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共8899题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 2.5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A错误;
B.利用风能发电,无污染,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B正确;
C.汽车排放尾气中有烟尘和有害气体,会增加PM2.5污染,故C错误;
D.用石油作燃料也会产生黑烟,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汽油蒸汽在发动机内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电火花作用下燃烧,设汽油成分全部以辛烷计,空气中氧气占体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辛烷完全燃烧2C8H18+25O216CO2+18H2O,则
=
,所以,辛烷蒸气和空气的体积比=
=
×
=
.
辛烷与空气的体积比>2:125时,氧气不足,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会产生CO有毒气体,污染大气;
辛烷与空气体积比<2:125时,氧气过量,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N2+O22NO,2NO+O2═2NO2,会产生NO、NO2有毒气体,污染大气.
故选D.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人类应采取的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有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措施)
(2)居室装修完毕,要通风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其原因是:______
(3)请说明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下列物质的目的及所利用的原理.
明矾______
活性炭______
臭氧______
(4)用自来水(Cl2消毒)来配置AgNO3溶液,时常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______
(5)医院里消毒医疗器械常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其消毒杀菌的原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少用化石燃料;限制CO2的排放;开发新能源;保护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等等;故答案为:开发新能源;
(2)装修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如不通风就直接入住会给人体带来较大危害,
故答案为:居室装修完毕,室内留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如甲醛、苯等,所以通常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才能入住;
(3)明矾中的铝离子,在溶液中易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及色素;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故答案为: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及色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杀菌消毒;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4)自来水(Cl2消毒)中含有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
(5)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措施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将细菌病毒杀死;故答案为: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可使细菌中蛋白质变性.
解析
解:(1)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少用化石燃料;限制CO2的排放;开发新能源;保护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等等;故答案为:开发新能源;
(2)装修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如不通风就直接入住会给人体带来较大危害,
故答案为:居室装修完毕,室内留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如甲醛、苯等,所以通常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才能入住;
(3)明矾中的铝离子,在溶液中易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及色素;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故答案为: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及色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杀菌消毒;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4)自来水(Cl2消毒)中含有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
(5)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措施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将细菌病毒杀死;故答案为: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可使细菌中蛋白质变性.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故A错误;
B.开发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思想,故B正确;
C.废旧电池或电子垃圾中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除贵重金属的其余废料填埋,会造成环境污染,应进行回收、处理,故C正确;
D.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可以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A.
(2013秋•天心区校级月考)“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反应中的原子为:蓝为A、黄为B、黑为C;则可确定出甲、乙、丙、丁的化学式,并推测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4CB=4CB2+A2”.A.从方程式不难看出该反应为化合物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化学方程式中乙、丙分别为:CB、CB2,化学计量数均为4,故B正确;
C.甲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要么为正,要么为负,丁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故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故C错误;
D.甲、丙的化学式分别为:AB2、CB2,所含元素种类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在一万以上,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CO和NOx在催化作用下可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可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故B正确;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杜绝化学污染,以预防污染为主,故C错误;
D.高容量的储氢材料可增大氢氧燃料电池的电量,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故D正确.
故选C.
江苏某市自来水受苯酚污染再次给人们敲响环保警钟.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的沸点较低,蒸馏可得到淡水,故A正确;
B.淡水资源有限,应节约用水,故B正确;
C.使用硫酸亚铁和氯气处理水,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可除去水的悬浮物氯气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水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柴油、煤油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
B.硅元素是两性元素,表现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故B正确;
C.“静电除尘”除去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固硫”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除去污染物,都有利于提高空气的质量,故C正确;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生成了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变为清洁能源,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D.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②374℃、2.2×104kPa时,水与CO2发生“水热反应”生成有机物,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
④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更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⑤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可用石灰加以改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所以高空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但臭氧也有强氧化性,能促使生物加快氧化,所以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故正确;
②374℃、2.2×104kPa时,水与CO2发生“水热反应”生成有机物,所以生成物的能量大于反应物的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错误;
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所以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故正确;
④易降解的生物农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污染小,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故正确;
⑤石灰属于碱性物质,不能改良碱化土壤,故错误;
故选B.
下列叙述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源在地球上分布很广,但只有占淡水总量的0.34%的淡水才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它们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0.007%.这表明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确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
C.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不过是有天然与合成之分,故C错误;
D.到城乡结合处燃放鞭炮,同样污染环境,故D错误.
故选B.
大气污染物根据组成成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常用作______,商品名为______)等.
正确答案
颗粒物
硫的氧化物
SO2和SO3
氮的氧化物
CO、碳氢化合物
氟氯代烃
制冷剂
氟利昂
解析
解:大气污染物根据组成成分,可分为颗粒物、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CO、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烃(常用作制冷剂,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故答案为:颗粒物;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和NO2;CO、碳氢化合物;氟氯代烃;制冷剂;氟利昂.
如图,“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生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将废弃物应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是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是最好的办法,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
B.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正确;
C.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重复再生,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实现低碳生活,故C正确;
D.逐步推广天然气,代替石油和煤的使用,但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没有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聚二氧化碳是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故A正确;
B.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氧气,有些变成了臭氧,感觉到空气清新,故B错误;
C.“煤改气”“煤改电”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正确;
D.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D正确;
故选B.
人们对于化学科学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化学面对改善人们生活显得生机勃勃,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垃圾等污染物通过化学方法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故A错误;
B.因化学以实验为手段来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变化规律,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故B正确;
C.因化学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健康服务的,则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
D.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比如当前我国农业地区大量的植物秸秆可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做燃料,故D正确;
故选A.
2014年第45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故A正确;
B.煤、油等为非再生资源,燃烧煤能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故B错误;
C.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都是清洁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利用环境保护,故C正确;
D.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故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