际执行后却让新旧官员相互攻讦,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符合定义;
C项中,提供优裕的物质条件是为了有利孩子的成长,实际执行后却让其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符合定义;
D项中,老师有意向害羞学生提问而帮其克服容易紧张的问题,没有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不符合定义。
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项。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易错点
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