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因含有氮氧化物,而污染大气,造成产生氮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引起的

B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

C是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

D是在汽缸中N2被氧化生成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汽车在工作时发动机的活塞在气缸中运行一个循环时要经过进气、压缩、点火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所以又叫四冲程内燃机.在压缩和点火燃烧等过程中由于产生高压高温,空气中N2和O2发生如下反应:N2+O22NO,2NO+O2═2NO2,生成污染大气的NO、NO2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B含磷洗衣粉中的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洗衣水可排入河泊

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国家规定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元素属于植物的营养元素,随污水排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水华、赤潮的原因之一,故B错误;

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铁和锌在海水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被氧化,发生电化腐蚀,铁被保护,故C正确;

D.塑料袋由聚乙烯材料构成,可形成白色污染,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砒霜”是我国古代一味重要的中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砷元素,但同时它也具有剧毒.下列关于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体的砷污染,会使水生生物体内砷含量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

B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弱,Mg3As2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物质

C砒霜可以用于癌症治疗,但服用过多可使人致命

D砷、汞等都属重金属元素,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砷元素有剧毒,对人体有害,水生生物体内砷含量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砷的非金属性比溴弱,所以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弱,Mg3As2可以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B正确;

C、砒霜有剧毒,如用于药物,应谨慎使用,不能超量,故C正确;

D、砷为非金属元素,汞为重金属元素,二者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10月7日,新华网报道:“神七”搭载的固体润滑材料正式启封.通过对比地面模拟试验的结果,用肉眼观察,已发现两类产品变化很大,一类是银与银合金的薄膜材料,经过原子氧的紫外光的辐射以后,其表面变花或者变暗;另一类是二硫化钼(MoS2)润滑薄膜产品,表面变得更为粗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合金的硬度比银小

B浓硝酸溶解银的效率比稀硝酸高

CMo位于周期表VIB族

D在空气中煅烧二硫化钼的尾气可直接排入空气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合金的硬度比其中任何一种单一金属的要高,银合金的硬度比银高,故A错误;

B、浓硝酸、稀硝酸均可以将金属单质银氧化为硝酸银,其溶解效率是一样的,故B错误;

C、原子序数是42的元素位于确定元素位于周期表第5周期,第VIB族,故C正确;

D、在空气中煅烧二硫化钼的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我们可以用化学的视角去解决、解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的废水可排放到河流、湖泊中,有利于淡水养殖

B做衣服的棉、麻和丝的成分均为纤维素

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D液氯泄漏事故发生时,周边的人应该朝顺风方向或向避风的沟塘低洼处转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含氮、磷的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故A错误;

B.丝的成分为蛋白质,故B错误;

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故C正确;

D.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液氯泄漏事故发生时,向地势的地方流动,故氯气周边的人应该朝逆风方向或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春•上海校级期末)下列现象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①冰雹  ②潮汐③酸雨④地震 ⑤臭氧层空洞⑥火山爆发  ⑦大脖子病  ⑧全球性气候变暖.

A③⑤⑧

B②③⑤⑥

C①③⑤⑦

D②③④⑦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冰雹是自然现象,无污染,故①错误;

②潮汐是天体运动造成的自然现象,故②错误;

③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故③正确;

④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故④错误;

⑤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故⑤正确;

⑥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故⑥错误;

⑦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故⑦错误;

⑧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排放,与空气污染有关,故⑧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雾霾

C温室效应

D酸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故A错误;

B.化石燃烧的大量燃烧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现在的车辆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故B错误;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碳,故C错误;

D.酸雨是因为空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过多造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B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同时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

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明矾[KAl(SO42.12H2O]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杀菌消毒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μm 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不是新分子,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为原子,不能制造出新元素,可用核反应的方法制备新元素,故B错误;

C.氮氧化物为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也可导致酸雨,故C正确;

D.明矾不具有氧化性,不能用于杀菌消毒,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B包装盒、快餐盒等全部用聚苯乙烯生产,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C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将废弃的秸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D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可以节省化石燃料同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故A不选;

B.大量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产生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B选;

C.用秸秆生产的沼气是洁净能源可以节能、减排,故C不选;

D.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湖北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环境问题都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在下列组合中对应的化合物不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B光化学烟雾:二氧化氮

C酸雨:二氧化碳

D臭氧层破坏:氟氯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二氧化碳为导致温室效应的原药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甲烷等,故A不选;

B.含氮氧化物为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故B不选;

C.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气体的过度排放,与二氧化碳无关,故C选;

D.氟氯烃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故D不选.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环境问题正成为21世纪世界的热点问题,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氯烃中,能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______和二氧化氮;能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和二氧化硫含量的增加.

②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其氧化性比氯气、臭氧等更强,遇水易变化,在水处理过程中高铁酸钾被还原为Fe3+.高铁酸钾除能消毒、杀菌外,还能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常采用______法消除污染.

正确答案

解:①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氟氯烃、二氧化氮等气体,造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氟氯烃;二氧化氮;

②Fe3+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胶体)+3H+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易生成沉淀,可用沉淀的方法除去,

故答案为:沉淀.

解析

解:①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氟氯烃、二氧化氮等气体,造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氟氯烃;二氧化氮;

②Fe3+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胶体)+3H+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易生成沉淀,可用沉淀的方法除去,

故答案为:沉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活中下列物质的应用或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C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空气污染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食盐它可以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所以可以杀菌,可作为防腐剂,食盐具有咸味是咸味剂,故A正确;

B.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SO2等气体和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故B正确;

C.甲醛有毒,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杀手,故C正确;

D.豆浆煮沸后蛋白质没有水解,不会变成氨基酸,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景县校级月考)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使温室效应增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

C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

D实验室里熔化氢氧化钠时,可选用石英坩埚和铁坩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出二氧化碳外还有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等,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大,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不仅仅有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B错误;

C.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故C正确;

D.石英坩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石英坩埚熔化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030%,当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0.050%时,会引起明显的温室效应.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已知:CO2、碳酸盐、碳酸氢盐的部分性质如下:

CO2(过量)+OHˉ═HCO3ˉHCO3ˉ+OHˉ=CO32ˉ+H2O

CO32ˉ与H+反应生成CO2分两步:

CO32ˉ+H+=HCO3ˉ               HCO3ˉ+H+=CO2↑+H2O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保护环境的作用是______

(2)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其流程如图1:

①上述流程中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②小李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K2CO3溶液.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③小张同学在数字实验室中用传感器对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样品进行成分测定,他分别称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混合物样品,配成溶液,然后用相同浓度的硫酸进行滴定,测得如下数据:

该混合固体中K2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氟利昂做制冷剂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可以缓解对臭氧层的破坏,保护臭氧层,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①上述流程中利用碳酸钾溶液吸收富集二氧化碳气体,为合成甲醇提供原料,故答案为:富集二氧化碳为合成甲醇提供原料;

②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可能发生的反应分析得出若二氧化碳通入量过少会含有杂质KOH,若通入的二氧化碳过多,生成的K2CO3又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KHCO3 ,故答案为:KOH或者 KHCO3

③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从实验2产生的CO2比实验1多可知实验1中硫酸过量,K2CO3与 KHCO3全部生成硫酸钾.设3.76g混合物中含K2CO3为xmol,含KHCO3为ymol,根据质量守恒得:138x+100y=3.76     x+y=0.03,解得:x=0.02,y=0.01,则 =,故答案为:

从实验3产生的CO2比实验2少可知实验3中硫酸不足,实验3最后得到的应为K2SO4和KHCO3混合溶液.则8.46g混合物中含K2CO3:0.02mol×8.46g/3.76g=0.045mol,

含KHCO3:0.045mol÷2=0.0225mol.

可知产物中K+:0.045mol×2+0.0225mol=0.1125mol,

其中KHCO3:0.045mol+0.0225mol-0.03mol=0.0375mol,

K2SO4:(0.1125mol-0.0375mol)÷2=0.0375mol.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75mol÷0.05L=0.75mol/L,

故答案为:0.75mol/L.

解析

解:(1)氟利昂做制冷剂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可以缓解对臭氧层的破坏,保护臭氧层,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①上述流程中利用碳酸钾溶液吸收富集二氧化碳气体,为合成甲醇提供原料,故答案为:富集二氧化碳为合成甲醇提供原料;

②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可能发生的反应分析得出若二氧化碳通入量过少会含有杂质KOH,若通入的二氧化碳过多,生成的K2CO3又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KHCO3 ,故答案为:KOH或者 KHCO3

③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从实验2产生的CO2比实验1多可知实验1中硫酸过量,K2CO3与 KHCO3全部生成硫酸钾.设3.76g混合物中含K2CO3为xmol,含KHCO3为ymol,根据质量守恒得:138x+100y=3.76     x+y=0.03,解得:x=0.02,y=0.01,则 =,故答案为:

从实验3产生的CO2比实验2少可知实验3中硫酸不足,实验3最后得到的应为K2SO4和KHCO3混合溶液.则8.46g混合物中含K2CO3:0.02mol×8.46g/3.76g=0.045mol,

含KHCO3:0.045mol÷2=0.0225mol.

可知产物中K+:0.045mol×2+0.0225mol=0.1125mol,

其中KHCO3:0.045mol+0.0225mol-0.03mol=0.0375mol,

K2SO4:(0.1125mol-0.0375mol)÷2=0.0375mol.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75mol÷0.05L=0.75mol/L,

故答案为:0.75mol/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泰州期末)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极大的挑战,下列不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D推广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故A正确;

B.新能源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B正确;

C.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C正确;

D.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重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