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共8899题
以下对生活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易溶于水,便于洗涤,故A正确;
B.2013年1月1日起,我省正式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包括PM2.5、PM10、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6项,不含CO2,故B错误;
C.毛料服装中含蛋白质,蛋白质能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故C正确;
D.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D正确;
故选B.
(2015秋•单县校级月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所以滴水石穿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而吸附水中的杂质,所以能净水,“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明矾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不同,故B正确;
C.各种化学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天然纤维不能代替合成材料,故C错误;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吸水,故D错误.
故选B.
请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连接起来:
正确答案
解:A、氟利昂等排放物,氟利昂是氯氟烃,是空调冰箱用的制冷剂,对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故氟利昂等排放物和臭氧层破坏搭配,
B、砍伐森林,会破坏生态环境,当土地失去植被后,就会使土地干旱甚至沙漠化,故砍伐森林和土地沙漠化搭配,
C、核污染是核燃料泄漏,由于核材料有放射性,会形成放射性污染,使人患放射病,故核污染和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搭配,
D、汽车燃料、煤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随着雨水降落形成酸雨,故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和酸雨搭配,
E、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土壤,导致水体被污染,故大量使用农药和土壤和水污染搭配,
故答案为:.
解析
解:A、氟利昂等排放物,氟利昂是氯氟烃,是空调冰箱用的制冷剂,对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故氟利昂等排放物和臭氧层破坏搭配,
B、砍伐森林,会破坏生态环境,当土地失去植被后,就会使土地干旱甚至沙漠化,故砍伐森林和土地沙漠化搭配,
C、核污染是核燃料泄漏,由于核材料有放射性,会形成放射性污染,使人患放射病,故核污染和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搭配,
D、汽车燃料、煤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随着雨水降落形成酸雨,故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和酸雨搭配,
E、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土壤,导致水体被污染,故大量使用农药和土壤和水污染搭配,
故答案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原子利用率为100% 是理想的原子经济,故A正确;
B、磷为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体污染,所以含磷合成洗涤剂,会导致水体污染,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但不会直接破坏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的是氟氯代烷,故C错误;
D、酸雨pH<5.6,而非“5.6-7.0”,故D错误;
故选:A.
(1)根据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可将其分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我国酸雨危害十分严重,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且主要为硫酸型酸雨.形成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______含量超标.形成硫酸型酸雨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途径一:______、______;
途径二:______、______.
在内燃机点火时,汽缸内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合生成氮氧化物,随尾气排出后,氮氧化物最终成为硝酸型酸雨.写出这一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pH,得到下列数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酸雨放置时,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为______.
(3)某人将含氯漂白剂(漂白粉)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混合使用,结果导致氯气中毒.漂白剂中(漂白粉)的次氯酸钙与洁厕精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导致人吸入氯气中毒.相关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酸雨的形成首先是含硫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 ),形成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SO2含量超标,
故答案为:SO2;
途径一:
二氧化硫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化学反应式是:2H2SO3+O2=2H2SO4;
故答案为: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
途径二: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在粉尘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2SO2+O22SO3,三氧化硫再与雨水形成酸雨”SO3+H2O=H2SO4,
故答案为:2SO2+O22SO3;SO3+H2O=H2SO4;
由N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①N2+O22N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产生二氧化硫,随雨降落形成,酸雨样品放置,发生的反应为:2H2SO3+O2=2H2SO4,酸雨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氧化成H2SO4,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故答案为:酸雨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氧化成H2SO4,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3)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故答案为:ClO-+Cl-+2H+=Cl2↑+H2O;
解析
解:(1)酸雨的形成首先是含硫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 ),形成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SO2含量超标,
故答案为:SO2;
途径一:
二氧化硫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化学反应式是:2H2SO3+O2=2H2SO4;
故答案为: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
途径二: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在粉尘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2SO2+O22SO3,三氧化硫再与雨水形成酸雨”SO3+H2O=H2SO4,
故答案为:2SO2+O22SO3;SO3+H2O=H2SO4;
由N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①N2+O22N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产生二氧化硫,随雨降落形成,酸雨样品放置,发生的反应为:2H2SO3+O2=2H2SO4,酸雨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氧化成H2SO4,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故答案为:酸雨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氧化成H2SO4,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3)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故答案为:ClO-+Cl-+2H+=Cl2↑+H2O;
控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低碳生活”成为新的时尚潮流.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也就减少了使用碳墨,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A错误;
B.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B错误;
C.氢能源为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C错误;
D.提倡塑料袋的无偿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且能产生白色污染,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D正确.
故选D.
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危险垃圾的标志是,故A错误;
B.可回收垃圾的标志为,故B正确;
C.有害垃圾的标志为,故C错误;
D.生活垃圾有的可回收,有的不能回收,所以其标志较多,故D错误;
故选B.
如图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元素也参与了碳循环,故A正确;
B.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故B正确;
C.燃烧化石燃料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光合作用时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碳元素被还原,故D错误.
故选D.
江苏正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将废弃的秸秆就地焚烧,一方面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故A错误;
B.大量含有各种含氮和磷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水中,促使水域富营养化,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可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故B正确;
C.开发推广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可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故C正确;
D.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故D正确;
故选A.
“绿色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无毒混合气体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即反应物中含有C、N、O三种元素,生成物中也必须只能含有C、N、O三种元素,“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所以该反应为:2CO+2NON2+2CO2,故A正确;
B.二氧化氮为有毒气体,且为大气污染物,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氧气,产物中没有N元素,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氧气的氧化性较强,不会被CO或NO氧化生产氧气,故D错误;
故选A.
在阅读资料时,小红又发现,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为了探讨这个现象,她展开了如下的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课题名称为:______
(2)通过取样分析,得到了一下实验数据: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果是______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所给的图表可知,离地面高度越高,空气含铅量越低.可以得出的结果,离地面越低,含铅量越高.进而可知课题名称应为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含铅量的研究.
因为离地面越低,含铅量越高,说明铅和铅化合物密度大.
故答案为:(1)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含铅量的研究:
(2)离地面越低(高),含铅量越高(低);铅和铅化合物密度大.
解析
解:所给的图表可知,离地面高度越高,空气含铅量越低.可以得出的结果,离地面越低,含铅量越高.进而可知课题名称应为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含铅量的研究.
因为离地面越低,含铅量越高,说明铅和铅化合物密度大.
故答案为:(1)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含铅量的研究:
(2)离地面越低(高),含铅量越高(低);铅和铅化合物密度大.
2003年3月,美英联军在伊拉克遭遇沙尘暴.沙尘暴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下列措施可以防止沙尘暴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故A选;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减少水体的污染,与防止沙尘暴无关,故B不选;
C、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可以保护空气、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止沙尘暴无关,故C不选;
D、矿物产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可以节约能源,与防止沙尘暴无关,故D不选;
故选A.
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一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得数据如下: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变______,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
(3)在英国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的结果,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阐述其理由.
正确答案
解:(1)①雨水的pH值变小的原因是由于排放出来的SO2等气体溶于水后生成H2SO3,H2SO3随雨水的下降,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生成易电离的H2SO4,方程式为2H2SO3+O2=2H2SO4,从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故答案为:2H2SO3+O2=2H2SO4;
②因氯气能氧化H2SO3生成硫酸和盐酸,两者都是强酸,酸性增强,PH减小,发生反应:SO2+2H2O+Cl2=H2SO4+2HCl,
故答案为:小;SO2+2H2O+Cl2=H2SO4+2HCl;
(2)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
故选:C;
(3)增加烟筒的高度虽然可以使周围地表面SO2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污染范围扩大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故答案为:不可取;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污染范围扩大.
解析
解:(1)①雨水的pH值变小的原因是由于排放出来的SO2等气体溶于水后生成H2SO3,H2SO3随雨水的下降,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生成易电离的H2SO4,方程式为2H2SO3+O2=2H2SO4,从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故答案为:2H2SO3+O2=2H2SO4;
②因氯气能氧化H2SO3生成硫酸和盐酸,两者都是强酸,酸性增强,PH减小,发生反应:SO2+2H2O+Cl2=H2SO4+2HCl,
故答案为:小;SO2+2H2O+Cl2=H2SO4+2HCl;
(2)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
故选:C;
(3)增加烟筒的高度虽然可以使周围地表面SO2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污染范围扩大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故答案为:不可取;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污染范围扩大.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下列说法与化学年口号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故A正确;
B、应采取措施降低CO2排放,关停企业有碍社会发展,故B错误;
C、正确合理利用核能建立核电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C错误;
D、任何物质都是化学品,故D错误.
故选A.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层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温室效应是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有关;
②水体中N、P元素严重超标,会引起藻类疯长,从而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常称为赤潮,淡水中称为水华,赤潮与环境污染有关;
③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与环境污染有关;
④光化学污染来自于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与环境污染有关;
⑤臭氧空洞是氟里昂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与环境污染有关;
⑥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
⑦潮汐是天体运动造成的自然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
⑧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与环境污染无关;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