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访问中国西安时与一个7岁小女孩的一番对话:“你很 想见我吗? ”“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管什么人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的。”克林顿听罢沉思了片刻后,很认真地对小女孩说:“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 美国总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希腊的地理特点。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古希腊的政治体制造成的影响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新的种类的国家”的“新”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民主制与近代美国民主制的不同之处。(4分)

正确答案

(10分)

(1)特点:靠近海洋,山地众多,陆地少(2分)影响: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或易形成小国寡民城邦政治)。(2分)

(2) “新”具体指确立了代议制、总统制、联邦制。(2分)

(3)不同点: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政体。(2分)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政治,体现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实行议行合一的公民大会制。 (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明”一词,由来已久,经历几千年的变迁,才有今天的含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材料一 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中国汉语中的“文明”内涵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材料二 文明在欧洲最早具有“进入人类开化状态的程度”的含义,以区别于野蛮落后状态,是出现在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材料三 中国古代长期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为夷人、番、鬼。20世纪起中国把西方的“Modern”翻译成“文明”, “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

(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文明”内涵与古希腊文明的什么因素有关?中国汉语传统的“文明”内涵为什么对行为、举止要求特别高而对知识与技术次之?(6分)

(2)材料二中,“文明”作为区别于野蛮的开化状态的意思,反映了18世纪法国的什么思想潮流?有何影响?(4分)

(3)阅读材料三, 20世纪初中国“文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明”给中国的近代带来怎样的影响?(8分)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吸收了当时世界上哪些物质文明的成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8分)谈谈你对世界文明的看法。(2分)

正确答案

(1)因素:城邦制度(或民主政治或人民主权)(2分)。

中国:儒家思想长期教化注重道德(或答中国古代思想重人伦轻自然),小农经济对知识技术要求低(4分)。

(2)思潮:启蒙思想(或理性主义)。(2分)

影响: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推动法国大革命。(2分)

(3)特点: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式学堂、留学生群体的增加。(4分)

影响: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分)

(4)吸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4分)

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一国两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极主动加入世贸和各种区域经济集团;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袁隆平的水稻、航天技术等促进世界科技发展。(4分,任答两个角度即可)

看法: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反对把本国的文明强加给他国。(2分,任答两个角度即可)

试题分析:以文明史观考察对中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联系。(1)材料中“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体现出“文明”与城邦制度有关。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相对不高可从政治环境、经济特点、儒家思想等方面分析。(2)结合时间可判断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明确提出反对君主专制,为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3)近代中国向西方的认识和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受西方文明影响,不断探索,推动中国的近代化。(4)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先是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后又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制度,不断深化。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政治方面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理论,经济成就也令世界瞩目,还有对世界科技文化的贡献。世界发展正是多种文明不断交流、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借鉴学习其他文明的长处和优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古代民主政治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伯利克里在葬礼上的演说

问题:

(1)材料中的民主政治是在哪个国家实行的?请归纳文中提及的民主政治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出这种民主政治在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它在何时达到全盛?请你结合已有知识,谈谈对这种民主政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国家:古代雅典;特点: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有担任公职的权力;

(2)里程碑: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和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全盛时期: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对后世欧美的民主进程有很大影响。但是只有城邦内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力,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除在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里克利

材料二 (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民主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卓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四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哈蒙德《希腊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伯里克利所说的“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的最突出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雅典民主制有何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2)①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影响深远;②有利于调动人们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发挥人们的个人潜力;③多数人参政,减少决策失误;④群众监督,防止以权谋私;⑤推动了雅典哲学、史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之一。

(3)直接民主制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于国家管理,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民主范围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相关人群及人数统计表

材料二 正是在民主共和主义政治文化的引导下,《联邦宪法》(即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了,正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回答:

(1)材料一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中“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

正确答案

(1)特点: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分权制衡,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对立法权的再度分割(即分成参议院和众议院两个院),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3)变化:①由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②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③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向城乡平等。

试题分析:(1)从材料获取信息,根据雅典公民的组成情况,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制度的产物.它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因而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2)从材料中“地域和体制”、“双向平衡”等信息可知,联邦宪法中,联邦和各州的关系是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在政体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3)从材料中“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等信息可知由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向城乡平等。

点评:材料型试题的答题步骤:步骤一,审问题。一般材料型的问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三种提示语: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过程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和最后有提示。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步骤五,作答过程: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要正确使用历史名词和学科术语;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作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顶峰——伯利克里改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