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下的P-t图象。已知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VB =3L,求①气体在状态A的压强;②气体在状态C的体积。

正确答案

(1)0.75atm(2)2L

试题分析:①由图象可知,TB=273+91=364K,pB=1atm,TA=273K,B到A过程为等容过程,由查理定律得:

②由图示图象可知,pC=1.5atm,已知:VB=3L,

由B到C过程是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pBVB=pCVC

即:1×3=1.5×VC

解得:VC=2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且足够长,开始左端空气柱长20cm,两管水银面等高.从右侧管口缓慢加入水银,左管内气柱长变为15cm.温度不变,大气压强为p0=75cmHg.

①加入水银的长度;

②此过程封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①35cm  ②放热

试题分析:①以左端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设末状态右侧管内水银面比左侧高h,        

加入的水银柱长为x,

解得:cm

②由于气体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故气体放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汽缸直立放置,汽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汽缸的容积均为V0,汽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0和p0/3;左活塞在汽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0/4.现使汽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汽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0,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

(1)恒温热源的温度T;

(2)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汽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x.

正确答案

(1) (2)

(1)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K未打开时,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由此得

 

(2)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的质量比右活塞的大.打开K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须升至汽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

汽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压强为p,左汽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为,由玻意耳定律,得

联立③④式得

其解为

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未装载货物时,某个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0,压强为p0;装载货物后,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加了Δp.若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质量、温度在装载货物前后均不变,求装载货物前后此轮胎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

正确答案

V0

试题分析:对轮胎内气体进行研究:由于等温变化

则有p0V0=(p0+Δp)V′,所以V′=

所以ΔV=V′-V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圆柱形的金属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接,如图所示.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而且不漏气.已知,活塞重为G,截面积为S,当大气压Pa,周围环境的温度为27℃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a,此时弹簧恰好是原长L0.现将一个重为3G的物体轻轻地放在活塞上,使活塞缓慢下降,待稳定后活塞下降了L0/4.然后再对气体加热,使活塞上升到离气缸底5L0/4处.变化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与活塞重(G)、弹簧原长(L0)的关系

(2)加热后气缸内气体温度升高了多少?

正确答案

(1)      (2)325K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0 cm。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 (大气压强相当于75cmHg)求:

①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此时管内气柱的长度;

②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5 cm,玻璃管又应如何移动多少距离。

正确答案

①3.5 cm ②5.33cm或26.11cm

试题分析:① 玻璃管内的空气作等温变化,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根据玻意耳定律:

( p0 – rgH1 ) S l1 = p0 S l2           (2分)

解得:       (2分)

②(a)若管内水银面较高,管内气柱长l3,根据玻意耳定律:

( p0 – rgH1 ) Sl1 =" (" p0 – rgH3) Sl3               (1分)

解得:     (1分)

玻璃管上移的距离:x2 = H3+l3 – ( l1 + H1 )="15+4.33-(4+10)=5.33" cm(1分)

(b)若管外水银面较高,管内气柱长l4,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 p0 – rgH1 ) Sl1 =" (" p0+ rgH4) Sl4       (1分)

解得:    (1分)

玻璃管下移的距离:x4 = l1 + H1 +H4-l3 =4+10+15-2.89=26.11cm  (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种矿物质的密度,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如下:

a.打开阀门K,使管A、容器C、容器B和大气相通。上下移动D,使水银面与刻度n对齐;

b.关闭K,向上举D,使水银面达到刻度m处。这时测得B、D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1=19.0cm;

c.打开K,把m=400g的矿物质投入C中,使水银面重新与n对齐,然后关闭K;

d.向上举D,使水银面重新到达刻度m处,这时测得B、D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2=20.6cm。

已知容器C 和管A的总体积为VC=1000cm3,求该矿物质的密度。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设水银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容器B体积为VB,矿物体积V。以C、A、B中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以封闭时水银面处于n处为初状态,以水银面调至m处为末状态。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以C中装入矿物质后C、A、B中气体为研究对象,以封闭时水银面处于n处为初状态,以水银面调至m处为末状态。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右臂上端封闭,左臂中有一活塞,开始时用手握住活塞,使它与封闭端位于同一高度.这时两臂液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管内液体的密度为r.液体上方各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柱长均为h.今将活塞由图示的位置向上移动,移动的距离为2h,这时两臂液面的高度差为h.设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问:活塞移动前,左右两臂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各为多少?

正确答案

15ρgh/4  ,  15ρgh/4 

设截面积为S,活塞移动前后左、右臂气体压强分别为

,由玻意耳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初始时气体体积为3.0×10 m,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00 K和1.0×10 Pa,加热气体缓慢推动活塞,测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20 K和1.0×10 Pa.

①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②保持温度为320 K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体压强变为8.0×l0 Pa,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1)初状态:

末状态: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得:

(2)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时,气体做等温变化

初状态:

末状态: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图为一种减震垫,上面布满了圆柱状薄膜气泡,每个气泡内充满体积这V0,压强为p0的气体,当平板状物品平放在气泡上时,气泡被压缩,若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保持不变,当体积压缩到V时气泡与物品接触的面积为S,求此时每个气泡内气体对接触面外薄膜的压力。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设压力为,压缩后气体压强为p.

由等温过程:

解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左端用水银封闭着长L=18cm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为27℃时,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Δh=4cm,设外界大气压为75cmHg,为了使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

(1)若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温度需升高到多少℃;

(2)若温度保持27℃不变,向右管缓慢注入水银最后左、右两管的水银面相平且稳定时,气柱的长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1)352K(2)17.04cm

试题分析:(1)由题意,p1=71cmHg,V1=18cm·S, T1=300K,p2=75cmHg,V2=20cm·S;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代入数据得:

T2=352K,t2=79℃

(2)p3=71cmHg,T3=T1=300K,

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3V3

解得L3=17.04cm

点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如图15所示,一导热良好的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kg,横截面积50cm2,厚度1cm,气缸全长21cm,气缸质量20kg,大气压强为1×105Pa,当温度为7℃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cm,现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m/s2。求稳定后气柱多长?

正确答案

解:设气缸倒置前后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p2,气柱长度分别为L1L2

(4分)

倒置过程为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1L1=p2L2

(5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圆筒形气缸中,有a、b、c三个可无摩擦滑动的活塞,在相邻两个活塞之间分别封闭着空气A和B,当三个活塞静止时,空气A、B体积之比为3∶1.现对活塞a、c分别施方向相反的力F,使活塞a向右移动3cm,活塞c向左移动3cm.若温度不变,待三个活塞再度静止时,活塞b移动了多少cm?

正确答案

1.5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圆柱形气缸的总长为2L,其中有一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的活塞,当气缸静止时,活塞位于正中间距缸口L处,两边压强为大气压P.当气缸绕轴OO'匀速转动时,活塞移到L1处.已知温度不变,摩擦力不计,求转动的角速度.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内胎打气,假如每打一次可压入压强为105Pa的空气400×10-6m3,要使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4m2,问要打多少次气?已知该车轮的负重为400N,内胎容积为4×10-3m3,打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轮胎张力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

100次

试题分析:设需要打n次,以打入气体为研究对象,则有:

气体进入车胎后有:

  

由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

点评:需要分清楚变化的始末状态

下一知识点 :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气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