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材料五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六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大代人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抽签选举;依据职位轻重有区别;间接与直接相结合;面向一切公民。局限: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2)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没有决策权。实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特点:英国内阁拥有行政大权,权力相互制衡。实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民主性、广泛性;农民积极参与。积极影响:推动了抗日根据地民主化进程,调动了边区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5)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6)实现民主,要有公平、合理的选举方式和广泛的选举权;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民主有阶级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回答:

(1)过演说词分析,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占有何种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雅典,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赞成伯里克利演说的内容?请简要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位: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占主体地位,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2)优势: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才能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参加公职不论贫富,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事务,国家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

(3)每个公民都把国家事务当作个人事务的一部分,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事务,熟悉国家事务,敢于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

(4)不完全赞同。理由: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很高的程度。表现在: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每个公民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院”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但是雅典“公民”由成年男子组成,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所以权力并不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1)据材料一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2分)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4分)

(3)请据材料一归纳该材料的观点,并用这个观点来评价材料二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开展外交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来制订本国的外交政策?(3分)

正确答案

(1)古代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古代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1分)极大地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繁荣。(1分) 

(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分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分) 

(3)评价:文明是多样性的,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1分)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实际上是一种“冷战”思维,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必定会遭到抵制。(1分)(言之有理即可)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中国从秦汉至明清,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再结合两者的历史作用回答。

(2)注意题干限定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根据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注意结合材料一“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而 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体现了一种“冷战”思维,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最后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1)据材料一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2分)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4分)

(3)请据材料一归纳该材料的观点,并用这个观点来评价材料二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开展外交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来制订本国的外交政策?(3分)

正确答案

(1)古代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古代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1分)极大地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繁荣。(1分) 

(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分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分) 

(3)评价:文明是多样性的,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1分)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实际上是一种“冷战”思维,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必定会遭到抵制。(1分)(言之有理即可)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中国从秦汉至明清,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再结合两者的历史作用回答。

(2)注意题干限定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根据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注意结合材料一“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而 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体现了一种“冷战”思维,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最后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回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顶峰——伯利克里改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