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Q、R、X、Y为前20号元素中的三种,Y22+、Q的低价氧化物都与X单质分子均为等电子体,R与Q同族。

⑴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体属于            晶体,比较Q、X、Y 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              

⑵ R的氢化物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⑶X的常见氢化物的VSEPR模型是           

⑷已知Ti3+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正确答案

(1)分子;N>O>C。   (2)非极性     (3)四面体   (4)[TiCl(H2O)5]Cl2 ·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7分))如图是氯化钠的晶胞示意图,回答如下问题:

(1)在NaCl晶体中,与每个Cl距离等同且距离最近的几个Na+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

A.正四面体       B.正六面体      C.正八面体       D.正十二面体

(2)NaCl晶体中不存在分子,但是当温度达到1686 K时,NaCl晶体形成气体,并以分子形式存在。现有29.25 g NaCl晶体,强热使其气化,测的气体体积为5.6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此时氯化钠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将固体NaCl细粒干燥后,准确称取a 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容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cm3。步骤①中A仪器最好使用_______________。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试管

(4)已知NaCl晶体中,距离最近的Na+与Cl间的平均距离为b cm,用上述测定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Vab的代数式表示)

正确答案

(1)C(1分) (2) (NaCl)2(写成Na2Cl2也可以)(3)C (4) 58.5V/(2ab3)每空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硫酸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铜。

(1)工业上生产硫酸过程中,焙烧硫铁矿时产生的废渣是一种二次资源。

①为了从废渣中磁选获得品位合格的铁精矿,高温下利用CO使弱磁性Fe2O3转化为强磁性Fe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发现:CO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磁铁矿产率降低,原因是           

②氯化焙烧工艺是将废渣用氯化钙水溶液调和、成球、高温焙烧,废渣中SiO2与CaCl2等在高温下反应放出HCl,HCl与金属氧化物等反应生成氯化物。反应生成的各金属氯化物以气态形式逸出,进而回收有色金属和回返氯化钙溶液。写出氯化焙烧工艺中生成HCl的化学方程式                      

(2)测定硫酸铜品体中结品水含量的实验步骤为:

步骤1:准确称量一个洁净、干燥的坩埚;

步骤2: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中称重

步骤3: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步骤5:                 

步骤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完成实验步骤5。   

(3)已知硫酸铜品体受热可以逐步失去结品水,温度升高还町以分解生成铜的氧化物。观取25.0g CuSO4·5H2O品体均匀受热,缓慢升温至1200℃并恒温1小时,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110℃时所得固体的成分为                ;在1200℃并恒温1小时,反应所得气态产物除去水后,物质的量为               。(填字母)

正确答案

(12分,每空2分)

(1)①3Fe2O3+CO2Fe3O4+CO2

CO太多导致Fe3O4还原为铁,CO太少Fe2O3没有全部转化成Fe3O4

②CaCl2+SiO2+H2OCaSiO3+2HCl

(2)将步骤4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越。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

(3)CuSO4·3H2O,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我们注意到课文P88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通常将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在原子、分子乃至超分子等不同的结构层次上研究物质及其发生化学变化的规律,…”。这里提及的“超分子”是一种什么“不同结构层次上的”微粒,或简单说它是依靠什么“作用力结合”的微粒?请说明                                                                                                         

                                                   

正确答案

教材P88,简答之“多个分子依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聚集体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发展煤的液化技术被纳入 “十二五”规划,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有关煤液化技术的高效催化剂研发项目近日已获批复。已知:煤可以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从而实现液化。

(2)煤炭液化所用的一种催化剂含有铜元素,写出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简式          

(3)右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顶角和体心是氧),可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结构类似,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主要原因是             

(5)煤液化获得甲醇,再经催化氧化可得到重要工业原料甲醛,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1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正确答案

(共15分)

(1)CO(或CO)(2分)

(2) [Ar]3d104s1   (2分)       

(3)Cu2O(2分)

(4)NF3分子中氟原子电负性强,吸电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3分)

(5)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2分)    sp2杂化 (2分)    3NA (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被称为晶胞。中学教材中NaCl晶体结构即为NaCl的一个晶胞。已知FexO晶体的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1。实验测得FexO晶体的密度为5.71g/cm3,晶胞的边长为4.28×10-5m。NaCl的晶胞如图所示:

(1)求FexO中X的具体数值(精确至0.01)为          ,晶体中Fe元素只有+2和+3价,则在Fe2+、Fe3+  的总数中,Fe2+所占分数(用小数表示,精确至0.001)为

(2)此晶体的化学式为          

(3)晶体中与O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e2+或Fe3+所围成的几何构形是

(4)晶体中,Fe离子间最近距离为            cm

正确答案

1)0.92 , 0.826   (各1分)

2 Fe2+0.76 Fe3+0.16O ( 2分)

3)正八面体   ( 2分)     

4)3.03×10-8            ( 2分)

NaCl型,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NaCl”。模仿NaCl,先求摩尔体积,再求摩尔质量。

Vm=(4.28×10―8) 3×NA/4 cm3·mol-1

M=5.719×Vm g·mol-1=67.48g·mol-1

⑴x=(67.48-16)/55.9=0.92

⑵根据电荷守恒,或化合价代数和为0,求出Fe2+(a)与Fe3+(b)。

2a+3b=2  

a+b=0.92

得a=0.76

b=0.16

0.76/0.92=0.826即82.6%

⑶正八面体(参见NaCl晶体图)

⑷设Fe在面心,另外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参见NaCl晶体)

则:求对角线的一半即为最短距离。

×(4.28×10―10)/2 m=3.03×10―10m==3.03×10―8c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选做题)(物质结构与性质)(8分)已知A、B、C、D、E、F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C的氢化物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和D可以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E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B的2倍少1,F在本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则:

(1)A、B、C、D、E、F的名称分别是                                

(2)在A至F中任选元素,写出一种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分子式         ,写出一种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3)由B和D组成,且B和D的质量比为3∶8的化合物的结构式是         ,  

该化合物分子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4)E和F形成的化合物为     晶体。

正确答案

(1)氢、碳、氮、氧、钠、氯

(2)CH4或CO2,

(3)O=C=O         sp

(4)离子晶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重复单元。利用X-射线衍射法发现金(Au)晶体的晶胞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即,晶胞中Au原子的中心处在立方体的各个顶点上和每个面的中心位置上)。晶胞的边长为0.408nm。

a)画出金的晶胞并计算该晶胞中含有多少个金原子。

b)Au的密度为1.93×104kg·m-3。计算该立方晶胞的体积和质量

c)已知A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6.97,由此计算1个Au原子的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量。

正确答案

a) 4个                              

b)V=6.79×10-29m3      m=1.31×10-24kg

c)mo=3.28×10-25kg      NA= 6.01×102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NN的键能为942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1,计算说明N2中的___________键比____________键稳定(填“σ”或“π”)。

(2)(CH3)3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100℃,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__________(填“大”或“小”),可用作__________(填代号)。

a.助燃剂                  b.“绿色”溶剂

c.复合材料                d.绝热材料

(3)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与同一个N3-相连的X+有__________个 (白圆圈代表N3-离子)

正确答案

(共6分,每空1分)

(1)π    σ  (2)小   b   (3)Cu  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高温超导材料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物质之一。

⑴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下左图所示。该富勒烯化合物中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 

         

⑵某同学画出的C的核外电子排布(轨道表示式)如上右图所示,该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违背了  ▲ ,请你画出正确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 

⑶金属钾采用的是下列  ▲ (填字母代号)堆积方式。

⑷富勒烯(C60)的结构如图。

①1 mol C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  

②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 pm,C60中C-C键长为145~140 pm。有同学据此推断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 

正确答案

⑴3∶1

⑵洪特规则 

⑶A

⑷①90NA   ②错误,因为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C60是分子晶体(每空2分,共12分)

下一知识点 :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晶体的常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