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共8899题
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已知:CO2、碳酸盐、碳酸氢盐的部分性质如下:
CO2(过量)+OHˉ=HCO3ˉHCO3ˉ+OHˉ=CO32-+H2OCO32-与H+反应生成CO2分两步:
CO32-+H+=HCO3ˉ
HCO3ˉ+H+=CO2↑+H2O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保护环境的作用是______.
(2)最近有科学家设计出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的工艺.其流程如图1所示.
①上述流程分解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小李同学在实验室用图2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K2CO3溶液.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③小张同学在数字实验室中用传感器对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样品进行成分测定,他分别称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混合物样品,配成溶液,然后用相同浓度的硫酸进行滴定,测得如下数据:
该混合固体中K2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氟利昂在空气中能产生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CO2作致冷剂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臭氧层破坏,
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①碳酸氢钾受热可分解成碳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2KHCO3K2CO3+H2O+CO2↑,
故答案为:2KHCO3K2CO3+H2O+CO2↑;
②当二氧化碳不足时,氢氧化钾剩余,当二氧化碳过量时碳酸钾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钾,所以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故答案为: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
③从实验2产生的CO2比实验1多可知实验1中酸过量,碳酸钾与碳酸氢钾全部生成硫酸钾.
设3.76g混合物中含K2CO3为xmol,含KHCO3为ymol,
解得x=0.02,y=0.01;
所以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之比=0.02mol:0.01mol=2:1,
从实验3产生的CO2比实验2少可知实验3中酸不足,实验3最后得到的应为K2SO4和KHCO3混合溶液;
利用第一步计算结果,则8.46g混合物中含K2CO3:=0.045mol,含KHCO3:
=0.0225mol;
根据原子守恒知产物中K+:0.045mol×2+0.0225mol=0.1125mol,其中KHCO3:0.045mol+0.0225mol-0.03mol=0.0375mol,K2SO4:=0.0375mol;则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0.75mol/L,
故答案为:2:1;0.75mol/L.
解析
解:(1)氟利昂在空气中能产生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CO2作致冷剂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臭氧层破坏,
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①碳酸氢钾受热可分解成碳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2KHCO3K2CO3+H2O+CO2↑,
故答案为:2KHCO3K2CO3+H2O+CO2↑;
②当二氧化碳不足时,氢氧化钾剩余,当二氧化碳过量时碳酸钾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钾,所以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故答案为: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
③从实验2产生的CO2比实验1多可知实验1中酸过量,碳酸钾与碳酸氢钾全部生成硫酸钾.
设3.76g混合物中含K2CO3为xmol,含KHCO3为ymol,
解得x=0.02,y=0.01;
所以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之比=0.02mol:0.01mol=2:1,
从实验3产生的CO2比实验2少可知实验3中酸不足,实验3最后得到的应为K2SO4和KHCO3混合溶液;
利用第一步计算结果,则8.46g混合物中含K2CO3:=0.045mol,含KHCO3:
=0.0225mol;
根据原子守恒知产物中K+:0.045mol×2+0.0225mol=0.1125mol,其中KHCO3:0.045mol+0.0225mol-0.03mol=0.0375mol,K2SO4:=0.0375mol;则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0.75mol/L,
故答案为:2:1;0.75mol/L.
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燃烧植物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碳等固体颗粒,故A错误;
B、吸入细颗粒物会造成人体的肺病和气管病的发生,故B错误;
C、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检测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解决污染状况,故C正确;
D、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臭氧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枣庄校级期末)近两年来,“雾霾”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对象,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最简单的芳香烃是苯,故A正确;
B.重金属离子都有较多空轨道易于蛋白质形成配离子,形成配离子后蛋白质功能就丧失,使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及变性,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但NxOy组成未知,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海水中盐分含量较高,不能直接使用,故A错误;
B.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元素,水中氮、磷元素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故B正确;
C.长期饮用含Ca2+浓度较高的水容易产生结石,危害人体健康,故C错误;
D.纯净水中缺少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可能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症,故D错误.
故选B.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向.下列不属于“促进低碳经济”宗旨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提高能源效率、寻找替代能源、保护森林以及生态友好型消费,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故A正确;
B.液化石油气比天然气含碳量高,可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故B错误;
C.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和琥珀酸酐的三元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材料,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白色污染,故C正确;
D.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CO2,可做到低污染的要求,故D正确.
故选B.
化学与资源、环境、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不是杜绝食用,故A错误;
B.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作为燃料等其它用途,所以可以在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故B正确;
C.植物及其废弃物中含有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淀粉能转化为乙醇,所以可以用于生产乙醇,故C正确;
D.行驶的汽车大量排放含氟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废气,在强烈的日光作用下,这些排放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这是一种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光化学烟雾,故D正确;
故选A.
要使垃圾中宝贵的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下图为垃圾分类标志,塑料垃圾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塑料垃圾属于可回收物.
故选A.
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世界各国研究的课题.下列对于海水利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海洋是人类宝贵资源,人类可以提取海水的各种元素,例如:海水中的镁盐是提炼金属镁的原料;磷灰石结核是磷肥工业的重要原料;锰结核含锰、铁、钻、镍等20多种元素,是重要的冶金原料;海水所含的重氢,是核聚变的燃料,也是人类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但大量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和能耗导致全球的能源缺乏,故A错误;
B.海水可以成为廉价的能源基地,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要适度使用和开发海水,故B正确;
C.水中氢和氧结合非常牢固.要释放出氢需要很高的能量,太阳能是地球上能量的最终来源,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可以用太阳能电解海水以获取氢能源,故C正确;
D.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所以人类在利用海水时要兼顾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平衡,故D正确;
故选A.
2010年世界博览会已于2010 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为了贯彻生态、环保、绿色世博的理念,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世博园区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提高绿化面积,符合“生态、环保、绿色世博”的理念,故A错误;
B.建立空调凝结水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节约水资源,符合“生态、环保、绿色世博”的理念,故B错误;
C.将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掩埋会造成土壤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不符合“生态、环保、绿色世博”的理念,故C正确;
D.应用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生态、环保、绿色世博”的理念,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正确;
B、居室污染来源于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故B正确;
C、酸雨的形成是由于SO2、NO2而引起的,所以SO2会导致酸雨的形成,故C正确;
D、P元素为水中藻类植物的营养物质,则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D正确;
故选ABCD.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聚乙烯塑料无毒,可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包装食品,故A正确;
B.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故B错误;
C.食用蛋、奶和肉制品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故C正确;
D.废旧电池必须集中处理以防止重金属污染,应集中处理,故D正确;
故选B.
有些垃圾可以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的方法处理.下列垃圾中,不适合用这样的方法处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厨余垃圾属于有机垃圾,可采用堆肥或卫生填埋、或焚烧的方法处理,属于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等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故A错误;
B.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属于危险废物,是有害物质垃圾,应集中处理,不属于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是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故B正确;
C.废纸垃圾应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属于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等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故C错误;
D.纯棉纺织品可以卫生填埋或者焚烧或者堆肥的方法处理,故D错误.
故选B.
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赤潮”现象.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发生赤潮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而N、P等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则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与其它原因无关,
故选B.
下列对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废弃塑料制品难以降解,掩埋会改变土壤结构,污染土壤,故A错误;
B.燃烧会生成大量污染性气体,故B错误;
C.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难以降解,会污染海洋,故C错误;
D.将废弃物应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故A正确;
B、废电池含有大量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随意丢弃会导致土壤、水源的污染,必须回收处理,保护环境,故B正确;
C、为了牟取暴利,捕杀、贩卖野生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加快一些物种的灭绝速度,故C错误;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能减少环境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